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认沽权利误行权投资者损失超过300万元


上海医药( 17.55,0.60,3.54%)公告显示,破例给与股东再次确认行权的机会后,最终没有股东确认行权,此前因误行权的股份也在昨日解冻,恢复正常交易.

  根据此前的公告显示,上药集团向上海医药流通股股东免费派送的认沽权证在上月31日开始进入行权期。按照规定该认沽权证行权价为5.08元,而在行权当日,上海医药股价高达18.08元,远远高于其行权价,因此该认沽权证的实际价值已经归零,完全不具备行权价值。

        当时,由于个别投资者不了解认沽权证,只是在交易所的提醒下进行了行权,导致有超过23万认沽权证误行权。按5月29日收盘价计算,误行权的投资者损失共计超过300万元

       因此普通投资者应谨慎参与,毕竟不是每家上市公司都会给投资者这样的“特赦”。

     实际操作中,投资者行权要注意两个要点:第一,行权有时间限制,是在指定期间(行权期)行使权利,既不能在行权期之前,也不能在行权期之后。特别要注意的是,行权操作逾期不候,到期后尚未行权的权证将予注销,届时该权证将没有任何价值。一般而言,投资者可在权证的上市公告书中找到该权证的行权期。在行权期,持有人有权行使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权利,但行权与否,要看行权的收益。如何计算权证行权的收益呢?以武钢CWB1为例,其行使价为10.2元。假如投资者持有武钢CWB1至行权期,在不计行权费用的情况下,若武钢股份( 11.11,-0.23,-2.03%)的价格在行权期高于行使价,投资者选择行权是有利可图的,而且股价升得愈高,回报愈大。假如股价低至10.2元或以下(即处于价外),则无论行权与否都会带来损失,相比而言行权的损失会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武钢CWB1就不值得行权,投资者的损失为购买权证的成本

  初入行的 投资者要注意,首先购入某权证要搞清楚是认沽(你认为未来此股票是下跌)还是认购(你认为是在未来上涨)权证和到期的行权价格,否则方向都不清楚谈和投资或投机.建议上交所在行权无意义的情况下禁止成交,另外交易软件上加上盈亏计算,以方便初入道的,才能更充满人性化

   对上海医药表示崇高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