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因为年度考核不达标而辞去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某研究室主任一职,引起轩然大波。
作为一个学者,因学术考核不及格而辞去研究室领导职务,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易宪容此事的背景是将他放在因得罪了房地产商而受害的角度,激起了广大群众的愤慨。
易宪容所在单位公开的说法是,易先生作为专题研究室的负责人,没有搞好本职研究工作,近几年发表的文章虽数达600篇之多,但不是属于他负责的研究室的研究领域,有不务正业之嫌。按照对于研究室主任的考核指标是不达标的。
现在的说法是把易宪容辞职与受迫害联系起来,似乎是一场阴谋,这就远离了讨论的问题。一个是学术标准的考核,一个是道德层面的判断。我作为经济学人,认为从学术标准上看,社科院金融所的评语在大面上是没有什么错误的,易宪容近年关于房地产的研究确实与其本职研究领域关系不大,而他也确实没有在他本职研究领域做出特别有影响力的成果。就事论事而已,如果存在阴谋一说,我觉得易宪容让房地产商恼火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在最反感他的时候,没能把他怎么样,为什么要在其本职工作考核的时候发难呢?难道就没有其他报复的机会了吗?设若老易按照考核标准完成了本职工作,是否还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对于房地产商的所为,作为普通市民,我是坚决反对的。这涉及道德层面的判断,不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中国目前的房地产,从纯粹经济学角度看,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之所以难以解决,不是经济学范畴的问题,土地曾经是各地政府获利的工具,房地产商后面总是活动着地方政府的身影,这里面涉及到太多权钱勾结的黑暗面,当然从道德层面上,无论怎么痛斥和批判都是可以的。但要明白,房地产问题更多的算是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从这个角度讲,易宪容所说的话,未必就有多少现实意义。用经济学方法去解释或解决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不适当的,这就难免有人耻笑他是靠着开车在三环路转两圈得到的结论,而认为他谈论房地产太外行的说法也不决于耳了。
基于以上原因,我对网上公开报道的十名经济学者声援易宪容之事,有保留看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公民的身份声援他,但是以经济学者的身份去声援,不仅与事无补,还显出经济学者是否对此有过于幼稚之嫌疑。
我作为公民,谴责房地产与地方政府勾结瓜分社会财富的行为,支持像
易宪容因为年度考核不达标而辞去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某研究室主任一职,引起轩然大波。
作为一个学者,因学术考核不及格而辞去研究室领导职务,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易宪容此事的背景是将他放在因得罪了房地产商而受害的角度,激起了广大群众的愤慨。
易宪容所在单位公开的说法是,易先生作为专题研究室的负责人,没有搞好本职研究工作,近几年发表的文章虽数达600篇之多,但不是属于他负责的研究室的研究领域,有不务正业之嫌。按照对于研究室主任的考核指标是不达标的。
现在的说法是把易宪容辞职与受迫害联系起来,似乎是一场阴谋,这就远离了讨论的问题。一个是学术标准的考核,一个是道德层面的判断。我作为经济学人,认为从学术标准上看,社科院金融所的评语在大面上是没有什么错误的,易宪容近年关于房地产的研究确实与其本职研究领域关系不大,而他也确实没有在他本职研究领域做出特别有影响力的成果。这事就是论事的看法,如果存在阴谋一说,我觉得易宪容让房地产商恼火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在最反感他的时候,没能把他怎么样,为什么要在其本职工作考核的时候发难呢?难道就没有其他报复的机会了吗?
对于房地产商的所为,作为普通市民,我是坚决反对的。这涉及道德层面的判断,不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中国目前的房地产,从纯粹经济学角度看,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之所以难以解决,不是经济学范畴的问题,土地曾经是各地政府获利的工具,房地产商后面总是活动着地方政府的身影,这里面涉及到太多权钱勾结的黑暗面,当然从道德层面上,无论怎么痛斥和批判都是可以的。但要明白,房地产问题更多的算是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从这个角度讲,易宪容所说的话,未必就有多少现实意义。用经济学方法去解释或解决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不适当的,这就难免有人耻笑他是靠着开车在三环路转两圈得到的结论,而认为他谈论房地产太外行的说法也不决于耳了。
基于以上原因,我对网上公开报道的十名经济学者声援易宪容之事,有保留看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公民的身份声援他,但是以经济学者的身份去声援,不仅与事无补,还显出经济学者是否对此有过于幼稚之嫌疑?
我作为公民,谴责房地产与地方政府勾结瓜分社会财富的行为,支持像易宪容这样为老百姓说话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