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一念之间
主讲人:
时间:2006.02.01 地点:庐江
尊敬的王镇长,诸位朋友:大家好!
今年是我第一年在祖国过新年,开了好几年的支票,今年终于兑现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一份家人的因缘来自于我们有共同的根,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七、八年前,我接触到我的师长释净
我们都非常期盼念到《论语》那一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诸位朋友,我们念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有什么感受?希不希望是这样的人生?希望而得不到,这样的人生会怎么样?很苦啊!患得患失,人生的苦,都在求不得。而当人明白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还求不求?命由我做!福自己求!心就安住下来了,莫向外求。而这一些如何经营美满幸福人生的道理,都在我们的圣贤教诲当中了。所以,《论语》告诉我们「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与人相交往都是用一份恭敬的态度,则「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以,当我们要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首先最重要的要以真诚恭敬的心面对一切来到我们生命中的有缘人。诸位朋友,谁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我们看到家人的时候很欢喜很开心,看到其他的人就不欢喜不开心,这样的人生会不会幸福?不会幸福的。而当我们只是爱护我们的家人,然后对其他人都漠不关心。请问,我们的下一代学到什么?学得到对我们的孝心吗?学不到啊!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变化人的气质,就是要把这一颗本善的心引发出来。本善的心具足孝心、具足恭敬、具足仁慈之心,当我们把心量不断地扩展开来,就是给我们的下一代做最好的榜样。所以,家在哪儿?我们的爱心到哪儿,家就到哪儿。那现在我们的爱心要到哪儿?到中国好不好?假如爱心只到中国,那国与国要怎么样?要打仗啊!爱心到亚洲好不好?那洲与洲要打仗啊。其实,当我们真正把这一颗心无穷尽打开的时候,那是人生最快乐,最舒服的感受,因为那是人生的真相。当我们的心自私的时候,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的。《弟子规》告诉我们「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我们是整个生命共同体,是一体的,就好像我们是右手,朋友是左手,是一体的,现在左手痒,右手舒不舒服?不舒服。右手过来帮左手抓一抓,左手舒服了,右手怎么样?也舒服了,这是人生的真相。今天左手受伤了,结了一个疤,很痛,当我们右手拿着药一下一下帮左手抚慰,爱护他,全身都舒服啊。不止右手左手舒服,右腿左腿都怎么样?都高兴啊。
汤池镇有来自我们祖国各地,甚至海外的同胞,我相信,当王镇长在报告我们在汤池镇推展和谐社会所做的这些工作时,各地来的同胞都会怎么样?高兴不高兴?高兴啊!你看,这个真理印证了没有?印证了。当我们看到整个社会付出爱心的时候,我们的心都升起了那一份随喜,那一份欢畅,而这样的意念就能带动整个社会的风气。所以,现在社会最缺乏的就是榜样,只要榜样出来了,所有人的信心就会全面唤醒,人的善良也会唤醒起来,因为我们是一体,一个地方舒服了,就会传遍全身,但是一个地方痛苦也会怎么样?传遍全身。记得我在去年三月到澳洲讲课,一觉醒过来,突然有一点恍惚,我现在为什么会在这里?有时候醒过来在澳洲,有时候醒过来在马来西亚,有一点不适应。这两年左右的岁月,我觉得自己就像坐云霄飞车一样,速度很快,还没有回过神来。我走向祖国弘扬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目的是抛砖引玉,抛了两年“玉”出。前段时间,我们的
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在一天偶然的机会看了我们在香港讲课的碟,他只有初中毕业,看完以后非常欢喜,拿着带子刻了25套,开始分发给他的亲友,还有一些他认识的学校。结果,亲友跟学校回馈给他的,也都是有很好的收获。他马上起了一个念头,不能只有这些人听课,我必须去请一个老师到我们陕西来讲课,长期讲学。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念念当中都是他的家乡父老。他不知道海口在哪里,直接到了车站,就对人家说我要去海口,然后人家就告诉他,你要先坐车到广州。然后他就上车到了广州,到了广州,就问海口怎么走?人家就告诉他,要坐船。当他坐在船上,他心里开始慌了,还要过海啊。结果过了海以后,他先安顿了一下,然后开始沿街打听,你知道不知道《弟子规》?你知道不知道海口“孝廉”中心?
