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都不能养了,还能养啥?


  猪都不能养了,还能养啥?

  文/朱有祥

  东莞市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禁止养猪。东莞市市长李毓全称,东莞现有75万头生猪带来的污染排放量,相当于450万人口的污染排放量,要新建一座日处理13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才能有效净化处理。(2007年12月05日来源:中国网)

  看完消息我掩饰不住心中的悲凉,但反过来又觉得好笑,东莞市这个决定居然把养猪和环境联系在一起。

  自古以来没听说猪还能污染环境的?从生态文明这个角度来讲也并不是讲得猪会污染环境?

  那么什么叫生态文明?什么东西最污染环境呢?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从词源学意义上看,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说白了,保持生态平衡才是生态文明某种意义上的简单解释。也是告诉大家保持生态的平衡是最不污染环境的。

  但是东莞居然把猪当作污染环境,又把改造环境成本太高怪罪于猪?武断地切断当地这一保持和谐的生物链,显然东莞市的做法有违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护环境的解释。

  正如专家所说,控制污染固然非常重要,但即使从抓主要问题的角度去观察,控制污染也首先要确定一个城市的主要污染源。

  同时,我们还需要把治理养猪业的污染力度,同治理企业污染的力度进行比较,才能确定当地政府这种行为的合理性。换句话说,从治污的角度看,养猪业存在污染当然要治理;但从治理的策略合理上分析,如果养猪业并非当地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那么如此大张旗鼓的治理行动,不仅有舍本逐末的倾向,甚至会给人以牺牲农业保证工业发展的嫌疑。

  不过话又说回来,猪咋就会污染环境呢?

  老实讲,猪的排泄物其实其实就是最好的肥料,可以养农,是最好地农家肥,有时比化肥来得环保?在没有化学肥料时,都是利用好猪的排泄物来发展农业的,这下子倒好,这回成为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了?真让我理解不了?!

  要让我说,首先要正确认识猪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要正确认识猪的"污染环境"所带来有利价值,只有学会和懂得科学方法才能把把养猪所造成的所谓的"污染物"利用好,回收好,并把这一所谓的污染转化为有利为有利的一面,我想,也只有这样才不会把养猪当作所谓的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

  另外,养猪也是农民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关系到民生的大事?怎么说禁就禁呢?!没有技术,没有其他能力的农民朋友如何"经济翻一翻"?光靠政府那点补贴如何解决"看病\上学\"?如何提前达到小康?

  其实有的群众比我解释得更好,一个地方政府,禁止一个合法行业的存在,在法理上是站不住脚的。污染原因根本不是禁止的理由。如果这个理由可以成立,那么禁止养鸡业是成立的,禁止餐饮业也同样成立,进而,我们怕是要禁止东莞养人,因为他们造成的污染恐怕是最严重的呢?!

  如此如此,真不知道出台这样的文件真的是为民生?真的是为了改善环境?如果全国都效仿东莞这个地方的做法,今年禁猪,明年禁鸡,后年禁鸭,到2020年中国达到全面和谐生活里就再看不见类似猪一样的“污染环境”的动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