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人韩和元与其超唯物主义哲学观(13)
想驳倒崔长林其实很简单他非要绕圈子玩儿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韩和元是我所遇见者最腻崴的一个。腻崴在那?腻崴就腻崴在,他是一个从来也没有自己的观点,而又是很善于把历史上的、学术上的一切罪名都强加于人的学术诬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批判别人的理论,却又不给人以理由;第二,恨不得把全世界的罪名都强加于人,骂人、栽赃是其最拿手的;第三,通过骂人、栽赃来显示自己有学问(比如骂笔者为“小儿”);第四,以“历史老人”自居,好象世界属于他自己的。
比如,这场争论是由韩合元批判笔者的《唯心主义假设》一文开始。诚然,他是持不同政见者。那好,你直接指出哪不对就可以了。如果其写作水平达不到1、2、3的程度,那你就是用大白话给笔者说出来也可以。可他就是不这样去做,而是从坟茔挖出点“白骨”,并把它们编织成“白骨经”,就算是对笔者的“批判”。试问,这哪叫批判?明明是胡搅蛮缠,火中取栗。
再比如,他反对笔者的“广义场论”,说什么“广义场论”早就有了。那好,早就有了的“广义场论”你给我指出来好啦。于是,他便从物理学那里找出“统一场论”。试问,“统一场论”与“广义场论”是一码是吗?若这么说,在物理学那里还有“量子场论”和“规范场论”呢,难道他们的上述理论就是笔者的“广义场论”吗?可见其黔驴已技穷到何种程度!
其实,作为持不同政见者,只要给出一个“规律产生于场”反例就可以了,因为只要有一个“不成立”的例子就可以批倒“广义场论”。这是多么简单的方法啊!可是,他就是不给例子。请问,他为什么不给?因为他压根就找不到一个事例来。可以肯定,即便他能够给出来他也不会给,因为他到此也不了解究竟什么是“广义场论”,而又把自己当作“反对场”。
又比如,他以我的“广义场论”为批判对象,却又从旁边把爱因斯坦的一段,关于批判“绝对时空观”的论文拿出来,但他却不知,爱因斯坦的论点是在支持“广义场论”的。比如这段:“空间和时间,本身就是一种为动力量,当一个物体运动时或者一个力起作用时,它可以影响到时间与空间的曲率,反过来时空的结构也在影响着物体的运动和力作用的方式。空间和时间不仅在影响而也被发生在宇宙中的每一事件所影响”乃“广义场论”的有力证据。
韩和元为啥总为鄙文做注脚却又不断批判
大家不妨设想,如果时间、空间不是以场的形式存在,它怎么会影响、作用于物而物又怎么会反作用于时间、空间?这难道不是在自投罗网吗?所以,我才说,韩和元的“驳文”压根就不是在批判,而是在为笔者做注脚也。请问,有那种力非产生于场?可以肯定,他韩和元是找不到一种,也就更不要说,他压根就不晓得力产生于场、规律产生于场的道理了。
最近笔者看到韩和元写了不少的文章,其中《马克思主义--翻了一面的主观唯心主义》就是其自鸣得意的一篇。在这篇文章的下面,笔者给其留下了回复:“我是崔长林,我衷心地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会是绝对的唯物主义者。既然如此,不就又一次证明了笔者的“唯心主义假设”是‘真实而又伟大’的了吗?——这次
说他没脑子,空有个大脑壳,他还不服气。不过,作为长者,我还是有给他讲一下时空究竟是啥?为什么说“空间是描述物质存在的场”和“时间是描述物质运动的场”的事。诚然,他肯定不知道,因为他只会抄袭。此前,笔者写了篇《告韩和元:时空究竟是什么》的文章,想必他已经看了。在文章中,笔者讲了一下“空间场”是啥?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它是一种“非物质”或者说是一种“假物质”——这里讲的“假”是“借”的意思而非有假。
告韩和元:时空到底是啥东西(12)
问世人:空间、时间到底是什么?诚然,人们对空间、时间有多种认识,也有多种概念可供人参考。但是,至今也没有一个人和一种理论,能给空间、时间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的。如此,笔者是否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定义存在?是的,虽说还不能说已经是“绝对真理”,但至少从目前哲学界、物理学界上来看,笔者的定义能比较好地解释它究竟为什么“存在”和怎么“运动”的问题。请注意,我是给空间和时间的“存在”和“运动”加上了引号。
空间为何是描述物质存在的场?
笔者一直自称为是一位“专门揭示包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在内的各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专业户”,所以,既然敢“自称”,那就应该能够把空间、时间的本质特征给大家讲讲清楚,否则,那就叫做“大脸人”。那么,笔者为什么说“空间是描述物质存在的场”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首先搞清楚,空间究竟是怎么产生的。空间还有产生的问题?
是的。据现代“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宇宙尚未发生“大爆炸”之前,既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就是说空间和时间都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关于宇宙“大爆炸”是怎么回事的问题,由于笔者已经在《宇宙印象与经济哲学》一文中已有详细的解释,这里也就不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换言之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了解的时空,是由宇宙“大爆炸”开辟出来的。于是,便有人问:宇宙“大爆炸”之前有时空吗?有,但它们非现在意义上的。
那么,它们又是什么意义上的?当然是非目前宇宙意义上的了。这样说,显然有点“不讲理”的成分。为此,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笔者就需要再讲点“宇宙之外”的事情。何谓“宇宙之外”?简单地说,就是说“我们的宇宙”或者说“总星系”并不是孤立的系统,不仅有“外宇宙”,如果没有预言错了的话,还可能有“反宇宙”。也就是说,宇宙何其多也。
虽然上述仍然处于“假说”阶段,但从哲学讲,应该是能够讲的通的,即“要问宇宙究竟有多大,大到要多小就有多小;要问原子有多小,小的要多大就有多大”。总之,在宇宙世界里,大与小都是相对而言,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大与小是人类的“主观比较”,而在客观世界里,存在“小中见大”和“大中见小”的客观,即认识与物质一样,均相对存在。
如此,笔者又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笔者想说明的是,无论是多么“大”的物质,也无论是多么“小”的物质,都不是“实心”的而一定有“虚无”的部分,而这个“虚无”的部分不是别的,正是笔者着力要向读者阐述的——“空间”者也。如此,笔者又想说明什么问题?笔者想说明的是,有物质在就有时空在,物质不在则时空不存,时空是物质的“分系统”。
时间为何是描述物质运动的场?