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很多人都有一颗向善好学的心,只因为没有好的缘。我们千千万万的同胞还有多少没有遇到圣贤的缘?还有多少还在痛苦的泥沼之中?我们的祖宗都在流泪了,伤感!我们这些兄弟姐妹怎么没有好好“兄友弟恭”,“互敬互爱”?除夕早上,我们中心的同仁一起祭祖,所有在场的同仁统统都流泪了。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下,我们一步一步走向祖宗的牌位前行礼,当我一步一步在走的时候,突然明白了,祖宗对我们的爱护对我们的恩泽是一步一步的经验积累出来的,而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师长教诲我们,提携我们,也是亦步亦趋这样用心去栽培。所以,我在这个行走的过程中非常的感动。下午我们又请中心很多位小朋友给父母行三跪九叩首的礼,这些小朋友的家长也在我们中心做服务。行礼的时候,所有的孩子家长都流下泪来。当孩子那一拜拜下去的时候,父母为什么流泪了?诸位朋友,父母那一份泪水为谁流啊?不是因为孩子懂得珍惜他的关怀,不是啊,父母也好,祖宗也好,他那一份泪水是欢喜什么?欢喜孩子懂事了,唯有孩子懂事了,他的人生才能幸福快乐。父母祖宗的泪水还是为我们流的,父母祖宗没有一丝一毫的念头是为自己着想。我们又拿什么来回馈父母?回馈我们的祖宗?我们明白了他们那一份存心,又怎么忍心再让他们伤心!所以,人真正明白孝道,绝对会非常爱惜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很怕有辱父母有辱祖宗。在祭祀的过程中,对于周公这一位圣人的恩德,我们有更深的体会,我们的心能够在这些礼仪当中不断地进化,不断地自我关照、反省。没有这些礼仪,我们的心很可能不知道驰骋纷飞到哪里去了,由于祭祀祖宗,祭祀老师,才能提起我们那一份孝心,那一份恭敬的心。唯有孝敬才能开显我们内在的那一个「明德」,那一份本善。周公念念为了成就谁啊?成就子孙万代。人生的幸福就在一念之间,有了感恩父母、祖宗、师长的那一份存心,人生从此以后会过得非常踏实,非常心安。我们不懂得孝顺父母、感恩师长的时候,日子会越过越空虚,慢慢会走向行尸走肉。
我们还没有闻到圣贤教诲以前,确确实实不懂得孝顺,不懂得敬师,不懂得关爱一切亲朋好友。每天脑子里想什么?都想着吃喝玩乐。其实那个内心是很不踏实,很痛苦的,甚至于我们的认知是——我们每一个月拿钱回去给父母就是孝顺。这样算不算孝顺?当我们起这个念头的时候,已经跟孝心背道而驰了,甚至于还有点恭高我慢——你看别人都没有拿钱回去,我有拿钱回去。我们现代人问题出在哪?都比下,不比上,古代人是「德比于上则知耻,欲比于下则知足」,我们的道德学问一定要跟古圣先贤相比,我们才知道差距,才知道「知耻近乎勇」;而欲望呢,我们跟那一些生活比较不富裕的人相比,我们就很知足了。其实,说实在话,吃得越好吃得越饱,病得越重,有没有?有啊!你看高血压、心脏病、脑中风,有没有像我这种身材的?没有。所以“祸福相依”,在福当中能够提起本份——孝养父母,兄友弟恭,「凡是人,皆须爱」,则福中再生大福;假如身在福中,只是自己享受挥霍,可能三、四十岁以后,人生就要长期跟药品共舞了。所以,人生幸福与否,在一念为他人,还是一念只想到自己的欲望,就在这一念之间。我们要关照回想我们现在的人生价值观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要跟真理对照才行,不能是我自己觉得怎么样。真理告诉我们什么是孝子?能够「父母呼,应勿缓」,不要说整本《弟子规》做到,第一句念下来我们的羞耻心跟惭愧心就应该起来了,古代的圣贤是自始至终从头至尾都做到了,我们连头一句都可能做不到。「冬则温,夏则凊」,时时体恤父母的需要,假设我们现在回到小时候,还在襁褓之中,连路都还不会走,躺在那里,父母对我们说:这个月给你两百块,你自己拿去吃。请问,我们能不能活到现在?不能吧。是啊,父母都是用什么心来照顾我们?念念为我们着想,连在睡梦当中都会考虑到我们会不会着凉,在天气变化很大的季节里,自己盖得很少,半夜冻醒了,赶快起身来盖我们已经踢开的被子,这才安心再回去睡觉。连在睡梦当中都不忘关怀我们,而我们回馈的只是丢两百块钱给父母,还自以为孝顺,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
人生最害怕的就是,活了一生,糊里糊涂,但只要真正明白过来,都不嫌晚。从那一刻起,就提起我们的孝心,提起我们的一份爱心。当我们真正能够珍惜老祖宗的智慧,我们的家庭关系就会开始转变。而很多的体会,确确实实要靠我们立身行道,真正去做了才能感受得到。刚刚我们提到,有一位朋友从陕西到了海口,要请一位老师到陕西去讲课。诸位朋友,您觉得他能不能请到啊?这个就是信心的问题,「天道无亲」怎么样?「常予善人」。我们信心不足,跟真理就不能相遇,就跟自己的烦恼相遇。
