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政府、穷百姓”现象让党的执政理念蒙羞


  在人们感叹“富人越富、穷人越穷”这种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的同时,人们自然地也感觉到我们身边的另一类“差距”现象,那就是“富政府、穷百姓”。

  按说,“国富民强”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国富民强”也是全国上下一致的愿望。为何现实中会有“富政府、穷百姓”的现象,人们为何会感叹“富政府、穷百姓”的现象存在呢?

  如果你去探求“富政府”之“富”点,你睁开双眼一看便知:一座座新建的豪华办公大楼,一支支庞大而臃肿的机关干部队伍,一辆辆买越多、越换越高档的公务用车,一股股愈煞愈烈的公款消费风。而你如果想看“穷人”如何之穷,你也会睁眼即晓:上不起学,住不起房,看不起病的不在少数,因为找不着工作而养不起家糊不起口的也有人在。据《瞭望》7月11日报道:地处陕北的靖边县,因资源富集,近年来在大开发中迅速成为西部经济百强县。然而地方经济发展后,“富政府”与“穷百姓”的对比反而更大了:一方面地方政府行政开支盲目扩大,违规建设办公楼、超编配干部;另一方面全县农民去年的人均纯收入仅2022元,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此的现象让人们不得不问:“国富民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好象还没怎么完全结合起来,而现实中官员的拔扈、腐败的丛生,则更让人疑惑:国富在哪里?民强于何方?

  从“为人民服务”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始终离不开一个“民”字。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再强调要求:“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中央领导同志也经常身体力行走贫困“亲戚”,带头关心民众疾苦,但“富政府”与“穷百姓”的怪现象还是屡屡出现。而这种现象的出现,让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信念染尘,让党的执政理念蒙羞。千万不可小视!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两句话,八个字,一种含义,怎么就让我们的地方政府主政者们费解,让我们的基层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走了偏道呢?原来,我们有的领导心中也有“公”:办公大楼建高档一点,是为了地方政府形象;超编配备干部是为了加强工作力量,即使招了几个干部子弟,也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嘛,至于吃喝,那是公务接待,招商引资的需要。但是,领导心中的这个“公”,那是“小公”,“小公”亦即“私”。至于领导干部、公务人员,他们也是“民”的一分子。而如果不顾大局,甚至漠视一般百姓的生活疾苦,利用自己掌握的行政资源,一味讲求干部的待遇、公务员的福利,那为的也只是“小民”的利益,而“小民”亦即“已”。如此,一为“小公”、二为“小民”,这便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富政府、穷百姓”现象产生的根源。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两句话,八个字,一种含义,我们的领导干部千万不能将党的执政理念的大道理演化成一种小道理。“大公”与“小公”,“大民”与“小民”,字差一个,意别千里。为党尽责、为民尽职的人们当牢牢记住,不能让自己的行为错误地诠释了党的执政理念,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全党的信条蒙上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