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猜想中迎接2008年股市


    我们即将送走2007年,迎接2008的到来。2008年所有的投资者寄予无限的遐想,最大的期望就是别再被套,可以多点收益,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也收获一点利益。

    那么对2008年寄予的期待是什么呢?2008年有多少猜想让人期待?

    有少数机构给了一个希望的猜想,就是2008年最高指数可能达到10000点。因此这个必然成为了2008年第一个猜想:指数可能上万点。

    经过2007年的大幅上涨后,市场对于2008年指数涨幅及表现都趋于谨慎,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在各大机构对2008年的指数运行区间预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预测指数可能再创新高,大部分高点预测在6300点到7000点附近,乐观的达到8000点甚至10000点。

    有证券公司认为,在市场理性繁荣的情景下,上证指数波动区间4500点-7500点,对应2008年24倍-40倍、2009年20倍-30倍市盈率;如果市场非理性繁荣,则上证指数波动区间为4500点-10000点,对应2008年24倍-55倍、2009年20倍-45倍市盈率。

    综合多数券商对于明年的行情预测可以看出,上证综合指数在12月创出的4700多点的低点距离与机构预测的明年低点比较接近,即目前市场仍处于低位区域,来年上涨的空间仍较大。

    因此笔者也认为,2008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指数会达到1万点的高度,当然笔者认为最大可能是8000点或以上。

    第二个猜想就是人民币升值加快。而人民币的升值必然影响中国股市。

    12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7.34关口,创下新的纪录。人民币在2007年累计升值已经达到6%。

    2007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推动力来自于不断增大的内部和外部压力。贸易顺差持续加大和外商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是内部压力的主要来源。国内几个月来不断上涨的CPI增幅也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了新的压力。为遏制通胀蔓延,央行今年已连续6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导致中美间利差不断缩小,再加上美联储迫于次级债风波的压力接连降息,中美间利差已达历史低点,这些都构成了促使人民币升值的因素。此外,基于全球经济的不均衡,国际社会尤其是欧美等国家不断对人民币施加升值压力,构成了促成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

    2008年人民币升值压力犹在。明年中国实施的从紧货币政策,会令市场形成很强的心理预期。就人民币汇率本身而言,其单边走势将难以扭转,升值压力依然很大。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仍然维持高速发展,由于通胀高企预计央行将继续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以贸易盈余为主的经常账户盈余将持续增长,这些都对人民币形成升值压力。而且,作为“从紧的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加速人民币升值也可能成为抑制通胀的政策工具,汇率政策有望取代利率政策成为今后央行调控主要手段。多数市场分析人士预测,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会达到8%-10%。人民币升值不到位,牛市不会真正结束。

    而笔者认为,人民币在2008年结束之时,与美元的汇率应该在6.75元-6.9元左右。

    虽然目前国内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对人民币升值影响股市的幅度有过估计,但是笔者认为,人民币的升值比例影响股市增长应该成为正比,而且起比例大概是1:1.1-1.25。就是说,正常情况下股市从5200点上升到8000点,增长2800点;那么由于人民币升值8%,则股票也大概相应增长280点到700点。虽然中国目前没有这样的统计数据可以显示,但是笔者根据国外经济发展,汇率情况等研究后认为这个影响属于很正常的范围。

    对2008年股市的第三个猜想就是“股指期货推出”。

    对股市期货的推出已经是必然的步骤之一,其实这个猜想只是时间的猜想而已。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不出意外,股指期货将最早在明年春节以后至五一前推出,这在中国股市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指数投资和做空机制的存在,将会对中国股市的投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一个没有做空机制的市场,其机制是不完善的。股指期货将会在何种程度上以及以何种方式影响中国股市?对此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是股指期货将会熨平股市的波动,另一种观点是将加剧股市的震荡。

    但从境外市场的运行来看,这两种效应都不是很明显。因为从本质上,期货的走势本质上是由现货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而不是相反。从现货市场来说,有股指期货的股市和没有股指期货的股市,将不会有本质的不同。但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大大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避险机会,市场机制将会更加完善。

    笔者对期货指数推出与学者们持有的不同意见以及机构的理解出入所在是,在期货指数推出的时候,应该是造成2008年股市一次大规模调整的时候,更有可能由于期货指数推出,造成了2008年的“5.30”。当然这个5.30并不是2008年的5月30日,而是相当于2007年提高印花税时候对股市的震动。笔者至今没有看到有关机构以及学者提出过期货指数推出时候可能对股市的影响,因此笔者在新年来临之时,有必要作出提醒。不过需要声明的是:这是笔者对期货指数造成大盘影响的猜测而已。

    2008年第四个猜想是“创业板正式推出”。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讲话中提出,加快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则指出,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目前推出创业板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要抓住时机,积极准备,推出中国的创业板市场。

    实际上,早在2001年我国就提出要搞创业板,后来,由于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及各种因素,在深圳先推出了中小企业板。从2004年首只中小板8只股票上市到现在,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200家。本来,以为中小企业板代替了创业板,但现在看来不是,创业板依然要推出。按国际上目前创业板的规则,最大的区别在于创业板无论是对企业规模要求,还是对企业业绩要求,均是门槛很低,亏损企业也可上市。

    笔者认为,创业板的推出,对市场以及投资者均是十分有利的,虽然将令目前市场炒新、炒小盘的炒作氛围明显降温。但是也可以使投资者多了一中选择,让市场更趋于理性。

    2008年股市的第五个猜想是“红筹股大量回归”是否再次演绎中石油套牢投资者。

    大量红筹公司回归A股,这将是一个大方向,这也将为内地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选择。不过,由于红筹股公司注册在海外,要回到A股市场,还需满足内地《公司法》的要求。

    H股红筹股的回归对A股既有蓝筹股的挤出效应明显,大盘后期走势与超级蓝筹的发行速度息息相关,但这仅仅表现在市场的短期“挤出效应”上,对市场本身强势的遏制起着良性的引导作用。“金刚级”超级大蓝筹对股指的支撑效力将较多体现在内质支撑上,而简单的因其股价上涨所产生对股指及市场做多量能支撑效力。从已经上市的“金刚级超级大蓝筹”: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远洋、建设银行上市后走势路径可以看出:他们的安全着陆及其上市后的走势完全符合目前市场整体主流机构及管理层的主体意图,也是市场本身不断壮大的重在标志,而他们的“群归”对市场预期对股指所产生整体心理压力也必将挥之不去。

    因为回归既然是必然,就不需要有更多猜想,因此笔者猜想的是2008年红筹股回归是否会再次演绎中石油这样的情况,让广大投资者被套。

    笔者之所以选择了上述五个猜想,那是因为这些既会对2008年股市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投资者造成重大影响,或许是利的,或许是空的。因此这些必然是投资者需要关注的。

    虽然还有机构有很多猜想,比如:港股直通车开行、B股终有出路、四百元股问世、股市总规模、基金总规模、上证50实行“T+0”等等。但是笔者认为上述五大猜想更重要。

    笔者个人意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