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石湖小镇版主raccy】
文/戴欣明
石湖小镇版主raccy网友提问(2006-12-11 8:38:30发表):
从这篇文章的思想深度来说,你应该是名专家.但,您是否思考过,现在学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专家的话语权不再是有利的一面,部分权威专家的话语权反而形成了话语霸权.我想请教一下:对这个问题,你怎么认识?
注明:这篇文章指:思想提升,房价向下!戴欣明回答网友提问:关于【评说董藩】《学者的话语权胜似我们的信仰》,可以网上查询。
中国一半以上的专家应该闭嘴,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反思当前宏观调控
【回答石湖小镇版主raccy】
文/戴欣明
当寒冷的冬季到来的时候,飞扬的不是雪,而是血,飘荡的是冤魂。
石湖小镇版主raccy网友说,现在学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专家的话语权不再是有利的一面,部分权威专家的话语权反而形成了话语霸权,的确是这么回事。这些年甚至更早几年的社会形态所表现出来的“业绩”足可以证明这一点。
网络让话语权得到释放,还有可能是无限的。这里面鱼龙混杂:有鲨鱼也有虾米;有阿猫、阿狗;还有虾兵蟹将。网络好比浩瀚的海洋,更像无尽的宇宙,给我们以博大的空间的同时,就像每个庞大星系中存有黑洞一样,我们祈盼着“黑洞”发生威力;“吞灭”那些应该被吞灭的东西。
正是这些专家的存在,伴随着网络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让世界变的繁杂起来。小平同志说过类似的话:改革了、开放了,打开窗户飞进几只苍蝇也是应该的。网络更像打开的窗户,然而飞进了无数的苍蝇,还有其它的蚊子、蛾子,甚至还有吸血鬼。小到楼盘,有的时候房子的价格被专家建议而无限地拉高,自认为暴赚了一把,却不知道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这是暂时的胜利。也同赌博一样,当寒冷的冬季到来的时候,飞扬的不是雪,而是血。大到宏观政策,软着陆的路面是由人铺垫的,是一些永远不能被释放的灵魂和冤魂。
中国的专家(技术类除外),特别是社会类专家,可算是抓到了话语权,利弊均有。
“博主(思行言的BLOG)认为,匿名写这篇(我们还能沉默吗房市有多少警戒线已被突破http://house.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8:59 上海证券报)文章的,一定是大师级别的人物,确不知道为什么匿名发表了。”笔者认为:“这个逻辑也是错误的!:),这篇文章是否算大师手笔是一回事,起码他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算是个行文。很多人匿名发表是因为他惧怕暴露真名,有些人当中是大师级别也是应该的。”这在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网络专家群体的状况,由匿名带来了另一种话语权的延伸。
专家的话语权可分为几种类别:一种是高高在上,不切实际;一种是草根,时而还夹杂着胡言乱语;而能有真知灼见的占少数,更多的还是一种“专家娱乐”;“娱乐”的延伸。娱乐也罢,草根也行,可怕的是一些高高在上,不切实际专家的言论成了话语霸权,他们占尽天时地利,我们的很多政策订立难道不是他们同他们有关吗?很多政策造成的损失是一个现实的黑洞。说到这里,有人会说,专家的话语不过是政治的一部分。是的,有很多专家因此就一边倒,这些专家即使不能像贪官污吏一样绳之以法,但是应受到最大的谴责,他们助长了房价的高企,乃至物价的高企。因为这部分专家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到了极点,只会指手画驴脚,倔强地向前走。这里面更多的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利用自己的地位,在空中楼阁上行使话语权,这种话语权不单是霸权,如同杀人机器无二,还杀人不见血!
2006年12月12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