我们第八期的课程是在汕头举办的,这一次汕头来了一、二十位老师,真是阵容庞大。汕头的老师和乡亲给我们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他们很孝顺,很有家族的向心力,由于他们的那一份孝心那一份好学之心,就感得我们
有一天刚好台湾来了一个传真,有一个妇女她的家里出了一些情况,希望跟我们聊一下,但是相隔海峡两岸,也不是很方便联系。我打了一通电话给卢叔叔,因为我非常了解卢叔叔那一份存心,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是我在这一些老师、长辈身上深刻感受到的一份为人处事的态度。我在去年七月中旬到八月在台湾讲了一个月的课,我确实是能力很有限,很希望有机会多学习。所以回到台湾,我也请卢叔叔到我们上课的地方。不能只我一个人听,我就通知了几位朋友过来。结果,通知了四、五个人,到最后会变成四、五十人。这一次,我们
我人生最大的幸福是遇到了好的师长,释净
所以,那一天我在大陆接到台湾一位妇女的传真后,就打电话给卢叔叔,卢叔叔说,好,马上把我的电话给她,马上跟她联络,紧急的话当天就处理,假如不紧急,礼拜六我固定去爬山,再请她一起过来。接着,卢叔叔就跟我说,我现在跟你是连体婴儿,分不开了。我讲课的时候都提到他老人家,结果提了之后,忙得他不亦乐乎,很欢喜,因为他内心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得到圣贤的教诲。所以去澳洲学习,遇到
前年我们在天目山讲课,有一位朋友四十岁,以前当过武警,武艺高强,主办单位就安排他照顾我们这些主讲的老师。大家对他都不陌生,可能不知道他姓什么,但现在很多人都叫他“太好了先生”,因为他听完课之后对着我们说:太好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他现在也在大力推展中国文化,做得非常认真。因为他提到,他终
确实,每个人都有这一份善心,只要他遇到圣贤的缘,他那一份善心就会被点燃。而人的善良也唯有我们自己去爱人,敬人,你才能印证得到。这一段话,我们讲课的老师听起来,一定非常有感受,「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们的
当我们真正照着《弟子规》的教诲来做,其实幸福并不是很远的事情。凡事都要从我们的心上下功夫,幸福来自于懂得如何感恩,如何爱人。我们能不能「冬则温,夏则凊」?对谁“冬温夏凊”呢?要把这个心不断延伸开来,不止是对自己的父母,也要对自己的公婆。我们有一位老师,她在除夕帮她的婆婆洗脚,洗得非常认真。然后,也想给公公洗脚,她就先请他先生去帮公公洗脚,结果这个公公不大适应,就说:“…啊!啊!不用了,不用了。”因为这位老师的女儿也学中国文化,就跑过去,把她爷爷的脚压下去:“爷爷,我来帮你洗。”结果,他的爷爷还是不习惯。最后,媳妇也加进去了,三个人压着公公的脚,怎么样?要帮他洗。他的儿子就说了,连媳妇都要帮你洗了,你还不让儿子先洗一下。接着,老父亲的心就安定下来了,就让他的儿子帮他洗脚。诸位朋友,幸不幸福啊?幸福遥远吗?一定要赚一千万才能幸福吗?我们对人生的理解错误了,幸福就在尽孝之中;幸福就在用智慧教育孩子当中;幸福就在我们跟孩子讲德育故事当中;幸福就在先生回来,我们帮他倒杯热茶,然后跟他说,你辛苦了,然后帮他按摩,这个就是幸福。
人不学,不知道。很多教课的老师都有这样一个感受,我才付出一点点,我的先生,我的太太就回馈我太多了。有一位老师,学了《弟子规》以后,就觉得自己对婆婆不够孝敬,回家以后,她跟婆婆道歉,从此以后,每天早晚都跟公公婆婆问安,自己能够做的家事都尽力去做,减少公公婆婆的负担。诸位朋友,当我们对公公婆婆好的时候,请问,谁最有感觉呀?谁最欢喜啊?当然是儿子最高兴了。所以儿子就主动说,我陪你回娘家。结果,他陪着丈人、岳母、以及他太太的兄弟姐妹一起去游玩了好几天,一家人非常和乐。回来以后,这位先生很感动,就发了条短信给他的太太——这几天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日子。当然,这个幸福的日子会过多久?会过一辈子。所以,幸福就在一念之间,懂得反省自己,懂得从自己开始改起,开始做起,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的存心,「依报」就是我们周边所有的人事环境跟物质环境。人与人不能和谐,问题在我们的心,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真理。