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中国/古语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只螃蟹离开大海来到了岸边的草地上住了下来。有只饥饿的狐狸路过那里,就把螃蟹给吃了。螃蟹临死的时候说:“我真是该死,按照我的生活习惯,我应该住在大海里,为什么我要离开大海住到陆地上来呢?”
一个人的长处和优势是和他周围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不顾后果,脱离了应该生存的环境,他就不可能发挥出他的长处和优势来的,而且还有很大的危险。
孟母三迁的故事,恐怕许多人都知道。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死了,母亲仉氏守节。他们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没事的时候总是喜欢模仿上坟的人烧纸和痛哭。孟母想:“这个地方不适宜孩子居住。”就把家搬到了城里。可是这个住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于是孟子又总是模仿杀猪宰羊的样子。孟母又想:“这个地方也不适宜孩子居住。”于是又把家搬到了一座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们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彬彬有礼,孟子见了,就开始模仿大人们的各种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应该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后来,孟子在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下,长大以后果然成为一代大儒,成为仅次于孔子之后的大思想家,被后人称为亚圣。这就是环境的作用,是环境改变了孟子的人生。
在上个世纪60年代,行为疗法专家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即观摩、示范和模仿的学习方法。班杜拉认为,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不良的行为是在不利的环境影响下某种不适当的学习结果。人们都处在复杂的社会条件下,所以也就导致了人们行为的复杂性。人们的行为许多是通过观摩、示范和模仿来获得的,要改善人们的行为自然也可以通过观摩、示范和模仿来解决。
班杜拉认为,既然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摩、示范和模仿”来学习,人们只要能控制社会文化关系及榜样等客观条件,选择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就可以促使人们的社会行为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像孟母为了儿子成才三迁其家一样。
古代“孟母三迁”,追求的是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由于现在初高中是就近入学,因此,在许多大城市,有的父母为了给孩子寻求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上一所好的学校,不惜代价,几易住址,演出了现代的“孟母三迁”。因此,一个小区里面如果有一所高质量的初中或高中,这个小区的房价都是高的,既使房价再高,房子也是好卖的。精明的开发商们觉察到了这个商机,纷纷在开发新楼盘时注入“教育因素”。他们或依托小区建设高质量的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或注重开发名校周围地段,听说福建师范大学附近的房子卖的就很火。
以上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成才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对于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选择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工作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事业就容易成功;生活工作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之中,不要说事业,恐怕连生存都会成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在此地就能成功,到彼地就不能成功;为什么同样的一个平台,有的人就能成功,有的人就不能成功,这都是生活工作环境在起作用。
我国有句古话: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一定要选择好自己的生存环境,营造好自己的生存环境,为自己事业的成功铺一条通畅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