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兴市4日召开的全市质量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强市之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笔者以为,这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富裕、和谐嘉兴的重大举措。
十七大报告提出,新一轮经济转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品质。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品质靠什么?当然要靠名牌。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名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标志,拥有名牌的多少,还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
从当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来看,也已逐渐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的新阶段。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我国居民消费明显集中于名牌商品,前10名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之和在70%至80%左右,这意味着“品牌经营时代”已经来临。
名牌产品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如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深圳速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目前,深圳的中国名牌产品总数达58个,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达2个(全国共7个),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与青岛并列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名牌之都”。深圳名牌产品生产企业集聚荟萃的洼地效应和辐射带动的高地效应日益明显。据统计,2005年,深圳市58个中国名牌产品企业总产值为2082.01亿元,占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76%。由此可见,名牌产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力是何其之大。
就嘉兴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名牌战略”。通过大力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全市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品牌建设机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0个、中国驰名商标23件、国家免检产品36个、浙江名牌产品82个、省级著名商标100件。自己与自己比,当然可喜可贺,但要赶超深圳,还需付出艰辛的努力。
嘉兴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经济开放区和浙江省重要的工贸城市,有必要“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强市之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那么,如何把实施“名牌战略”落到实处呢?在此次会议上,嘉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参照发达地区的经验,笔者这里仅就作为实施名牌战略的企业主体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首先,要树立名牌意识。对企业和企业家来说,创出国际名牌就是最真实的爱国主义。其次,要制订规划方案。规划和方案要综合分析各种相关因素制定,符合名牌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既有目标,又有实现目标的措施、步骤。既有科学的思路设想,又有可靠的实施办法,确保步步实现。再次,要坚持科技创新。创新是创名牌产品最根本的动力和途径,最核心的是科技创新。企业应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极力强化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不断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不断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最终实现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早在2004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山东考察期间,对企业创造一流品牌的重大意义做了精辟的论述。温家宝总理指出,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造名牌产品。的确,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缩短产品的售出时间,有利于形成一个忠诚的消费群体,有利于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有利于企业多样化发展和品牌延伸。因此,我们有必要下大力气提高产品质量,创造名牌产品。通过名牌产品带动产业集中和优化升级,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发展区域经济和优势行业,从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