如此,当然也就再次证明,韩和元胆敢把时空当作“客观物质”的观点,不仅是站不住脚的,也是没有理论和实践基础的。他骂我是“小儿”,我不仅不生气,而且多少还有些须“喜悦”之情。为什么?就因为真正的“小儿”不是骂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难道他韩和元就凭有爱因斯坦“空间和时间,本身就是一种为动力量,当一个物体运动时或者一个力起作用时,它可以影响到时间与空间的曲率,反过来时空的结构也在影响着物体的运动和力作用的方式。空间和时间不仅在影响而也被发生在宇宙中的每一事件所影响”就认定“时空物质”?
当然,这也不是说“时空”就不具有“物质性”,而需要特别搞清楚,时空要想获得“物质性”,必须要与“物质”结成“统一战线”,否则,不要说时空不是“客观物质”,而且都不可能存在,更不要说对其他物质形式实施“影响力”的问题。换言之也就是说,之所以有“空间场”和“时间场”存在,是由于本来就有一个“广义物质场”的存在,非孤立者也。
既然如此,爱因斯坦为什么有““空间和时间,本身就是一种为动力量,当一个物体运动时或者一个力起作用时,它可以影响到时间与空间的曲率,反过来时空的结构也在影响着物体的运动和力作用的方式。空间和时间不仅在影响而也被发生在宇宙中的每一事件所影响”?
这是因为,“空间影响”或者说“时间影响”是对“物质影响”的表达,并不是说“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影响了物质和物质的存在与运动状态。关于这一点,他韩和元是否了解呢?大家知道,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就是“水星近日点的涌动”。它说明,光线往返的时间之所以每世纪有一定的误差,是由于受到水星引力场的影响!
问韩和元:“空间曲率”的变化,难道来自空间自己不成?没有一个又一个巨大天体的客观存在,没有超级巨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的存在,空间能弯曲吗?时间会“缩短”或者说时间会“放慢”吗?再问韩和元:相同的光线、光速走过不同的空间区域时为何会产生差异?他了解、研究过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可以肯定,他不了解,因为他是“不可知论者”!
栽赃于人是韩和元善用的伎俩(11)
在韩和元的类似于“蜘蛛网”的“文章”中,给大家讲了许许多多的人文故事,而又把重点,放在了历史上的一些被人不齿的人物上。一方面,他是为了向人们显摆自己多么有学问,而另一方面,就是想把“不齿人物”的罪名强加于笔者的头上。至于说笔者是否与他们有隔世、隔时的问题,他一概不管;至于说我们彼此的研究对象是否相同,他同样也不管也。
栽赃于人是韩和元惯用的一种伎俩
韩和元善于栽赃于人可以说是已经出了名的,只要大家看一下他曾经与别人发生的“争论”故事,就可见一斑。在此之前,笔者就曾经与之关于是否存在“中国式管理”问题发生过一次误会。那就是,当笔者发表了对不承认“中国式管理”的批判之后,他就说与笔者的“观点”不同。后来,本人认真地阅读了他的文章,觉得观点没有什么不同,并为其文章进行了总结,发到了他的网站上。他看了之后,觉得笔者说得有道理,所以他最终认同了笔者。
可是,这一会就令笔者摸不着头脑了。为什么?因为他说他是一位“继承了马克思基本哲学”的人,而笔者的“唯心主义假设”,不但具有“唯物主义倾向”,而且还为人们提供了“避免唯心主义”错误产生的方法论。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崇尚唯物主义的人,需要首先把自己“假设”成为“唯心主义者”,由于有上述“假设”的存在,所以有避免唯心主义思想泛滥的功能。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可是,他却要站出来批判,虽然批判是他的权力。
但是,他却忘了,批判的前提是有批判对象、内容的存在。也就是说,他要想批判,首先需要指出被批判的文章有什么错误,违反了哪一家的章程。可是,他只字未提,而是为了批判而批判。怎么个批判法?简单地说,就是试图把历史上的一切之一切的理论、思想的错误都扣在笔者的头上。这挨的上吗?难道我们研究的是一个问题吗?常言道:“隔世如隔秋”。
为此,为了“批判”笔者的“唯心主义假设”和“广义场论”,韩和元可谓是下了一番苦工夫的人,也是动了不少的大脑筋的人。由于他找不到笔者错在那里,又由于他自己又没有理论或者说思想,怎么办呢?于是,在没有能力指出笔者的错误之处的情况下,便向笔者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连敌友都不分了,而又不管自己究竟是属于哪派的人,只管“杀”。
以历史老人说事系韩和元鬼魅之处
于是乎,他先把已经下世的人物的论点搬出来,涂上点“胡椒面”之后,便往别人的脸上抹——不管抹上抹不上,只管抹,而又不管能否奏效。而以历史老人自居,就成为他唯一可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了。为了达到个人出名的目的,他恨不能把全世界的过错都强加于笔者的身上。试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很简单,他坚信整臭别人,自己才能出名。
读者不妨去阅读一下韩和元最近发表的“文章”,可以说都是与笔者和与我们这个时代八竿子搭不上的人文故事。诚然,他绝不是在讲给自己听,他再蠢也蠢不到这种地步。很显然,他也不是在讲给笔者听,因为讲给笔者听达不到“出名”的目的,而笔者又不是“名人承认家协会”的。那么,他究竟想讲给谁听呢?用
本来,笔者不想再与之“争论”下去了,因为缺乏“争论对象”。这,显然是争论者最忌讳的问题。于是,为了避免无味的“争论”,笔者硬是坚持三天之内,未发一篇文章。目的想让这个家伙,自淫一段时间后,自己收场。可是,他不干,非把手伸到别人那里。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笔者只好在不得以的情况下,临时从武警部队那里,借了个电棍,电电他。
果然,不能乱来,因为国家并没有赋予普通公民使用电棍的权力。怎么办呢?在更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又到土产公司,买了一把已经破产了“王麻子”刀剪,反正是只要他敢把手伸过来,我就剪他的、那双不老实的“小手”或者说“第三只手”。当然,也不能伤着了他。
为啥?就因为他韩和元想出名也不违法,只是想把自己的出名,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有点缺德罢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把他一棒子打死,别说他好赖是个人,而非动物是不?
