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岳著
书的封皮上写了“连岳之魔幻”5个字,可我读到一半,认定这其实是一部代密码的小说。我解释一下,我说的“密码”小说不是达芬奇密码,而是一种需要用所谓巴赫金双声对话原理去阅读的小说。
解释完再翻译一下,“双声对话”也不复杂。它的意思在早年阿庆嫂的唱词里出现过,在《智斗》那场?我有点记不清了,是:“说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
我舍不得这么好玩的书一口气读完。每天读2章3张,会心处闷闷闷地偷笑、坏笑,耗氧运动+增皱工程,其乐无穷。也就明白,连岳为什么会在序里坦白他自己也是“最偏爱”本书中的文字。
连岳的时政文字好。昨天,我刚读到他新写的一篇时评,标题叫《美国中央电视台》。我一边看一出声念一边大笑……区分连岳时评与本书区别这个细节可以说,连“游记”让人窃笑,连“时评”让人大笑。
而这个细节也让我猜想,其实连自己就是格列佛,神游的时候他笑而无声,可一旦坐在在电脑前纵论天下,则义愤填膺振臂高呼……而如此自由驾驭两种不一样的笑的作者,在目光所及当下如过江之鲫的繁多专栏作家中,都稀缺。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