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社会的改革派别问题
(1)为什么说现代社会也有改革派和改革反对派之两大派别
——马克思辩证唯特主义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当一个旧的矛盾解决了,则新的矛盾又产生了,因此社会矛盾双方力量必然构成改革派和改革反对派
我认为现代社会也有改革派和改革反对派,人们总是以为现代中国已进入了大改革的时代,但是现代社会在一定的阶段还存在很强大的改革反对派。
马克思辩证唯特主义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当一个旧的矛盾解决了,则新的矛盾又产生了,因此社会矛盾双方力量必然构成改革派和改革反对派。如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工业,因此他们是改革派,但是北洋海军在与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这说明了光创办军事工业还不行,为了富国强兵,还必须在政治层面进行改革,因此对创办军事工业来说,大家都是改革派,但是对解决政治问题维新变法,就出现了改革派与反对改革派的问题。
所以说对某一件新事情的改革时,一般来说都会出现改革派和改革反对派,当解决了这一件事情后,那么对另外一件事情,又围绕这一事情又会出现了改革派和改革反对派的问题。
所以说现代在改革的年代仍然也有改革反对派。
(2)从改革的角度说,每一个时期,社会其实均有五大派别组成:改革派,改革反对派、改革中间派、改革倒退派、随波逐流派等等
我认为从改革的角度说,每一个时期,社会其实均有五大派别组成。改革派,改革反对派、改革中间派、改革倒退派、随波逐流派。
比如我们开展关于村级经济合作社改革,那么这一时期,社会其实就出现了五大派别:
一是改革派,支持搞村级经济合作社的领导。二是改革反对派,其中有一部村领导可能认为搞村级经济合作社,制度章程很严格,这样对自己的贪污不利,所以他们是改革反对派;还有一种是改革中间派,这个改革中间派,既不支持改革派,也不支持改革反对派,或者是他们还有一套折衷的改革方案;还有一种改革倒退派,他们认为搞村级经济合作社没有必要,而且还梦想着自己搞独裁的那一套。据报道说村霸当书记就是这么一回事。还有较大的一部分人是随波逐流派,反正你们的改革与我无关,我也不管你们的改革。
(3)改革派中也存在着改革派和反对改革派
如何理解改革派中也有反对派呢?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举一例子说明更能使我们理解:比如在维新变法中,维新派梁启超、康有为等人为改革派,但是在孙中山共和派的改革中,他们却成为改革反对派,因为所持的意见应算作保皇派,而保皇派与共和派的有着明显的对立关系,所以维新派却成为了共和派的反对派。我们今天的改革也是如此,一些人在前面是改革派,但是对另外一项事情的改革时,他们却成了改革反对派,所以说改革派中也存在着改革反对派。
(4)在改革事业推进中,现代社会也有奸臣当道
不要以为奸臣当道是以前的事,我们社会现在仍有奸臣当道,只不过现在的奸臣当道不那么明显吧了。
我认为在改革事业中的推进中,现代社会也有奸臣当道,如夏一松搞改革,遇到阻力重重说明了就是一种奸臣当道的现象
2、改革派别的一些基本规律
(1)社会五大派别中的改革派和改革反对派的矛盾最为尖锐,有时斗争很激烈
我认为社会五大派别中的改革派和改革反对派的矛盾最为尖锐,有时斗争很激烈。
从中国古代的改革案例来看,改革派和改革反对派有时甚至成为是互相厮杀的一对,当一方完全掌控政权或力量很大时,就对另一方采取血腥的镇压。
如中国的戊戍变法被慈禧太后武装政变摧毁后,戊戍变法的改革中间力量的康广仁、谭嗣同等人即遭残酷杀害。
(2)改革派者总是培养改革派作为接班人,改革反对派者总是培养改革反对派者作为接班人