偷换研究对象乃韩和元发明(10)
笔者曾经在《韩和元的驳文像思维的乌云一样》一文中问他:物质存在与运动原理和人类的知识是客观存在,而他们是物质吗?诚然,他回答不上来,但他也不是没有回答,于是在他的另一篇“文章”里却说:意识和思想就是物质。于是,笔者又要问我的盗墓者
事实上韩和元是一个搞不清概念和研究对象的人
大家大概听说过“偷换概念”这个范畴,可是,您一定没有听说过“偷换研究对象”这个范畴吧?您知道您为什么没有听说过吗?因为它是我们的
试问,韩和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人?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压根就搞不清楚什么是概念,什么又是研究对象,或者说他压根就不知道概念与研究对象的区别究竟在哪里。比如,他就搞不清楚物质与客观存在的区别,他也搞不清楚物质的存在与运动原理、知识与意识、与思想的区别。于是,高搞不清楚上述区别或者说概念的基础上,便产生偷换范畴的事。
大家知道,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意识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机能当然是物质了,“人脑机能”与水能、电能、机械能等只存在差异,没有本质区别。可是,人们就不能说物质的存在与运动原理也是一种物质,人们就不能说书写在《辞典》上的各种知识是一种物质。这显然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可是,我们的痕和元却认为原理、知识是物质,因为有其“驳文”为证。
要不然,他为什么在如此大的篇幅里,给笔者、读者讲“意识”和“思想”是“物质”呢?显然,他是把意识、思想,当成物质存在与运动原理和知识了。可见,韩和元确实对什么是意识、思想和什么是原理、知识的区别搞不清楚,当然他也也就更加地不知道意识、思想和原理、知识的内在联系了。换言之也就是说,如果他知道其区别与联系,就不给解释了。
所答非所问是韩和元偷换研究对象时惯用的伎俩
读者说一说,笔者上述分析得对与不对?或者您会说对,其实不对。为什么又说“不对”?这是因为,所答非所问,是我们
那么,他会干啥?简单地说,凡是对别人不利的,他都会干。这叫做什么?这叫做“谁落石出”。什么又叫做“水落石出”?简单地说,如果不把你们都给整倒了,就显不出我韩和元这块“厕所里的花岗岩——又臭又硬”的本质来。或许,读者又会问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现在我就可以告诉人们——他是为了通过把别人都给搞死搞臭,以显示自己“不臭”。
但是,他却忘记了以下事实的客观存在:千秋功过,他人自有评说,不是他一个韩和元就可以把施肥给颠倒的。即便他能在某一个小范围内把是非给颠倒了,后人也会再给颠倒过来。比如,关于笔者的“唯心主义假设”,关于“规律产生于场”的发现,就是一个来不得虚伪的事情。笔者曾经对鸟人韩和元说过,只要他能够找一个“不是”的现象,我就认输!
这难道还不成吗?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事情?他韩和元与其不厌其烦地在那里一个劲地说三道四,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举一个相反的例子出来?难道他连简单与复杂的关系都整不明白?他傻吗?他并不傻,简单地说,他明明知道驳不倒,才在这里诽谤他人。我这么说,不过分吧?不能说这是在抵赖吧?我相信,他不会采用这种简单方式,他还会把继续挑衅下去!
