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乘数倍数的放大、加速理论的数理动态模型是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冲刺课题之一(连载之四)
作者:余荣星
Ⅱ、萨缪尔森的资本存量调整理论——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一、萨缪尔森的资本存量调整理论——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萨缪尔森于1939年发表的《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一文中认为,卡恩和凯恩斯的乘数分析,在说明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时,只注意到这种支出对消费的作用,而忽视了消费支出的增加又将反转过来带动私人投资。他认为,一笔政府支出所能滋生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应由三部分组成:①政府支出,②政府支出引致的个人消费,③按照加速度原理,由于个人消费的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投资。
令gt代表t 时期的政府支出,Ct代表t时期的消费支出,It代表t时期的私人投资,Yt代表t时期国民收入。
则 Yt=gt+Ct+It
令α代表边际消费倾向,β代表投资系数即加速数,
则 Ct=αYt-1 注:Yt-1表示前一时期的国民收入。
It =β(Ct-Ct-1)
=αβYt-1-αβYt-2
兹设gt=1美元
则 Yt=1+α(1+β)Yt-1-αβYt-2
根据上面这个差分方程,只要已知两个时期的国民收入(Yt-1和Yt-2)和α、β的数值,就可能推算出本时期的国民收入(Yt)。萨缪尔森使用α和β各种不同的假定数值,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政府在各时期连续支出一美元将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序列表:
时期 |
α=0.5 β=0 |
α=0.5 β=2 |
α=0.6 β=2 |
α=0.8 β=4 |
1 |
1.00 |
1.00 |
1.00 |
1.00 |
2 |
1.50 |
2.50 |
2.80 |
5.00 |
3 |
1.75 |
3.75 |
4.84 |
17.80 |
4 |
1.875 |
4.125 |
6.352 |
56.20 |
5 |
1.9375 |
3.4375 |
6.6256 |
169.84 |
6 |
1.9688 |
2.0313 |
5.3037 |
500.52 |
7 |
1.9844 |
0.9141 |
2.5959 |
1,459.592 |
8 |
1.9922 |
-0.1172 |
-0.6918 |
4,227.704 |
9 |
1.9961 |
0.2418 |
-3.3603 |
12,241.1216 |
现以上表第四列(α=0.6,β=2),说明表中数字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以g、α和β之值代入上述公式:
Yt=1+α(1+β)Yt-1-αβYt-2
则Yt=1+0.6(1+2)Yt-1-(0.6×2))Yt-2
假如初始时期即第一时期(t=1),这时t=1,Yt-1和Yt-2的数值为零,所以可得:
Y1=1.00(见表第四例第一横行)
到了第二行时,t=2,这时,Yt-1=Y1=1.00,Yt-2的数值仍然为零,代入Yt=1+α(1+β)Yt-1-αβYt-2的公式,可得:
Yt=1+0.6(1+2)×2.80-(0.6×2))×1.00=2.80
以后各时期依此类推。
上表第二列,α=0.5(乘数为2),β=0(没有加速度作用),这表示若政府从第一时期开始连续在以后各时期注入1美元,则正如乘数原理所揭示,到第九时期的国民收入之值接近于乘数原理的理论值(Y9=1美元× 1/(1-0.5)=2美元)。由于没有加速度作用,各时期的国民收入逐年递增,不呈现上下波动现象。
上表第三列,α=0.25,β=2,表示政府各时期连续支出一美元,由于乘数原理与加速度原理的相互作用,国民收入的时间序列表现上下波动,但其波动幅度逐渐减弱,称为消弱波动。
上表第四列,α=0.6,β=2,代表国民收入运动形态的第三种类型,即波动的幅度不断扩大,称为爆炸波。
上表第五列,由于α=0.8、β=4等数值较大,特别是加速数=4,在这场合,国民收入不再呈现上下波动,而且是以巨大增长率猛烈增长。就是说,这里作为外生变量对经济体系的冲击,即政府每一时期注入一美元,通过经济体制内生因素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乘数原理与加速度原理的相互作用),只要该社会潜在的生产资源(劳动力和与其配套的其他生产要素)能够提供恰好是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和劳务,并且货币当局总是有保证地适应性地提供当时所需要的货币流通量(货币供给量与货币流通速度之乘积),依靠政府宏观调控中的微不足道的外生冲击,将导致GNP天文数字般的自我增殖。
二、我对“资本存量调整理论——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的评价
1、我认为经济危机是由政府支出引起的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爆炸性经济扩张所引起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希克斯认为,决定经济周期之一种可能原因是:边际消费倾向和加速数的数值较大,因而通过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若无外在因素的限制,国民收入的波动将呈现爆炸乃至高速度累积地直线增长的形式,至于现实的经济周期之所以并非如此,是因为经济扩张到达充分就业以后,继续扩大生产在物质上已不可能。这时,由于生产资源均已充分就业,消费品生产无法增加,而按照加速度原理,仅仅是消费品生产的增长率的降低,将会导致投资下落,因而经济扩张到达充分就业后,势必无可避免地继之以生产减缩,而生产减缩一旦开始,由于乘数原理与加速度原理的相互作用,必然继之以生产减缩失业增加的累积性紧缩。简言之,危机之所以出现,用希克斯的话说,乃是由于“经济扩张碰上了充分就业的天花板而被杀死”。
我认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由于人民在市场经济的感召下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此一个地区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人民大有作为的结果,因此过分地突出西方政府的职能是不妥当的,我认为西方国家政府支出所产生的引起人民大投资的结果是很难实现的。经济危机之所以发生,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人民大有作为的结果而产生的经济无序状态造成供求失调所引起的。也就是说西方国家的政府支出不可能引起几何级数的经济扩张,由此认为政府支出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说法是不现实的,而且其理由是很不充分的。
2、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发展爆炸性增长的结果在西方国家找不到现实依据
