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 董淑志
无论是现货市场还是期货市场,国际棉花价格都已经步入了熊市,跌破了一切被认为不可能跌破的支撑价位,市场一片浓厚的看空氛围。笔者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棉花供需数据及其动态变化进行阐述:
一、有关中国棉花供需数据的思考
1.570万吨棉花产量
这个数据的准确性是无从考证的。国际棉花协会一直坚持中国棉花产量数据为570万吨,而美国农业部是从530万吨上调到570万吨,中国权威数据也是从550万吨上调到570万吨。这个数据的变化本身就说明该数据具有一定的商榷性。根据我们的调研,全国各大中型棉花贸易商、轧花厂、棉花储备库所存放的棉花都不如往年;而中小型轧花厂和贸易企业都有200-1000吨不等的棉花存货。今年棉花存货都零星掌握在中小型棉花企业手里。
2.每月32万吨棉花进口
这个数据前提是假设中国棉花进口配额全部在2005/2006年度用完。按照假设,中国在2005/2006年度3月-8月的6个月内,每个月都必须进口32万吨,这样才能满足国内的棉花需求,因为每个月中国的棉花消费缺口在34万吨左右(按照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根据美国棉花协会有关人员说法,2005/2006棉花年度美国棉花销售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美国棉花的物流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美棉在中国进口棉花中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中国仍然是美国最大的棉花进口国。中国要保持每个月32万吨的进口显然是存在困难。这种假设是不可能成立的。
3.979.8万吨棉花消费
该数据较2004/2005年度的棉花消费增加了16%,综合了中国与欧美达成的纺织品贸易协议中中国纺织品输送欧美的增速以及其他增速。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中国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尽管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有所减缓,但中国纺织品的产能还是在持续增加。尽管中国纺织企业面临着有些国家纺织出口限制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双重打压,但是持续增加的势头难以抵挡。根据我们的数据推算,2005/2006年度中国棉花消费量应在1066万吨。
二、棉花价格在供给与消费中调剂
棉花供求会受到棉价的影响而发生阶段性的变化,即棉花的供给价格弹性和棉花的需求价格弹性。如果棉花价格上涨,就有部分棉花转化为库存,助长棉价继续上涨,同时抑制了市场上棉花的供给;如果棉花价格下跌,部分库存棉花就会抛售,加剧棉价下跌,同时也抑制了市场上对棉花的需求。
1.棉价下跌,国产棉销售滞后带来棉价振荡探底行情
目前棉价正处于下跌过程中,很多棉商顶不住价格下跌带来的亏损,纷纷在市场上抛售棉花;而纺织厂买涨不买跌,看到棉花下跌,也会观望而不会买货。由于国内很多棉花都是靠银行贷款资金经营的,棉花销售的延期对棉商十分不利,不仅仅要承担资金利息的压力,还要面临价格下跌带来的亏损。所以棉商手中的棉花不会无限期拖延下去,什么时候出售就要看银行什么时候要回笼资金了。棉花供给压力往后延续。
2.进口棉的价格竞争优势迫使中国棉价向其接轨
进口棉价格大幅下调迫使进口棉价格成为中国棉价的定价参照物,并向外棉逐步接轨。根据截至3月23日的港口报价,印度SM1.1/8报58.31美分,跌100点,折滑准税到岸价12955元/吨,折1%关税到岸价仅12008元/吨,分别较国棉229低1687元/吨和2634元/吨。美棉EMOT SLM1.1/16报55.35美分,跌90点,折滑准税到岸价12951元/吨,较国棉同等级花低474元/吨,折1%关税到岸价仅11408元/吨,低于同等级国棉2017元/吨。美棉CA SM1.1/8报63.20美分,跌75点,折13505元/吨,低于229级国棉1137元/吨。国际国内棉花的巨大价差,让国产棉失去竞争优势,销售举步维艰。这些棉花价格加上黑市棉花进口配额的价钱就是中国棉花现货价格的底部。
3.纺织品出口变化对结束棉花熊市起引导作用
根据多年的纺纱以及纺织品服装出口变化规律,通过数据推算,从下图可以看出,三、四、五、六月才开始纺纱的旺季,用棉量也会达到极值。而纺织品出口则也在六月份开始恢复上涨。至于此时棉花供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仍需要进一步考证。
4.期货市场动态供需
期货市场也存在供需,它体现在投机资金和商业买盘资金供给上。如果想让这些资金进来,就必须使得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只有这样,10万吨之巨棉花才能被很快消耗,大量的投机资金才能涌入。如果没有出现仓单的大量流出,势必压制期货价格的上涨。因为棉价一旦上涨,实盘的抛售压力又会将棉花重新打压下去。
通过以上动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现阶段,棉花价格将继续保持弱势的格局,并有进行二次探底的可能。此时棉商在现货市场可能会出现恐慌性抛售。
2.纺织消费的启动是棉价开始止跌企稳回升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3.国产棉价格与进口棉价格接轨,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接轨,三个市场运行的棉花价差缩小是现阶段棉花价格运行的趋势。
4.如果供需数据的准确性出现了问题,随着棉花不断被消耗以及纺织旺季的到来,纺织企业会突然发现棉花的库存已经见底了,市场上买不到棉花了。
三、棉花后市炒作的因素
1.种植面积
中国棉花种植面积每年变化千万亩以上,对棉花产量预期有重要的影响,并造成棉价的波动。每年4、5月份,棉农就开始了棉花的种植,国家在政策方面的干涉是值得我们关注。
2.天气变化
天气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巨大,从而会造成棉花的减产或丰收,特别是单产。每年8月-9月,天气变化是每年棉花必炒题材。
3.棉花进口
棉花进口的数量如果大幅减少,就会对阶段性棉花供给产生影响,从导致棉花价格的波动。
4.纺织景气
纺织作为棉花的下游产业,对棉花价格也发生很大的作用。如果纺织品出口有所好转,纺织品价格开始上调,交售积极,棉花消费需求和纺织产能就会发挥出来。
动态看待国内棉市供需数据
评论
11 views
动态看待国内棉市供需数据
200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