韩和元要为“以太空”平反吗?(09)
每当遇到像韩和元这类人物时,笔者就有满肚子的气,用一句俏皮话说,就是他韩和元跳井——不懂装懂。你说他不懂吧?他还要满世界地兜售一篇又一篇的、别人的文章,他每天把书本的文字输入到网络上,也不嫌累得慌!好像只他有几本旧书似的。我现在可以告诉他,完全用不着那么辛苦,我这里有各种世界哲学、经济学书籍的软件,想要抄什么就有什么。笔者为何断定韩和元的“文章”都是抄来的?因为其文的最大特点——“不知其所以然”。
韩和元的时空物质论与“以太说”无异
韩和元的最大特点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他“感知”了半天也没说出物质、意识究竟是啥。为什么?就因为他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从古人那里抄下来点,就当作自己的东西了!于是乎,他便“感觉”和“感知”了起来,竟然不知道,他的这些所谓的“感觉”和“感知”,是在场的作用、制约下形成,没场就没“感觉”和“感知”。
首先讲一下什么是空间,是怎样形成的或者说是怎样产生的问题。显然,对空间的认识与争论由来已久了。有许多经典物理学家们认为——空间是无色、透明、固态、可压缩、有弹性的物质形式,而电磁波、光线等物质形式,就是靠“空间物质”来传递的。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空间的“非物质性”,所以包括牛顿在内的一些大物理学家们,给它取名为“以太”。
严格地说,经典物理学就是在假设“以太”存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但事实上,后代科学家们经过无数次地实验,都证明“空间物质”即所谓“以太”压根就不存在,系唯心的东西。在这方面,爱因斯坦等一批物理学家都有过证明。其主要方法是:如果“以太”存在的话,那么,当物质运动于“以太”之中的时候,就应该有“以太风”,运动状态也应被改变。
而事实上是,人们做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都得不到有“以太”存在的物证。如此,当然也就说明,时空并非是一种可以自我存在的物质形态。那么,空间、时间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笔者以为,要想搞清楚它们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需要通过物理学意义上的实验来证明,而不能像一些经典物理学家一样仅凭假设。这是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怎么检验?这就用着了我们的
空间与物质相互影响并非是说时空是物质
可以肯定,韩和元说“时空就是客观物质”,是根据爱因斯坦的上述得来的。相信,他自己是没有动过脑子的,这叫做人云亦云,这叫做“人家说沙锅能捣蒜,他就说捣不烂”的一种。当然,这也是从坟墓里挖出文物的贩子们,卖钱的伎俩。也就是说,他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使自己得到钞票——至少能够达到吸引别人眼球的目的,卑鄙是其手段也。
比如,爱因斯坦说时空与物质之间存在影响关系,他就能得出时空就是物质的结论。而他韩和元从来都不管,爱因斯坦是在一种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认识。至于说继续沿着爱因斯坦的认识、思路发展下去的问题,他就更不管了。为什么说他是古董贩子?道理就在这里,而他们又不是文物鉴赏家,更不是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
其实,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后代物理学家、哲学家们也没有最终把时间、空间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搞清楚。但是,作为“后来人”的我,倒是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者也。笔者经过长期、认真地研究,得出了下述仍然需要完善的解释,即所谓空间,是描述物质存在的场;所谓时间,是描述物质运动的场。当然,要认识这些,需要有下述时空观:
第一,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它们都是具象的,宇宙中无绝对的空间、时间,就是说空间、时间都必须要伴随一定的物质形态而存在,离开了具象物质就没有时空,于是便有了宇宙时空、银河系时空、太阳系时空;分子时空、原子时空等;第二,时间、空间与物质均不可分割,就像物质质量、物质能量和力不可分割的道理一样,也就是说时空是由物质开辟的。
以上,是非常重要的物质观、时空观,可以说是认识“空间是描述物质存在的场,时间是描述物质运动的场”的基础。请问,他韩和元知道笔者之上述吗?可以说他不可而知。而令人遗憾的是,他偏要在以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等人的名誉发号施令,现在又在以爱因斯坦的名誉发号施令了。难道韩和元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羞耻二字?可以肯定,他不知道。
当然,即便是如此,笔者还没有把作为物质“存在场”和“运动场”的空间、时间的本质特征给大家讲清楚。想到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研究讲述的问题,笔者决定——且听下回分解。
问韩和元:时空是客观物质吗?(08)
作为“不可知论者”,由于韩和元没有自己的物质观、时间观、空间观,所以总从古人那里偷也就自然成为自己的唯一选择。他为什么不敢偷活人的?因为他怕被别人抓住,把他给送到“道德法院”,接受审判。上文中,他不是就被人抓住了吗?结果当着众人,把自己拉出来的屎吃掉。诚然,这是他的咎由自取,赖不得别人的,谁让他没有自己的物质观、时间观、空间观呢?谁让他是一位不可知论者呢?诚然,他的丑还没有露完,滑稽的事还在后。
问韩和元:时间、空间是物质吗?
大家知道,作为“不可知论者”,
所以要冠以“光天化日之下”,就是因为他这个认为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人,就不应该发表关于空间、时间、物质究竟是什么的“高论”,因为与其“不可知论”是矛盾、是冲突的。但是,他终于、毕竟开始讨论什么是物质、时间、空间的问题了,所以,从这一点上看,他应该得到表扬才对,尽管其“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也不是自己的。
即便不是自己的,笔者还是觉得,应该多夸奖上他几句才对,说明通过上一段所谓的“论战”,他的确在大家的帮助下有了很大的“进步”即他毕竟开始在讨论问题了,而且也承认了“物质世界”是“可以相对认识”的了。这难道不是“进步”?虽然他的脸照常很大,仍然在那里翻箱子倒柜,准备着下一次,但足以证明,他已经开始在否定自己过去的一些言论!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作为自诩“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衣钵的
请问,他凭什么说时间、空间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他说:“我们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也就是说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过去人们有种误读,认为时间和空间只是事件发生的固定舞台,然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帮助我们了解到这么一个问题:‘空间和时间,本身就是一种为动力量,当一个物体运动时或者一个力起作用时,它可以影响到时间与空间的曲率,反过来时空的结构也在影响着物体的运动和力作用的方式。空间和时间不仅在影响而也被发生在宇宙中的每一事件所影响’”。 以上,就是他所谓时空观。
韩和元压根就不知何谓时间、空间
请问我的
毫无疑问,上述是爱因斯坦的时空观,不是他韩和元的。但他又为什么要把它们拿出来发表呢?其实,他是想在众人面前显摆一下自己多么有知识,看得书有多少。其实,他又办错了一件事。办错了一件什么事?第一,他只知爱因斯坦有上述表达,但不知道爱因斯坦为什么要那样表达。爱因斯坦向人们表达的是——人们不能把时间、空间看成物质以外的东西。
但是,请大家一定注意,爱因斯坦绝对没有说过,“时间、空间就是物质”的话。如果他韩和元能给我找到爱因斯坦曾经说“时间、空间就是物质”的话,那才是真本事。韩和元不是精通马克思主义、相对论原理吗?不是藏了许多经典哲学著作和物理学书籍吗?那他有本事把上述这句话给笔者找出来。如果能找出来,我就算服了他了。全当这场争论是我输了。
可以肯定,它找不出来,倒是能够从笔者的文章中找出来。但是,也不像他那样说。那么,笔者又是怎么说的呢?笔者是这样说的——“空间是描述物质存在的场,时间是描述物质运动的场”。不信,读者可以把上述文字和笔者的名字,输入搜索框中,那么,你就会看到,在《经济学广义场论》中就有这样的精确记载。如此,韩和元岂不是又再为笔者做注解?