自古以来,改革派总是培养改革派作为接班人,改革反对派总是培养改革反对派作为接班人。
如光绪皇帝推行戊戍变法时,召见康有为授予他“专折奏事”的特权,光绪皇帝将阻挠新政的李鸿章等人从总理衙门撵走,下令革去阻挠礼部主事王照上书的礼部尚书等6人之职,嘉奖王照“不畏强御、勇猛可嘉”,赏给三品顶戴,以四品京堂侯补,还赏梁启超六品卿衔,命他办理译书局事宜。
宋朝时的王安石变法也是如此,当改革派力量占上锋,总是贬斥改革反对派官员。王安石派力量占上锋时,改革反对派苏东坡即贬斥到边远地区为官,而当改革反对派司马光占上锋时,又贬斥改革派者。
所以说改革派者总是培养改革派作为接班人,改革反对派总是培养改革反对派者作为接班人。
(3)当改革派的力量占上锋时,则社会总是快速向前发展,而当改革反对派占上锋时则社会的发展较缓慢或出现倒退
当改革派力量占上锋时,则社会总是向前发展,这主要是改革派本身的目的是采取一些措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一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
如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吴起变法改变了楚国的弱势状态;燕国变法改变了燕国的衰败景象,而出现殷富局面并取得对外战争的辉煌胜利。而这一切都跟改革派力量占上锋有关。
当改革反对派力量占上锋时则社会发展的较缓慢或出现倒退,这一方面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如慈禧太后的这一改革反对派力量占上锋时,中国后来出现了被八国联军烧杀抢惊,致使帝国主义一把火烧了园明园。
当袁世凯这一改革倒退派(也是共和制的改革反对派)力量占上锋时,结果致使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互相混战的局面,从而使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水深火热之中。
(4)不要认为现代改革反对派很弱小,恰恰相反,现代的改革反对派有时会很强大
我认为不要认为现代改革反对派很弱小,恰恰相反,现代的改革反对派有时会很强大,如中央党校教授王东京提出了一把手上岗竞争制,但是几乎没有一个人加以采纳,这说明了中国的改革反对派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5)当一种改革意见庙十而六算时,所有的阻碍改革进行的对立面都是改革反对派,后人当说这种改革反对派是旧势力,所以按照后代人评定我们也应该有旧势力,也有改革家
如果是正确的理论、观点或意见我们不去执行它,那么就肯定地说明了我们不是改革派而是改革反对派,但是我认为只要有一种新理论、新观点或者是新意见,只要我们确认它是正确的,或者说它实施后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胜算时,我们不去实施它,那么就说明了所有的阻碍改革进行的对立面都是改革反对派,后人当说这种改革派是旧势力。这是因为任何改革方案都不能是百分之一百成功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发扬孙中山先生的以无知致有知的精神。
毛主席认为,人类的历史活动,绝不是先有什么正确的真理,然后才去从事实践。人类可以采用任何一种设想或模型进行尝试。但是结果不合于预想,就应放弃它,只是应当从从失败中、错误和灾祸中汲取教训。
正是由于如此,我认为当一种改革方案,我们从理论证明它有可能是成功时,我们就应该去实践它。
(6)政治体制改革没有突破性进展,我真担心后世之人会说我们都是保守顽固派
政治体制改革到如今还没有突破性进展,那说明了什么问题呢?难道能说明我们的政治体制是正确的吗?