经济发展中的确存在着一种少量投入后而继之以巨大投入的现象,但是西方国家政府在现在的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发展中要实现这种少量投入而产生巨大经济扩张的结果缺少现实可行的方案和有力手段。
我们知道西方实行的是科技专利制度,政府不可能介入干涉这种具有垄断性的科技专利制度的,因此政度很难在现实中采取一点带面促使经济爆炸性扩张的发展经济的方法。目前西方政府的支出无非是把国家税收用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或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并不直接产生经济爆炸性扩张。如果说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时候能造成整个经济大发展之象,也是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的结果,根本不可能是政府投入少量资金而引起经济发展爆炸性的结果。
所以说西方国家强调政府支出所产生的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爆炸性增长以上的结果缺乏现实依据。
3、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在贫困地区很难实现,这也是市场经济救不了或很难救贫困国家的重要表现之一
我们知道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在发达国家很难实现,这是因为没有实现这种效果的现实手段。而对贫困地区来说,由于很难找到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路子,即使找到这种产生经济发展爆炸性增长结果的方法,也是由于贫困地区群众手头资金的缺乏而很难形成个人大量投资的局面,所以政府少量支出要引起整个社会的爆炸性投资现象是比较难的,至少可以说在现有的市场经济制度健全的贫困国家中还没找到典型实例,这也是市场经济救不了或很难救贫困地区的重要表现之一。
我认为政府支出要引起经济发展的爆炸性扩张,必须借助巧妙的方法才行。
4、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对西方国家来说,其指导经济发展方向不明确,仅仅是一种口号而已,还没找到口号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对经济扩张的巨大效果,只是一种良好的口号而已,我们在西方经济学的有关论著中找不到实际例子,也未听说过西方国家发生过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经济爆炸性扩张的实例。我认为这是有人把市场经济下人民大有作为而产生的经济爆炸性扩张成果说成是政府支出功劳的结果。正是由于找不到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而致使经济快速扩张的例子,所以“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导致经济大扩张的理论对我们政府如何发展经济的指导方向不明确,因此这个理论在西方国家的现实中,仅仅是一种口号而已,还没找到口号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5、加速数的测不准原理
在宋承先编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和周平海、王雷合著的《新编西方经济学》等书中,都没提到政府支出是如何通过一笔小小的支出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扩张的过程,也根本没有提到是如何测算加速数的。
西方政府在支出一笔资金时,它是不知道这笔支出所能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扩张效果,所以也就不知道如何事先测算加速数,因此加速数在政府支出以前是不可事先计算的。而是在政府支出后所产生的经济扩张效果后,再来测算加速数的。由于不知道政府支出会引起的经济大扩张的过程,那么也就不知道如何测算加速数,因此我认为西方经济学理论要想使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巨大效果是很难实现的。
加速数如果测不准,那么对于西方政府不说,其支出计划安排便显得有点蛮目性和主观性。
三、资本存量调整理论——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理论对于研究振兴区域经济通用方法的几点启发
1、如何进行体制创新实现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值得我们重点研究
政府支出所产生的国民收入增长量除了政府支出引起的乘数效果外,还有加速数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对于我们如何通过现有体制和进行体制创新而产生这种巨大经济扩张的效果很有启发,也值得我们为了实现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现实效果而努力寻找更好的发展经济的捷径。
2、调动民间资金投入生产,实现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支出产生消费,消费反过来对投资产生的“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用”必须依赖于民间资金才能实现,所以调动民间资金投入生产对于国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3、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产生的经济扩张并引起的经济波动现象总比没有经济扩张的经济发展状态好
我们知道经济过度扩张,一时出现无序状态时,必然出现经济危机和经济波动。这也就是说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是必然要出现的,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由于行业结构的细分化,所以象以前一个行业出现问题造成连锁反映的现象已经在现在的现实社会中很难发生。不过经济波动和小幅度的经济危机是在所难免的,因为人们的生产不是计划生产,既然不是计划生产,那么肯定有时也会出现失控的情况。因此我认为关于经济危机问题,可以打一个比方说,如开车必定会出车祸,但出了车祸不能否认这个汽车是不行的。我清楚地记得,有人借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就否定资本主义对生产发展的良好效果,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这恰如开汽车一样,借口车祸而否定汽车,这同样是“颠倒是非”的说法。
正是如此,我们应该肯定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而产生爆炸性经济扩张的效果是好的。因为它至少能使一个地区的经济讯速发展,而这发展后出现的经济危机也是难免的,所以说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产生的经济扩张而出现的经济波动总比没有经济扩张的经济发展状态好,也绝对没有必要对经济扩张后出现的经济波动现象大惊小怪。
余荣星,QQ号382163029,固定电话:0757——2613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