试问,如果时间、空间不是一种场,又怎么会有“它可以影响到时间与空间的曲率,反过来时空的结构也在影响着物体的运动和力作用的方式”的表达?当然,这也就再一次证明了如下原理的存在: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物质形式,都以场的形式存在,并在场的作用、制约下形成。诚然,即便说到这里,笔者也没有说,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而自己成为“物”。
那么,时间、空间又是一种什么东西呢?现在不告诉韩和元,让他等笔者的“下文”吧!
总偷“物质”的韩和元脸都不红(07)
大家知道,韩和元是认为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也就是说,他主动放弃了对物质世界认知的权力。可是,今天笔者却发现,他这个认为物质世界不可知的人,竟然又给大家下出了一个公鸡蛋来——《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这是韩和元最新发表的一篇博文。现在先不提一个不可知论者、老公鸡违反常理地又在发表认识论,又给人们下了一个大鸡蛋的问题——不可知论者就不该有认识论的产生——从这篇文章上看,他又再抽自己耳光。
请注意,以下是笔者对韩和元的批判
大家知道,唯物辩证法的本质体现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而且是可以被认识的”。可是,我们的
既然“世界是唯物的所以世界是不可能被认识的”,那你在这里还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干什么?这不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耳光是什么?如果世界是不可能被认识的,你跑到这里给我们讲“认识论”干什么?这不是自相矛盾的吗?就算给你加上一个“相对”,那也应该是“世界是可以相对认识”的呀!于是,笔者真的有点怀疑,这
以上文字,是笔者发表在《韩和元的驳文像思维的乌云一样》一文里的一段话。其中心思想是说明:物质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否定了“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等于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诚然,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说物质世界是可以百分之百认识,但至少可以“相对”地认识,不能说不能认识。
注意韩和元怎么把上述观点窃为己有的
以下,是韩和元在《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一文中的一段表述。他说道:“所以我说:‘ 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这样的结论:认知不可能包括对象的全部,因为认知者永远落后于他的对象。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思维永远是倾向于至上的,但现实是不可能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永远倾向于无限的,但现实中它是有限的,按他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标来说,它是倾向于至上和无限的,但它的个别实现和某一时期的现实来说却恰好是相对可能的,比如我们认识的煤焦油中的茜素、原子中的电子。最后我们似乎可以这么说:‘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世界是可能被相对认识的。’(请各位注意我的这段表述)”。
瞧见没有?这就是我们的韩和元,这就是先否定世界是可以知的人,在“争论”了一段时间以后,又有了“认知不可能包括对象的全部”的不好意思而又想偷别人东西的表述。终于,他又一次开始打自己的耳光。谁都知道,“世界是可以被相对认识的”这句话是笔者的文字所进行的阐述,现在竟然成为“他”的了,而且还让人们“特别注意”。至于他前面说的“物质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话不管了,他现在把自己拉出来的屎,自己又把它给吃掉了!
吃你就吃吧,可还要装出一副越王勾践的模样,好让人们知道,我之所以要吃屎,是因为在背后存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谋国。于是,在他的“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世界是可能被相对认识的”话中,又加上了“可能”两个字。显然,他这是在边吃屎,边向人们吊唁其固有的“不可知论”。现在人们总算又一次整明白了,韩和元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了吧?
八戒·娶媳妇·韩和元·白骨经(06)
与其说韩和元是向笔者的“广义场论”发起“攻击”,倒不如说他一次次地在为笔者的“广义场论”做注解,尽管“做”得是那么的低劣,前后矛盾百出,而这点又无法掩饰。如果让我给他的抄袭取一个名字的话,不妨就叫做《白骨经》吧!为什么叫《白骨经》?就是它们都是已经不在世的人说过的话。于是,便有一个学术研究的天敌便出现了,那就是,研究对象的错位或错乱问题。大家知道,人们自己根本做不到,与已故之人的研究对象相同。
为什么说韩和元人是猪八戒?
如果要问:为什么说人们根本做不到与已故之人有完全相同的研究对象?第一,时代不同,表现为人们与已故之人生活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即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不同;第二,空间不同,或者说环境状态不同,表现在即便是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空间、环境场的制约下,其存在状态肯定不同。这样,无论研究对象是否相同,今人都不能与已故之人对话。
为此,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张,其目的,当然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矛盾的。可是,我们的
这是因为,他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而主要是抄袭已故之人的一些文章来讨论,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现实问题。关于此,读者不妨阅读一下他的文章,基本可以肯定这一点即
一个总试图偷换研究对象的人,他就是把大天给说下来,都难脱唯心主义的货色,也就更不要说,一个“不可知论”者,给人们讲这些从书上抄下来的东西,本身就有违背其“不可知论”的事!是人,在指出别人的同时,拿出自己的观点,否则连在这里的争论的权力和意义都没有!跟这样一个没有、缺乏研究对象或“争论对象”的人如何争论?这不是缺德吗?
