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是个“卖国客”


  最近大导演李安火一样红。中国的天冷了,有李安这个人好,暖身暖心。他的新作《色·戒》更好,暖爱。
  李安这么火。他自己心安理得。我却不安心了。我想学习他。我先是看了他的电影《色·戒》接着就是看了他15年来的第一部传记《十年一觉电影梦》,接着就是他的各式各样的专访,看得多了,就发现李安就像牛奶,有营养,有美味。
  也有人说他“是一瓶陈年的香槟,最奇妙的事情不是他不经年的繁复精准的种植、酿制、转瓶、除渣、陈酿,也不是他不断上升的价值空间,而是在开瓶短短十几分钟之后,华丽的气泡已然散尽,惊讶地发现他已转身成为醇香的上品白葡萄酒:Chardonnay带来清新高贵、细致轻快的果香调, Pinot Noir增加丰腴醇厚和 Pinot Meunier带来的圆润浓郁的花香调。甚至他本人就是这瓶老香槟的酿酒师,在他的手中不同年份的天候,物产成为一次一次惊喜的挑战,以完成每一个最为华丽的转身,追求极至的美感。”
  其实我是不完全同意这个比喻的。李安是像酒,但却绝不是香槟,准确说应该是中国老酒,说他是酿酒师我赞同,他的确是在酿自己,酿电影,酿生活,酿人生。他是在用中国土地上的粮食和水、台湾香港的工艺和酵藏、装进美国的瓶子、贴上世界的商标的方式酿酒、做酒、卖酒。看包装看商标可能是像香槟,可是当大家尝一口的时候就会发现,李安这个香槟味道不一样,一回味就恍然大悟,还是中国的味道。
  李安到底是中国人,他怀抱着中国心、台湾情、美国梦,心思和心情还是放在了中国,他知道什么是根基,什么是养料,什么是位置,什么是中国,什么是特色,什么是中国特色,什么是全球视野,什么是自己的空间,什么是自己的意愿,就像他的电影《断背山》里的台词:“看羊必须在羊棚扎营,在那里过夜,饭在营地吃,睡觉则和养在一起,天天如此,不能生火留下痕迹。”

  他有一颗滚烫的不竭的爱人的心,被人热爱深爱,也热爱深爱别人。投身导演这一行,已经30多年了,其实这么多年他就是靠了两点越发成功,炉火纯青的,一是,他卖爱。爱人,爱自然,爱万物,爱亲人,爱电影,爱中国,爱台湾,爱美国,爱世界,爱地球,爱观众,爱演员,爱同事,爱生活,爱完美;二是,他坚持不懈地卖中国。正如他自己说的“我想让大家看到戏剧性的中国,文艺性的中国,中国的挣扎,中国的故事。我拍摄的电影一如既往跟我的中国文化的养成、眼光有关系。中国文化的养料是我的老本。当拿世界的眼光来检验的时候,有时候从里面往外看,有时候从外面往里看,看得更清楚。这是一个发展的年代,也是一个反省的年代。”

  事实上,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价值连城的宝藏——中国,有的人早就开始挖掘宝藏,售卖中国了,有的人却视而不见,所以有的人富有,有的人贫穷。富有的越来越富有,贫穷的越来越贫穷。因为,穷者正在帮助富者挖宝藏。富者却不但利用穷者帮他挖宝藏,并且还把属于穷者的宝藏一块挖了买了。

  共同富裕。需要共同挖宝藏。共同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