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经济“四不”与股市要健康
2007年3月16日,周五,上午,在全国两会闭幕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两个多小时。笔者从头至尾认真聆听了所有记者的提问及温总理思路清晰而自信坚定的回答,从中受益菲浅,尤其令我感动的是,我们有如此值得国人骄傲的、令世界媒体称赞的好总理。在此,笔者仅摘录其中两个有关经济和股市的“问答”,以飨读者。
[中国新闻社记者]:我们知道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连续四年超过了10%,而通胀率低于3%。这在中国和世界上都是少见的。有专家认为,2007年将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拐点,您对此怎么看待?中国经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今后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发展势头呢?谢谢!
[温家宝]: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但是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都不是评功摆好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是充满了忧患。
中国经济存在着巨大问题,依然是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的问题。
所谓“不稳定”,就是投资增长率过高,信贷投放过多,货币流动性过大,外贸和国际收支不平衡。
所谓“不平衡”,就是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
所谓“不协调”,就是一、二、三产业不协调,投资与消费之间不协调,经济增长过多的依赖于投资和外贸出口。
所谓“不可持续”,就是我们还没能很好地解决节能降耗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而且是需要长期努力的问题。
我曾经说过,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平稳较高的速度,还能不能够继续保持下去?我说,条件是具备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还能争得一个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其次是我们拥有一个潜力很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但是,能不能做好,关键在于我们的政策和应对能力。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推进改革开放,消除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推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使经济增长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推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使中国的发展能够保持可持续性。实现这个任务,虽然十分艰巨,但是我们有信心。谢谢!
[华尔街日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现在国际投资者都非常关注中国的股市,您是否认为在过去的两年,中国的股市上涨或者发展的过快、过猛?您是否认为普通的投资者现在承担着过大的风险?中国政府打算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给股市降温,或者说来调控股市?
[温家宝]:我关注股市的发展,但更关注股票市场的健康。去年以来,我们加强了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特别是成功地推进了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历史上的遗留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这就需要,第一,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第二,要建立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体系;第三,要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完善法制。
最后,要加强股市市场情况的信息的及时披露,使股民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
笔者注:上述两个记者的提问应该算是十分客气而间接的,如果直接一点讲,前一个记者的意思是:有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已连续4年高速增长超过10%,这种经济的高速增长将会在2007年终结,您是否赞同这一看法、有何对策?后一个记者的意思是:国际投资者认为中国股市近两年时间连续暴涨,泡沫已很严重,您是否赞同这一看法、有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