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人大、政协正在北京隆重召开,按说在今年是既不遇五也不逢十的新闻“平年”,可今年的“两会”却有许许多多可供圈点的亮色,拿新闻媒体的报道来讲,采访“两会”的2309名国内外记者深深感受到了之前从未体过的公开、透明与开放,而且为记者提供的新闻服务也非常让人满意。
据说,这次“两会”对媒体记者的很多“优待”在50多年来尚属首次。例如,在大会开始前境内外的记者只需通过网络报名就可以办理采访证件,在开会期间,记者们只要登入大会新闻中心的网页,通过点击就可以看到各个代表团驻地的详细地址及电子地图。还有,大会新闻中心还给各个代表团的新闻联络员统一配发了北京地区的电话卡,方便记者进行查询和联络。尤其让境外记者满意的是,他们不仅看到了英文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而且还可以自己直接与代表委员进行联络采访。这也契合了从今年1月1开始实行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的规定》,根据该《规定》,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可以直接征求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不需要经过中国官方的联系。这一切,无不让人们看到了我国的政治文明的步伐正在日益加快,看到了党和国家的政治自信正在日益加强,也看到了我国大力构建的和谐社会的政治环境正在日益成熟。
“两会”对媒体的开放,实际上就是对全体社会公众的开放,因为除了参会代表,其它绝大多数的社会公众都是通过大众媒体的报道来了解甚至“参与”两会的,人大代表是群众利益的代言人,是代表群众对政府行政进行监督的,而大众传媒被称作是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立的第四种监督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大代表行使的代表职责与媒体肩负的社会职责在指向上是高度吻合的,只不过相对于前三种有形的、刚性的监督权力而言,大众传媒权力是一种无形的监督权力,可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大众媒体的影响“软实力”不可小觑。有了媒体的深度介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既可以通过在开会期间通过会议发言、按表决器等等对政府施政进行审议或提出意见,同时也可以在会场之外发表意见,对自己的提案或议案进行呼吁等等。当然,代表委员更可以在平日的两会休会期间,借助媒体进行民生调查、研究等等,大众媒体无疑是一个“上情下达”以及“下情上达”的公共传输平台和纽带。随着此次“两会”对媒体的开放,各路媒体也就是更容易施展好“十八般武艺”,比如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等媒体推出了“我有问题问总理”的活动,使大众媒体由一个简单的传输工具演变为一个表达的平台,一个公共利益的表达空间。
和谐社会其本质内涵是文明、公平、公正、共富、共享、安定、有序和团结。有人认为,“和”字可拆解为“人人有饭吃”,那么“谐”字就是“人人皆可言”,这里的“言”不光是表达,还有沟通,通过大众媒体进行表达与在会议上的表达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后者是真正面向社会大众的沟通。和谐社会并不是无矛盾的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群体、社会组织和个人之间产生利益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像医疗保障、就业、住房,还有安全生产、环保、反腐这些老百姓非常关注的话题,其实也是今年“两会”的重要民生议题。当社会各个群体利益严重失衡时,通过利益表达机制表达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与在主张,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相对均衡或大体均衡的社会。两会对媒体的开放与透明,正是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和共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治环境、政策环境形成的重要举措。
开放的中国不应该仅仅体现在经济建设领域的开放,两会期间,国内外记者如约而至,无疑是展示中国经济成就等“硬实力”与政治、文化等“软实力”的大好时机。中国已经越来越深地融入到了世界大舞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不仅是每一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期待这样的媒体开放制度,能够在日常的、地方的公共政治生活领域中得以长效坚持,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据说,这次“两会”对媒体记者的很多“优待”在50多年来尚属首次。例如,在大会开始前境内外的记者只需通过网络报名就可以办理采访证件,在开会期间,记者们只要登入大会新闻中心的网页,通过点击就可以看到各个代表团驻地的详细地址及电子地图。还有,大会新闻中心还给各个代表团的新闻联络员统一配发了北京地区的电话卡,方便记者进行查询和联络。尤其让境外记者满意的是,他们不仅看到了英文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而且还可以自己直接与代表委员进行联络采访。这也契合了从今年1月1开始实行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的规定》,根据该《规定》,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可以直接征求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不需要经过中国官方的联系。这一切,无不让人们看到了我国的政治文明的步伐正在日益加快,看到了党和国家的政治自信正在日益加强,也看到了我国大力构建的和谐社会的政治环境正在日益成熟。
“两会”对媒体的开放,实际上就是对全体社会公众的开放,因为除了参会代表,其它绝大多数的社会公众都是通过大众媒体的报道来了解甚至“参与”两会的,人大代表是群众利益的代言人,是代表群众对政府行政进行监督的,而大众传媒被称作是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立的第四种监督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大代表行使的代表职责与媒体肩负的社会职责在指向上是高度吻合的,只不过相对于前三种有形的、刚性的监督权力而言,大众传媒权力是一种无形的监督权力,可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大众媒体的影响“软实力”不可小觑。有了媒体的深度介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既可以通过在开会期间通过会议发言、按表决器等等对政府施政进行审议或提出意见,同时也可以在会场之外发表意见,对自己的提案或议案进行呼吁等等。当然,代表委员更可以在平日的两会休会期间,借助媒体进行民生调查、研究等等,大众媒体无疑是一个“上情下达”以及“下情上达”的公共传输平台和纽带。随着此次“两会”对媒体的开放,各路媒体也就是更容易施展好“十八般武艺”,比如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等媒体推出了“我有问题问总理”的活动,使大众媒体由一个简单的传输工具演变为一个表达的平台,一个公共利益的表达空间。
和谐社会其本质内涵是文明、公平、公正、共富、共享、安定、有序和团结。有人认为,“和”字可拆解为“人人有饭吃”,那么“谐”字就是“人人皆可言”,这里的“言”不光是表达,还有沟通,通过大众媒体进行表达与在会议上的表达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后者是真正面向社会大众的沟通。和谐社会并不是无矛盾的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群体、社会组织和个人之间产生利益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像医疗保障、就业、住房,还有安全生产、环保、反腐这些老百姓非常关注的话题,其实也是今年“两会”的重要民生议题。当社会各个群体利益严重失衡时,通过利益表达机制表达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与在主张,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相对均衡或大体均衡的社会。两会对媒体的开放与透明,正是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和共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治环境、政策环境形成的重要举措。
开放的中国不应该仅仅体现在经济建设领域的开放,两会期间,国内外记者如约而至,无疑是展示中国经济成就等“硬实力”与政治、文化等“软实力”的大好时机。中国已经越来越深地融入到了世界大舞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不仅是每一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期待这样的媒体开放制度,能够在日常的、地方的公共政治生活领域中得以长效坚持,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