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岳母”是个“大知识分子”


老岳母去年十月回老家以后,爱人叫我打扫房间,把老人家收藏的所有物品用几个大袋子装上扔掉。可是断断续续扔了四个月还是没有扔完,偶尔又会在某个角落里有新的‘发现”,比如年前请家政服务公司打扫卫生,就在橱柜和床底下发现了米袋子、旧毛巾、包装盒等破旧物品。以前家里买电器、衣物、食品甚至蔬菜等拿回来的箱子、袋子,老岳母全都收藏着;家里坏掉的电器、电线、衣物、毛巾等等,也收藏着。老岳母的收藏品,有些永远都用不着、也用不完,那她还藏着干什么呢?我们给老人家买的新衣服,可能她再活一世也穿不完,那她还要收藏那些破旧衣物干什么呢?面对这个问题,我长久地寻不到答案。

上月一天我独自在家研读慧能大师的《坛经》智慧,忽然想起《大学》一书和宋明理学中的“格物”概念来。于是我久久地凝视着随处可见的老岳母的“收藏物”,慢慢地、专心地“格”起来。我凝视着,凝视着……在长久地一无所获之后的瞬间,突然顿悟了:老岳母是个典型、传统的中国“大知识分子”啊,她收藏的全是“知识”!上周日我去一个教授家里,发现他的书架、书柜、书桌、床头和地板上那数不清的或整齐或杂乱的书本,就立刻想起我的岳母来,并且断定:老岳母和这位教授一样,都是典型的中国“大知识分子”。他(她)们有两个共同点:第一,所收藏的都是知识;第二,所收藏的都是垃圾。

人生的内容是折腾,而折腾的内容是知识,岳母每收藏一件破烂,就增加一点知识,从而就充实一分人生。那个教授房里的千百本社科知识,没有一本是人生真谛和大智慧的文字,但是却也在增加着他的知识,充实着他世俗的人生。岳母要是去当舞蹈演员或有许多别的事情可做,她就不会折腾这个“破烂”知识,而去折腾别样的知识了。如果那个教授去当和尚,他就不会折腾这些世俗无聊的知识了。既然老岳母和这个教授都是俗人,他(她)就必然要依着本性和社会的规则去折腾。知识不管新旧,都是人生折腾的内容,而且人生折腾非有“破烂”不可,往往越“破”越“旧”,就会折腾得越有“味道”。纯净是不会有生命折腾的,这就是李应专先生所讲“生命源于不净,不净是有,有恒在”的道理。先生认为“若思量不思量,说不可说,必多悖谬”,但悖谬中的知识折腾,恰是令人着迷的地方,是世俗人生的魅力所在啊。

(陈嘉珉,2006年2月4日)

人生折腾-超越知识:http://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_Boke.aspx?id=589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