如此也就自然说明了,他之所以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就因为其没有研究对象!换言之也就是说,由于他没有研究对象,所以,一个没有研究对象的人,除了抄袭还是抄袭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以给大家提供出来的了。试问,这还叫是争论吗?这是在为猪八戒是否应该找媳妇的问题而无味地在吵闹,或者说韩和元想替《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来做主。
为什么说韩和元文是白骨经?
为什么说韩和元的文章像《白骨经》一样?第一,既找不到研究对象,也找不到批判的对象。比如,他批判我的唯心主义假设,却指不出我的假设究竟错在那,只是从坟墓里扒出点白骨头,也不知他是在说啥;第二,从来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临时性地从书架上抄袭一些别人的、历史上的观点。请问,他正面地回答过问题吗?系物质概念是他韩和元的,还是“不可知论”是他韩和元的?可以肯定,没有一个是他自己的,似在替天行道。第三,由于不能正面回答问题,所以给别人栽赃就成为了他做人、做事的本性了。比如,我说“发现了规律产生于场的规律”,而他却非要污蔑我说场论是我提出的,为此,他便说在什么时候就发现“电磁场”了。这是一码事吗?他能给我找到任何关于我发现场的文字的依据?第四,他什么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像犬一样地狂吠,他觉得有意思吗?这件事情,使我想起前不久也曾经与自己发生争论的
关于他怎么盗窃张录强和笔者观点的问题,笔者将在下一篇文章中予以揭露。
孙猴·没有脸·韩和元·抽自己(05)
与韩和元没有一点个人恩怨,此前也从来没有谋过面。发生争论按理说也是一件学术上的正常现象。但是,这次碰到韩和元,却实在是一件意外,因为他的发难实在令人费解。
为什么说韩和元是不要脸了?
笔者的“唯心主义假设”发表后,忽然接到了韩的驳文。说心理话,我对别人的批判一直是很看重的,也一直充满了谢意。说明人家非常认真地看了你的文章,而且需要经过深入地思考、分析之后才能得出。否则,一个人是很难对另一个人的文章、思想提出反面意见的,因为很难深入进去。为此,笔者曾经想,给那些对笔者文章提出批判的人些奖励。
韩和元之所以要驳,显然是应该有自己的不同意见。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其文章的两个分栏标题,一个是讲“世界的真相”,一个是讲“物质世界不可知”。试问,他的上述两个标题,是在否定我的“唯心主义假设”吗?显然不是,俨然是在为我的文章在做注解,虽然“注解”得非常糟糕,虽然愿意得到这么低略的注解,但与吾文实在构不成对立。
为什么?因为物质世界的真相是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所以是可以认识的,甚至是可以被利用的。大家知道,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否则,如果否定了“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这一条,就等于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如果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就等于否定了一切马克思主义。
请问,像这样的一个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人,是在为谁招魂?为此,笔者再三地对这个问题进行质问,他就是不回答。他不回答就不回答的吧,我们又没有不限制反马克思主义者、唯心主义者活着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可是,令人更加遗憾的是,他偏偏要把自己打扮成马克思主义者,说什么“我承认我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哲学基础”。
试问,他连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都彻底地颠覆了人,还有什么脸说“我承认我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哲学基础”的话?再问,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无耻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吗?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筋都给抽走了的人,竟然还说“我承认我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哲学基础”。这不是不要脸的人,又是什么?说他是韩大脸,错了吗?
为什么说韩和元是在抽自己?
想了解一个完整的韩和元,需要有耐心,否则你就看不到此人的真面貌。比如,他打着“替天行道”的口号,来指责、批判别人的东西,他至少应该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还应该指出别人的东西错在哪里,即把批判别人的原因应当给大家讲清楚。这恐怕是最起码的要求了吧?可是,他完全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不但没有,也指不出别人究竟错在了哪里!
其实,这些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莫过于,他把自己当作是不“可知论者”这一条了。也就是说,既然他已经认为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了,那他就不应该再发表什么文章和评论什么的了。这是因为,一个主张“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人,就应该放弃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与再认识。这就如同,一个不认为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人,鼻子上插上大葱。
可以说,实在是滑稽,滑稽得让人作呕。也就是说,既然物质世界是不可认识的,你还认识物质世界干什么?你给大家写那些文章干什么?你批驳笔者的认识干什么?再换句话说,由于他认为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所以他不应该再有什么“认识论”,因为是悖论。换言之,我们无论在讨论什么问题他都不该再过问,否则都是自己在抽自己的嘴巴!
然而,令人苦笑不得的是,这两天一个人还在那里一篇又一篇地发表“高论”,这不是天大的笑话?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什么?这不是既当婊子又立牌坊是什么?换言之,如果他要想发表“高论”,就应该首先把自己在前面说过的话或者说拉过的屎缩回去才对。当然,自己吃掉也可以。总之,由于他已经放弃了认识世界的权力,就不能再论。
然而,他却做不到这一点,就更不要说信守诺言的问题,因为他写文章、说话的目的就是想把自己的认识告诉大家。也就是说,他说得越多,讲的越科学,他就越无耻,越是自己在抽自己的嘴巴,越能证明自己的无知与无畏。为此,笔者在上文中建议他去做嘴巴的缝合,或者把自己的两支手臂也砸烂。可是,他就是不听,因为他需要用手抽自己嘴巴。
自诩·公鸡蛋·韩和元·蜘蛛侠(04)
自诩为唯物主义者的
为何不妨听一听他的什么言论?——物质世界不可知论!也就是说,他认为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既然他认为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于是便奇怪了。奇怪什么?奇怪就奇怪在一个认为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人,竟然还会给物质下定义?可以肯定,他下不了定义,否则他就违反了“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悖论”。大家看啊!大家快来看啊!一个小公鸡要下鸡蛋!
