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水浒传》里有这样一段故事:智多星吴用为了将卢俊义逼上水泊梁山入伙,假托卢俊义之名在其宅第墙上题了一首诗: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避可无忧。”
这是一首“藏头诗”,每句的句首连起来便是“卢俊义反”四个字。
“藏头诗”也好,“藏尾诗”也罢,都是把要传递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分散地藏置在诗文之中,做到含而不露。其规律若不被点破,也就很难洞悉其真意。在密码学里,它是“分置式密码”的一种。
公元16世纪中期,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发明了卡尔达诺漏格板,覆盖在密文上,可从漏格中读出明文,这是较早的一种分置式密码。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避可无忧。”
这是一首“藏头诗”,每句的句首连起来便是“卢俊义反”四个字。
“藏头诗”也好,“藏尾诗”也罢,都是把要传递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分散地藏置在诗文之中,做到含而不露。其规律若不被点破,也就很难洞悉其真意。在密码学里,它是“分置式密码”的一种。
公元16世纪中期,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发明了卡尔达诺漏格板,覆盖在密文上,可从漏格中读出明文,这是较早的一种分置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