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民看两会”系列之二:人大会议电视直播应该经常化


“赵民看两会”系列之二:人大会议电视直播应该经常化

  昨天,2007年3月5日全国人大一年一度的盛会在北京也开幕了,通过电视,全国人民看到和听到了大会的情况以及温总理作工作报告。而根据新闻预报,今天下午,大会秘书处还邀请外交部长李肈星举行一次记者招待会,电视会进行直播。这种利用电视直播来对一年一度的人大和政协会议进行透明的报道,来增强全国人民和最高立法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好的,也非常有用,值得全国人民称赞和赞赏,但是,仅仅在每年开“两会”的时候这样做,还是不够的。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人大会议的透明度话题。我们认为,即使在平时,人大制定、审议、讨论有关法律的会议,也应该进行电视直播。人大会议的电视直播,应该经常化。

  这种直播,对于制定直接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律,例如交通法、物权法、个人所得税法、内资外资税收并轨的法律等,尤其重要。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我们的高级行政领导干部的口才和面对电视的宣传鼓动能力。我们的部长和副部长等高级干部,在他们被提拔的成长过程中,很少甚至基本没有演讲、辩论尤其是面对电视的大众沟通的时候,即使有的干部有,例如,在一个城市当市长的干部会在元旦或春节的时候对全市人民发表新年贺词,这种电视沟通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现在,中国已经越来越开放,我们接待的国际友人越来越多,举办的国际性论坛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国际交流中,虽然老百姓没公开说,国内媒体也很少发表评论,但事实上是存在着我们中国的代表和其他各个国家的代表之间的在公共场合和电视上的PK。所以,如果全国人大这样一个最高立法机构平时的审议法律的会议,能够直播,那么,全国各个地方的人大开会的时候,也就会进行直播,那么,我们的干部的口才,尤其是在公共场所电视直播下的辩论的口才,就会不断提高,我们的干部的个人风采就会越来越好看,越来越亲民,有个人魅力的政治明星就会成为象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明星领导人那样的、象我们国内的陈道明、濮存熙一样的老百姓爱戴的明星,全国人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和热潮就会更加得到鼓励和激发,我们的老百姓就会更加理解政府,老百姓的上访就会相应有所减少,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这样做,有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法律,减少社会发展的成本,提高全国人民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支持程度。现在,虽然已经有很多老百姓,例如金融行业从业者、医疗工作者、教育工作着、企业家等,代表各个行业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但是,这些人大代表在平时是基本“无为”的,因为他们是兼职的人大代表,不是全职的人大代表。他们平时没有机会也没有可能对相关的法律制定进行参与。我们过去的十几年中,先后进行了股市改革、住房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这四件关系到全国人民每个家庭和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家庭大事”的改革,我们当然也知道,这些改革方案在出台的时候,是以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草稿为主体,经过内部讨论和征求意见,以国务院的文件或者决定或者条例来公布的,好象不关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事情,但是,我们看到,这四件“家庭大事”的改革,从股市开始,到房价,到医疗,到教育,全国老百姓一开始对哪个满意过呢?可以说,这四大改革,第一次推出的方案,都是不完善的,讲得严重点,可以说是失败的。当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从去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开始,股市的改革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老百姓总体上对股市现在的表现是基本肯定的。但是,这个让全国人民高兴的新方案珊珊来迟了!我们大家设想一下,如果股改的成功是在五年前,那将是何等的让人振奋!现在,关于住房价格的争论在网上风起云涌,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很多文件控制房价上涨,但是现实呢?绝大多数老百姓还是不满意的吧!我们的人大,应该对这样的关系老百姓生活的事情,召集有关政府部门,进行讨论,开会听证,而且,应该整个过程应该电视直播。

  这样做,还更加有利于进行国际沟通,让世界人民理解中国正在进行的和平建设,对“中国威胁论”是一种直接和间接的批判和反对。我们看看国际上大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的议会在进行立法的时候,也是有电视直播的。当我们的电视直播上,老百姓热火朝天地争论自己生活中的公共交通,住房,股票,医疗卫生,教育高考的时候,全世界人民会理解,这样的国家,是没有心思去威胁别人的。这样的宣传效果,比温总理在各个场合自己去解释,要有力得多,有利得多。

  大家看,是不是?

  所以,这样的好事,我们应该多做,早做,经常做。

  赵民

  2007-3-68:35AM

  阳光明媚,空气中浸透了春天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