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呢?简单在哪里?简单就简单在——非要公鸡给大家下个蛋。也就是说,人家明明十分肯定地说“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你崔长林偏要让人家韩和元给物质下一个定义?如果他要是能给物质下一个定义,那不就等于让公鸡下蛋?不过,他竟然给下出了一个大鸡蛋,而且比鸡还大的一个鸡蛋!究竟有多大?大到读者想要多大就有多大耶!
诚然,这还是不好玩儿的,还有更好玩儿的呢!还有什么更好玩儿的?不妨把它拿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他在给张录强的留言中如此写道——“崔长林被我的文章中的观点所压倒,于是他不得不奉承我----,我没有‘激动’,我巴不得能够找到一位‘挑战者’,一直没有找到;或许你是一个?我感你谢还‘来不及’呢!…… 正因此,崔长林应当少赞美我,而应该用心的阅读我的文章,或者更好的去多认真地思考自己读过的文章。”——是他的抄来的那些“蜘蛛网”?是他写的吗?不,是他这两天临时抱佛脚抄袭人家的吧?下面,是笔者给他的留言:
“那是赞美你吗?那是在嘲笑你的好为人师——你让我阅读你的文章,请问,有那些内容是你自己的?你是受了马克思的委托还是受了列宁的委托?你这个人,怎么竟这么不要大脸?你是不是看不到自己的脸?——一个认为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人,竟然还能够给物质下定义?我都为你臊得慌!快回家去照下镜子,就凭你那点哲学知识还想压倒我?你以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还有把人压倒的本事?我怎么看你有点像打手的性质而不像是在做学问呢!”
还有许多,考虑到以后还要写,这里就省略了。
其实,从表面上看,我伟大而正确的
这回,读者总可以算是认识了这位以马克思主义者、唯物主义者自居的人物的本来面貌了吧?大家知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规律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可他非要说是“不可知”的。既然是“不可知的”,那么,包括他在内的人们创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有何用?
事情发展到这会儿,读者难道还不知道、不了解我们伟大而正确的
张录强 于
你以下的观点本人反对:“他们从似曾相似出发,路径指向却迥异——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发现原则、规律走向利用原则、规律进行建构和斗争,走向平民主义。哈耶克从发现“原则”、“规律”走向利用原则和规律进行自由竟争,最终走向经济强势的霸权和垄断,走向强权主义和贵族主义。不是这样吗?哈耶克以为从他的经济自由主义必然能够推导出政治自由主义,也许是的,但是那是一个强者的自由主义世界。但是那不是一个大多数人的自由世界,因此也不是一个适合个性发展和人性丰满发展的意义世界。”
哈耶克的思想在现当代欧洲和北美影响甚大,他并没有导致你所说的“强者的自由主义世界”,那里的人民享有比社会主义国家更加有保障的人权和自由;
前苏联和中国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直接结果,在这些国家了也没有看到一个你所说的“大多数人的自由世界”、“适合个性发展和人性丰满发展的意义世界”,触目所及,社会主义国家无不是不同程度的集权和专制。
哈耶克思想超越了传统的机械论哲学观、唯心唯物二元观,而是一种更接近反映现实世界复杂性的系统观、演化观。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哈耶克的价值,也就不能深刻理解中国问题的本质和中国未来社会发展应有去向。
张录强 于
哈耶克是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现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其次他才是杰出的经济学家。非要把他和马克思恩格斯强拉硬拽到一起,才能找到哈耶克思想的合理性吗?才能抹杀哈耶克的创造性吗?未免太肤浅了点。
哈耶克的自由秩序理论、法制思想以及他对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尖锐批判无不体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导致极权主义、并且必然走向失败,不是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了么?哈耶克万岁。不能正确地认识哈耶克的价值就不能深刻理解中国问题的本质和中国未来社会发展应有去向。
不过,这位贩卖文物、古董的
韩和元 于
崔长林 ------------“自在之物”与“为我之物”的转换关系你都不懂吗?看来你的哲学水平也真只保持在你中学老师教你的水平上。(以上可不是我说的,是他自己编的)
同时,我承认我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哲学基础,但我也拒绝了他的某些遗产,比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中的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论。“你难道没有脑子?你的脑子不属于自己吗?难道你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你都读不懂吗?”
