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不仅仅是经济学问题——读书笔记系列之四


         在看到宏观经学里面有一章涉及到失业问题,这说明经济学家对失业也很关注,因为什么呢?必定社会生产离不开人力资源,而且,人力资源又是创造价值的关键因素,而失业,恰恰减少了这种价值创造活动。由此,经济学家把失业列入到经济学研究领域内,但这时候,经济学家们又犯了一个共同的毛病,把人简单的模型化,而没有将不同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下的人进行分类,所以造成很多理论与实际相背离。

        背离一:社会福利制度加大了失业率

         社会福利制度的诞生,其实恰恰是为了减少资本市场动荡,增加人类社会稳定与发展而产生的,其造成失业率上升,也是由于设会其所设立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有缺陷所造成的。例如,美国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其目的是为了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提供最低的温饱保障制度,但现在美国享受到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已远远超出了这个范畴,这就无形中刺激了美国人的好逸恶劳的习性。现在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反思现有的制度,正在改变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以便使人们转变依靠政府救济生活的习惯,而不是经济学上的废除社会保障制度。

         背离二:工会制度增加了失业率

          工会制度是为了保护工人合法权利而设的一个组织,它是工人阶级在经过血与火争取来的一个权利,也是缓和雇主与雇工之间矛盾的一个中间组织。但是,欧美等国随着众多关于劳工保护法的设立,使得劳工的成本不断上升,对于工人的保护也越来越严密,但是法律没有设立如何惩罚好逸恶劳的员工措施,使得加入工会的员工,逐渐脱离了原有工人本色,生产劳动效率下降,这无形中加大了生产成本,对于企业来讲是无法承受的,这同时也造成整体社会生产效率下降,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失业率,但追本求源,原因是工会法和劳工法对于工人的过度保护,尤其在那些有着消费娱乐倾向严重的国度里,这种过度保护所带来的危害更大。但是,对于那些有着勤劳勤勉习惯的国家,这种保护相对危害就较小。但反过来,如果取消工会,往往使得工人被过度剥削,最终造成社会动荡,使得整个社会生产被迫停滞。因此,劳工保护也应该有度,不应当一味的保护,对于有懒惰思想的人,也应该设立惩罚制度。就好像纤夫拉动一条船,每个人都要使力这条船才能走得快,但是当少部分纤夫不再使劲,船依然可以前行,但是,全的运行就变慢了,这个时候,每个船夫所得的工钱依然和以前一样多,那么这些不用力的船夫,就会对那些用力的船夫起到一个不好的示范作用,那么将会更多船夫将加入到不用力的队伍中。而现在许多劳工法之制定了如何保护劳工的权益,而没有具体区别对待不同的劳工应该如何保护,这就使得部用力拉动纤绳船夫没有受到惩罚,从而拖累了整个大船,自然,雇主将会减少雇员以保证最佳成本/收益比。所以,这一点也是制度制定的条款和内容出了问题,而不是劳工保护和工会制度出了问题。

         总之,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而不简单的是经济问题,失业问题更应该拿到某一特定社会环境下来考虑,而不是简单的总结几个经济理论。当然有些理论对于分析一些社会现象还是有些帮助的,但绝对不能照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