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他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他是一个做生意之人,他没有责任和义务去“纯洁”海关队伍!
听柳传志先生侃天,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十一”前的一天,我再一次聆听了柳先生充满智慧的谈话。这一次感受比以前更甚。
我倒不是说柳先生的谈话,是多么的尖刻难懂,多么的不得要领。其实,恰恰相反,柳先生每次都能用最为通俗的方式,讲出人世间(主要指中国)最为深刻的哲理。每次,柳先生都能让聆听者如同抱上一大堆“元宝”回家一般,兴奋上三五天时间。
但每次柳谈到他处理问题的中国方式时,我都为之颤动。
这次,也不例外。
柳先生当晚讲的主题是“为创业而生”。谈话内容着重在他千辛万苦的创业历程。作为升华,柳传志谈了三点创业启示。
柳说,这三点启示是当时应团中央的要求,给全国学联的青年精英做报告时总结的。
其一,是要负责任、讲诚信。这方面的例子,柳先生俯首即拾,且大都鲜活可人。
其三,是要结果,不要太注重过程。
以下,我着重想谈一谈,柳的第二点启示。
柳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这帮青年精英:要有理想,但不要理想化了。
柳的例子很现实。
在创业之初,柳的一些进出口贸易在深圳海关做。柳说,当时的深圳海关很差劲,搞的柳“很不舒服”。
柳一气之下,就把他们告到海关总署。
总署最后把深圳海关给训斥一顿。柳说,当时,他感觉很很出了一口气。
但没多久,麻烦事就接踵而来。
柳说,当时深圳海关每天进出口的货车排成长龙,每次眼看着就要“轮上自己”的时候,货车被深圳海关叫出去检查一番,检查后,又需要重新排队——一天天的时间就这样给耗掉了!
哪家公司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柳说,他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他是一个做生意之人,他没有责任和义务去“纯洁”海关队伍!
自此之后,柳说,只要那些“小鬼”们不提出非常苛刻的要求,柳一般都不去“纯洁”他们。
讲的此处,柳被台下“超乎寻常”之热烈的掌声所打断!
我不禁汗然起来——我不知道,那些当代青年精英们是否同我们感受一样——给中国式的“无奈与事故”报以掌声。
诚若是,这样的世道何以为救?
如果大家都不下地狱,那岂不是“小鬼”们的天下?
我没有鼓掌。
柳先生很实在,他讲出了中国企业家的难言之隐——那个时代几乎每个企业家都要遇到的现实问题,并用比较切合实际的手段解决了企业的发展问题。
但这时,我的脑海中却闪现出了熊德明。很抱歉!
熊德明——这个大胆向总理反映自己丈夫被“欠薪”的举动,不仅使自己讨回了“血汗钱”。不经意间,她还惠及了如她丈夫一样——那些城市街头成千上万的农民工。
当然,柳先生与“讨薪农妇”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这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哪?
我没有想明白。
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