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一体化的表现


  1.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当前各国所执行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和国际储备的管理营运,都将对其他国家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已经成为各国中央银行不得不共同处理的问题。如1994年12月,墨西哥由于比索贬值而引起的金融危机,最后导致了一场全球美元危机;美国公布提高短期利率,立即引起世界股市暴跌。由此看来,我们经济生活中的“蝴蝶效应”也时有发作了。而整个世界承受和消化这种金融震荡的能力将对各国金融的发展与稳定产生重大影响。于是,各国中央银行不得不超越国家界限,从世界总体范围来观察和处理原本仅仅是属于一国的局部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对策。从而,金融政策越来越超越一国界限,变成一种国际性的政策行动。

  2.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由于电讯技术的发展,遍布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全球的资金调拨和融通得以在几秒钟内完成,从而遍及全球的金融中心和金融机构正在形成一个全时区、全方位的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而区域性、世界性金融机构空前的活跃,国际性商业银行不断地在海外开设分支机构,而且银行网络日益扩展,覆盖面越来越大,密度越来越高,形成了全球范围的经营网络,使得银行业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世界金融市场的交易量也迅速膨胀,一年的交易量已接近400万亿美元,是国际贸易量的几十倍、上百倍。

  3.证券投资国际化。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标志着资金的借贷关系已没有国界的限制,投资人和筹资人可任选币种进行交易,在股票市场上也是如此。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股票交易所,都有大量的外国公司股票上市,如英国的股票交易所中,上市公司的20%是外国企业。于是,国内投资者面对的选择也不仅仅是国内公司的股票了。由于证券实现了国际化,投资者和筹资者能在国际范围内选择币种和投资对象,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分散风险和获取收益,也可以使借款人在国际范围内寻找信贷和股本资金来源,从而降低筹资成本,为加速世界金融一体化步伐创造了条件。

  4.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首先,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浮动汇率给货币兑换带来了自由,目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不少发展中国家都实现了货币的自由兑换。其次,资本、资金在行业上、结构上和地域上进行了大转移和大流动。行业上,发达国家资本资金的投资重点转向资本、技术、信息密集产业和服务业,在发展中国家投资重点也向金融、电讯、保险等第三产业领域转移;在结构上,资金由货币市场转向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各大市场之间自由流动;在地域上,由向发达国家投资逐步转向向亚太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增加投资。199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增长了10%,达3490亿美元,其中流向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比上年增加了25%,达810亿美元。再次,表现为全球金融市场日趋活跃,如目前国际上的游资(HotMoney)总量不少于7.2万亿美元,约等于世界经济产值的20%;世界金融市场日成交量已达1.3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