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从2月27、28日两天全球股市的表现来看,国内A股市场是率先进入调整的市场,随后的北京时间27号傍晚开始,欧美各大证券市场纷纷下跌,幅度超过2%,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盘中一度大跌4.32%或546.20点,至12,086.06点。截至收盘时,收跌416.02点,至12216.24点,为该指数历史上的第七大单日点数跌幅;而第二天的亚太市场各大股市跳空低开,继续前一天的跌势,与我们紧密相连的香港市场更是跳空低开700点,收市仍下跌600多点。不可否认,A股的恐慌性抛售牵引了与国内市场密切相关的香港股市,导致其遭遇抛售,两地市场的互动是极明显的。报道认为,尽管中国股市与全球股市关联度不是十分密切,但是,由于中国庞大的经济体和对外需求强劲,在中国股市暴跌的影响下,海外市场担忧中国经济放缓和对外需求减弱,再加上前期大幅上涨的矿业和银行类股在中国股市暴跌的拖累下,它们成为引发全球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亚洲和欧洲股市出现全线下跌。
A股市场的影响力,确已今非昔比。这些年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在世界上的名次较为靠前,大致位于第6、7名,去年更是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四。因此,我国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经济影响力,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股市在世界上未能有相应的影响力,以往,A股的走势在国际股市中,沪深股市按市值排名只排在世界的第十七八位,几乎没有影响力。但在一系列制度行改革后,情况似乎在逐渐转变。首先就是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了市场的结构,改变了市场的一大制度性缺陷,更使投资者的预期发生逆转;06年6月A股市场自新老划断、重新融资以来,在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提高股票市场质量方面,成绩显著。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银行、中国国航、工商银行、大唐发电、广深铁路、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航母级”的大盘股成为新的两地上市公司。而且,结合保利地产、大秦铁路、兴业银行、招商轮船等优质公司上市,重开新股IPO后,不到九个月里,整个股市总市值提高了2倍,一举突破总市值10万亿大关。这样,A股市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力,同时,新上市的大盘股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内地、香港A+H上市的,加上以前已经在内地、香港同时上市的公司,沪深市场和香港两地的互动就更紧密了,为A股的提升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条件,境外市场关注中国的发展,也就会比以往更多地关注A股走势。
所以
其实股市大幅下跌的祸根早已埋下,2月中,日本央行再一次加息0.25%。尽管幅度很小,不足以影响当时的全球资本的流动,当日本的利率政策给全球的心理影响却是巨大的,外国的对冲基金、国际游资在加息后,仍无视日本的货币预期,预期未来日本几乎不会再加息,大肆在日本进行套息交易,牟取暴利。这种高风险对赌行为在沪深股市暴跌的震撼下,改变了人们的心理预期,使力量巨大的国际资本不顾一切进行股票获利回吐,从而形成全球股市大调整。而明显的是,
再加上美国公布的疲弱经济数据令股市表现雪上加霜。数据显示,1月份,美国耐用品订单大减7.8%,下降幅度远高于预期,为近期跌幅之巨,这加剧了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忧虑,更预期美国会有降息的可能,给美元和股市极大打击。美国三大指数在该数据公布后开市,跌幅明显加快,最终创出“911”以来最大跌幅。综上所看,星期二全球股市下跌的元凶,是日元套利交易的平仓、疲软的美国数据,而不是A股。
在证券市场大发展、大建设,市场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里,谈A股市场的分量还为时太早,我们的市场离一个成熟、合理的国际市场还远着呢,更别说引导全球资本市场。这样的下跌法,没有什么特别巨大利空,仅凭一些道听途说的无聊消息就可以形成暴跌,本身说明这个市场还有许多弊端和缺陷,也说明之前的暴涨是非理性。股市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其实只要从理性投资的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