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员工如何提升自身学习力?


  作为一名青年员工,能不能靠掌握科学理论,运用所学知识及过硬业务素质去履好职、尽好责,克服随时可能面临的“知识危机”和“本领恐慌”?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素质、提升学习力。那么,怎样才能提升青年员工的学习力呢?

  一、勤读。学习的途径有多种,读书是一种好方法。在古代人们将读书和精神修养、人格提升联系起来,将读书看成是一种优雅的姿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说的是读书跟作文的关系;“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说读书可以养气。要成为一个丰富的人、有知识的人,就要勤奋读书。勤读要注意“广”、“细”、“准”。“广”,即广泛涉猎,不任意割舍,要注意根据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工作特点,自找重点书目,重点篇目多读书。细,即要把所读的内容找准,把遇到的问题搞透,勤读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使书上的知识活起来。读书是一种价值观。落在纸面上、印成铅字的文字特别有分量——它是文化的结晶。读起书来不能蜻蜒点水、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准,是指确记、准记,烂熟于胸,不能知其大概就算数。读书也是一种思想方式,一个人看电视、在电脑前看帖子是不大可能深思熟虑的,他的反应总是即时的、冲动的,而阅读,它需要时间的长度,需要沉静、需要一个人面对一本书时深入的、翻来覆去的思考。只有通过坚持不断地读书学习,才能在政治上敏锐成熟,在知识上丰富渊博,在思想上紧跟时代,不致于产生“知识恐慌”、“本领恐慌”。

  二、勤写。勤写兴趣是在学习中产生的,不是先有兴趣才去读书,而是读书产生兴趣后,然后慢慢形成的习惯。勤写也就是读书学习的动手能力。许多青年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提倡,写读后感的好处很多,比如我们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促使理解原著的思想内容、观点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和文字水平,还能较好地克服“遗忘症”。富斯德说过:“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用思和写,把糠和麦子分开。”写。写是认真思考,把别人经验(书本知识)进行“再加工”,变为自己的知识。写。要先围绕自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免得顾此失彼。在文字表达上,不能光抄摘原蓍上的警句,读后感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适当引用一些原文。在写的过程中要叙述简要,议论要精辟,抒情要真挚。另外,在写的过程中,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把书本上某些原理、观点和方法记下了,背熟了,虽然一时没有弄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实践经验的丰富,或碰到某一重要事件和工作,就会豁然开朗。

  三、勤记。读书要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是增强记忆、加深理解的重要步骤和方法。怎么样记读书笔记呢?我的体会是只有记,才会记。重视记忆,知其然是知其所以然的前提,就如同牛吃草一样,它必须把草吃下去,而后才能进行反刍。读书须作笔记,勤记与学习相得益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前人的经验之谈。学习要学会做笔记,要采取摘录式、剪贴式、索引式、下载式的方法做笔记。把学习中的名言、原理、警句、典故和章节等摘抄下来,经过分析梳理归纳,用自己的话把内容大意、基本精神概括出来,写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见解、感想、启迪和体会,以增强记忆力。同时还可以运用网上下载的方式,把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下载下来,装订成册,以供学习之用,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和记忆能力。

  四、勤积。在学习过程中,凡是想学点东西的人,首先应该学会积累资料卡片,整理资料卡片,使用资料卡片,可不能轻视积累资料,它是无价之宝,是学习与成才的基石。鲁迅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要成一学者”。歌德谈到他积累资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在青年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最后,他青年时代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纯金了”。如果我们积累的卡片资料多了,实际工作中不管给你一个什么题目,写文章也好,作报告也好,你就马上可以抽出资料作参考,从而达到提笔成章、笔中有花、语中藏智,以及“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的最佳境界。学习最害怕两手空空,要啥没啥,凭脑袋记,再博闻强记的人也不行。勤于积累知识资本,跟时间赛跑,这样才能随时登上新时代的“客船”,驶上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