我认为这个政治体制设计和创建于中国刚刚脱胎于封建专制体制不久,因此我们不可能逾越人类历史发展的鸿沟而一步到位地过到很先进性的政治体制,因此我认为我们政治体制不是很先进性,那么就说明了我们的政治体制必须要改革。
我们政治体制中存在的最大缺陷是没有竞选、没有民选、也没有精英政治、缺少有效的对第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因此我认为政治体制如果没有突破性进展的改革,我真担心后世之人会说我们都是保守顽固派。
3、如何判定谁是改革反对派的简易方法
(1)当正确的改革事业正在推进时,所有阻碍改革事业的人都是改革反对派
我认为当正确的改革事业正在推进时,所有阻碍改革事业的都是改革反对派,比如夏一松在安微省利辛县开展一系列改革时,采取的一些措施都是属于正确改革的范畴内,如解决“乡镇走读干部现象”,制订基建招标程序、确立“制度”选官提拨重德才兼备官员、拒礼金等等,而对不支持这一改革的人或者阻挠改革推行的人,我认为都是改革反对派。
(2)把一份改革报告呈送给领导,看领导反映如何就能判明领导是改革派或是改革反对派
我认为要判定一个领导是改革派或者是改革反对派,其很简单的方法是把一份改革方案报告送给他或者是寄给他,看他的反映如何。
如果这个领导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也不回音,也不答复,也不交办事员很好去阅览,那么就可以马上判明这个领导是改革反对派。
如果这份报告的改革方案不正确,而领导作出正确的答复,说明领导不是改革反对派。
如果这份报告方案正确,而领导作出正确的答复并付诸实施,那么领导是改革派;而领导作出错误的答复,或者因得罪某人而拒不实施的,那么领导是改革反对派。
也就是说判定领导是改革派别首先要对这份改革方案是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后来加以判断的,但是领导自认为这份报告是错的,而不予理睬,也不答复,那么就说明此等领导是改革反对派。
4、改革派别实例分析
(1)商鞅是改革派,秦惠文王是改革反对派
商鞅变法终于使秦国无敌于天下,商鞅是改革派,而杀害商鞅的秦惠文王是改革反对派。
(2)王安石是改革派又是改革反对派,但总体上是改革派
王安石是改革派,王安石不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他只知认定一个目标而没注意支持这个目标的社会政治基础的建设。他的各项改革方案,均牵系到国计民生,更需要在实践中稳扎稳打,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对方案本身进行调整,甚至放弃。但王安石过于性急,一旦某一项措施在一时一地有了点成效,就迫不及待地在更大范围内推行。这种绕过基础建设的激进改革,所以这些改革必然会遭到不利的后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王安石又是改革反对派。
但总体上说他是改革派,只不过在实施时由于遭受贪官污劣的不认真执行所以致使改革不能完全取得成功,因此上说他还是一个改革派者。
(3)光绪皇帝是改革派,慈禧太后是改革反对派
光绪帝是改革派,但是搞政变摧毁维新变法的慈禧太后是改革反对派。
(4)李昌平是改革派,其顶头上司成为先当改革派后当改革深入的反对派
李昌平是改革派,上书中央直斥现在浮夸作风,请求搞改革振兴经济。但是其顶头上司后来也立即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改革到了一定程度,又是停滞不前了,最后对改革家李昌平的辞职推动助澜了事,因此李昌平的顶头上司是先当改革派后当改革深入的反对派。
(5)夏一松是改革派,省组织部及县里的旧势力为改革反对派
夏一松自任利辛县以来,采取各种措施治理该县的很多腐败的做法,因此夏一松是改革派。在夏一松改革推进中遇到了重重阻力,最后他只任县委书记180天就被调离岗位,所以我认为省组织及县里的旧势力为改革反对派。
(6)孙中山是改革派,袁世凯是先当改革派,后当改革倒退派,不过先当改革派是后当改革倒退派的阴谋诡计,因此还是算改革倒退派
孙中山是推翻封建专制的改革派,在这一过程中,北洋军队袁世凯逼迫孙中山退位,又逼迫皇帝退位,自己当了民国大总统,因此从这一点来说,他是先当改革派的。但是后来他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做起了皇帝,所以他又是改革反对派。
(7)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成为改革派的主要力量,推动着改革反对派(有些官员)转向改革派
我认为温州经济快速发展时,人民成为改革派的主要力量,如民间互助会,挂户经营,股份合作企业等,无不显示出人民是改革派。原来温州领导思想很保守,不时还打击地下黑工厂,但是在人民改革派的推动下,改革反对派也转化成了改革派。
(8)苏南模式的党政领导是改革派又是改革反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