总理民生日记和中国民生大脉络


 

总理民生日记和中国民生大脉络

李华新 

    即将过去的二〇〇七人们有更多的感慨是属于民生的,因为中国的最大和最小的说法,让人们真实感到温总理的一颗赤子之心感到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因而他的被人们称为平民总理。

  但是,笔者以为,中国的事情要做的事情很多,一国总理到基层视察了解民情民意的做法,确是依然需要做的工作,因为了解真实的中国了解当下的中国,就需要走到基层去走到民间走到群众中去。

  不过,和总理的深入民间不同的是,似乎基层的官员似乎更是没有时间,所有的时间都干吗去了,显然不是在积极为民办事,在工作时间尚且不能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就更无法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了。

   不是要求每位领导都有一本年度民生日记,或是都需要规定省部级地市级的领导一年需要多少深入基层的时间,因为有的领导到基层去,更像是搞秋收的,搞感情投资和官位理财的。不去则罢,一去,吃喝接待,更是增添基层的负担。可见了民情民意,也不是一个随便简单的事情,心理根本没有群众,那么去了又有什么意义的作用,还是让人感到不安的。

    自然,温总理的民生日记是做的很自然的,总理到一地的亲民风格和民情精神,也非一般的官员能比,但是作为一地的地方官员自然应该比总理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民情,自然应该和自己所属辖区的百姓,走的更多一些。

    假如每位官员都有这样的民生日记,那么至少在你的工作日程上,会用更多的民情关注和民情精神。不过这里的一个前提是轻车简从,不给地方上添麻烦,真正为民情民意着想,而不是一番作秀的民情秀。

    也许正是这些自上而下的民情日记共同组成了全国一盘棋的民生观念,而且是民生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并且是成为大的的民生脉络,使民生意识成为全党共同的心声。而只有具备真正的民生观念,那么才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真正心系民生,带领群众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工作,做出各级领导应该担负的职责。

     民生日记都是具体的,都是给人以非常温暖感觉的,民生日记所纪录的是最细微的民情情节,也是最感人的情节,因为这些情节是真实和自然的,因而它的感染性也是十分流畅和自然的,也就让百姓倍感亲切。这些由点点滴滴构成的民生情节,就成为2007民生脉络温暖的回忆。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