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苏东坡,这个故事大家听过没有?请问,谁是苏东坡啊?噢,苏轼,字子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假如我们听故事,哦,那是孔子,那是颜回,那是某某某,都不干我的事,那我们学什么?诸位朋友,你在看《孔子传》的时候,你是谁?当我们完全契入孔子作为圣贤的存心,你才能从中获益。说回苏东坡,有一天苏东坡静坐,觉得身心轻安,诗兴大发,写下一首诗「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诸位朋友,当他在写这一段诗的时候,“八风”动了没有?所以,一个人修行,一个人求学问,真正的功夫要用在「善观己心」,那是懂得「修」的人。假使自己“八风”动了,要三天、五天、甚至一年、两年之后,才在人家的提醒下明白过来,请问,这一段岁月,我们自己跑到哪里去了?都不知道学问退了几丈远,还沾沾自喜呢。当然,一开始要有这么好的观照能力,也不大可能。这个时候,就要有好的老师,好的同学一起帮忙提醒我们。苏东坡写了这一首诗,就想拿给佛印禅师看一下,为什么要给佛印禅师看呢?炫耀一下,起了跟别人攀比的心,佛印禅师高深,我的学问也不比他差。结果,佛印禅师看完,回了一个字“屁”。苏东坡一看,“八风”动得更厉害了,气得半死,赶快坐船过来,结果还没入寺门,看到大门口贴了两行字: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诸位朋友,一个人开智慧什么时候开?时时刻刻可以开。假如这个时候苏东坡马上回光返照到自己的的傲慢心,虚荣心,他当下可能就开悟了。所以,一切人都在成就我们的道德学问,我们在求学的过程中,只有一个人是学生,谁是学生?我们自己啊,一切人
说回苏东坡,他想这次赢,所以,当佛印禅师问他,你觉得我像什么?因为佛印禅师有一点胖,所以身上的肉一坨一坨的,苏东坡说,你看起来像一坨粪。说完,他很高兴,就回去了。苏东坡的妹妹一看哥哥,就感觉今天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就问他,苏东坡就把经过告诉他妹妹。结果,他妹妹说,哥哥,你实在是输得太惨了。苏东坡很纳闷,他说我像佛,他像粪,我为什么输了?妹妹说,人家禅师心里有佛,见人是佛;你心里有粪,见人是粪。诸位朋友,这个故事在讲谁?人生就好像一面镜子一样,我们笑,镜子就对我们笑,我们哭,镜子就对我们哭。诸位朋友,我们现在的镜子是笑还是哭?所以,当人们以恶意对我们,回光返照,是我以恶意对人,当我以宽恕对人,就会赢得他人的宽恕。我们思考一下,脾气越大的人,就越看不顺眼人家脾气大,有没有?他遇到一个脾气比他更大的,他就在那里发牢骚了。谁会看人家贪心不顺眼?贪心的人看人家不顺眼,有没有?越愚痴的人,他就笑人家愚痴,看不到自己愚痴。真正有修养的人,看到脾气大的人,只会感受到他的苦,只会希望念念引导他不要再自讨苦吃,自作自受。这个故事很有含义啊,让我们回光返照,我们用什么心待人,就能感得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我们的目标是要成就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社会,但是,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一定从我们眼前这第一步先跨出去,想要家庭社会和乐,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先和谐、和乐才行。那我们要把「贪」、「瞋」、「痴」、「慢」、「疑」去除,我们要把对立去除,把对立去除了,心才能平。我们的心平了,别人的心才会平;要把疑虑去除,要把矛盾、冲突放下,这样,心才能安定下来。所以,心净则佛土净,心安则众人安,心平则天下平,我们要追求这个目标,首先要在我们自己的心地下功夫。《古兰经》当中有一段话非常好,接济与我们断交的人,原谅对我们行不义的人,照顾与我们绝情的人。
今天这里有很多朋友,我们是第一次相会,也在这里跟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吉祥如意,新年快乐!我们行圣贤教诲的人,要求结果,首先要种什么?种因!不然又不明白了,诸恶莫做,岁岁平安,众善奉行,才能万事如意。祝我们新的一年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好,谢谢大家!
欢迎流通,功德无量!
本篇文稿是根据录音整理编辑,未经
错误之处敬请诸位法师大德、善知识指正,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