物质·韩和元·盗墓者·古董商(03)
我的上一篇文章的题目是——《谁在哲学家的坟头上铲土》。当发表这篇文章时,韩和元的《哈耶克与恩格斯的马克思哲学观》 和《经验在现实世界的失效--再驳崔长林的思想》两篇文章 还没有发表。于是,便有一位网友说看不懂题目的意思。当时我没有回答。不过,我现在倒想把该题目的寓意给大家讲清楚,就是从韩和元的行文和内容上可知,它是个盗墓者。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从已经谢世的、人的坟墓里挖掘出来,而且是挖出了什么就向古董商卖什么,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至于说他挖出的是否已经墓主人的原物,那它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大家不妨从“他”的文字中看,几乎80%都是从墓里“挖”出来的,可以说没有自己的一点东西。这样看来,我这位唯心主义者,对他的判断是唯物的。
没有自己的,但有很多别人的“宝贝”,可以说是一切盗墓者与古董商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就有对其分析一下的必要了。其实,用不着分析,原因就是因为他韩和元就是盗墓者和古董商,就靠盗墓和出卖古物活着。但,对于说其行为是否违法,是否缺德,作为这样的一位盗墓者和古董商来说,全然可以不屑一顾。为啥?还因为他是不法的盗墓者和古董商。
不过,作为盗墓者和古董商,在销售自己的古物时也不能一点都不给人解释、介绍一下自己的古物,于是他便终于算是有了对物质这种“古物”的介绍:“我们无法否认我们感觉的外部的客观的泉源,我们无法否认或者玩弄我们感觉相符合的客观存在。我们给出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作用于我们的器官而引起感觉的东西,物质是我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客观实在”。
换言之,只要是不能被我们的“器官而引起感觉的东西”,都不是韩和元物质。其实,人类感觉不出来的物质形式多呢,比如他怎么能知道宇宙是否经历过“大爆炸”?但是,由于他韩和元没有感觉到,所以他就不承认宇宙曾经存在过“大爆炸”。这就是他的物质观。令人遗憾的是,这个物质定义可能还不是他韩和元的,因为在他的下面的文字中又似乎否定:“这段话他也是在引用的,就如考茨基在引用马克思的话一样,他在偷换某些东西。比如谁能说‘人类的认识、知识不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他们就是客观存在,那这种客观存在是否就是物质呢?很显然,他们不是物质,而是认识、知识也’”。后面的话是笔者说的,韩和元给不出来。
如此,笔者想说明什么?笔者想说的是——凡是盗墓者、古董商,都不可能能给出“古物”的真实身份和准确的来历。为什么?就因为他们的行为是盗墓、是违法出卖古物的人而不是搞展览。怎么办呢?作为盗墓者和古董商的他韩和元自然是有他的办法。什么办法?就是向购买的人说一些子虚乌有的鬼话,以大到他能够继续出卖文物的目的,否则就亏了:“事实,我们在这里必须要认识到的是:真正的理性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理性的局限性的,否则会导致人们过度的自信----即建构论的唯理主义,而使人们滥用理性,试图有意识地设计现代世界,而这样的结果可能就是世界的毁灭,那么我们人类为什么会出现理性的局限性呢?原因在于世界是不可能被认识的。”上述是多么滑稽的诡辩论呀,要不然,他怎么能贩卖古物?
谁在哲学家的坟头上动土?(02)
——给韩和元梳理下思维的乱麻
写完了《韩和元的驳文像思维的乌云一样》,心理有些不安,所以又从床上爬起来,写这篇文章。为何?就因为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只是否定了韩和元的物质、意识概念,而没有为他建立起新的物质观、意识观。诚然,这篇文章是友善的,是没有半点敌意的,因为我们研究、讨论、争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把问题搞清楚,而不是为了讨论、争论而讨论、争论。
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
传统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换句话说,只要是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都是物质。诚然,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定义。无疑,尽管韩和元没能精准地表达,但他是想这么表达的意思还是能够看出来的。可是,当笔者问:物质的存在与运动原理也是一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存在,是否是物质时,
为什么?因为
但是,它们的客观性又是不容否认的。那么,它们是否就是意识呢?诚然,它们也不是。那么,他们又是什么呢?很显然,它们是意识的产物。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意识和意识的产物,那么,什么又是物质呢?可以肯定,
如此,物质总得应该有一个概念是不?当然。其实,它不是别的,正是“以场的形式存在,并在场的作用、制约而形成的非意识存在”。关于这一点,可以肯定,
为什么?因为传统哲学上的哪个“物质定义”不正确,有被否定的事实存在。比如,传统“物质定义”就解释不了“物质存在与运动原理”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非物质性”。那么,什么又是意识呢?用马克思的话说,“意识是人脑的一种机能”而不是像韩和元所说,“意识是人脑的一种产物”。其实,马克思的上述说法,也是不太准确的。那么,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什么呢?简单而准确地说,“意识是人脑细胞的运动过程”。
什么是唯物?什么是唯心?
谈到“唯物”和“唯心”,人们马上会联想到那个“唯”字。在这里,“唯”被赋予惟一”和“惟独”、“惟恐”等一系列的内涵。其实,先不论是否有一个“唯”的存在,就凭把世界看成是“唯”者,就足已说明,这种提法的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浓郁唯心主义色彩的东西!同志们不妨设想,一种事物都表现出“唯”了,还不是唯心的,难道还是唯物的?世界有这种事物?
可以肯定,没有。大家知道,就连宇宙都很有可能不是孤立的,难道地球上的人类、认识的认识就可能是孤立的、唯一的吗?这符合辩证法吗?这符合对立统一规律吗?诚然,也就更不符合“对应统一”的“广义辩证法”思想了。可是,作为已经形成的范畴,笔者又有介绍一下它们的必要,原因是是,这种“唯物”与“唯心”的提法已经根深蒂固,被普遍采信。
简单地说,所谓“唯物”与“唯心”,其实就是“物”与“心”何者为“第一性”,即谁是“先”,谁为“后”的一种“主观判断”,可以说是没有啥“判定基础”的。为什么?因为究竟什么是“唯物”,什么是“唯心”,至今也没有一个“检验”的标准。难道只要成为“物质是第一性的”就是“唯物主义”?再问,“承认”又是个啥东西?难道不是用“心”在“判断”?
这样一来,所谓“唯心”与更所谓“唯物”,也就统统为“心”之物,可以说已经失去了“唯物”的本质特征。也正是由于如此,笔者才说:“绝对的唯物主义者”没有,而只有具有“唯物主义倾向”与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人。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完全有讲“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归纳为“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人”和“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人”的必要性。
尽管如此,“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人”和“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人”也不是一个用说话的方式就能够确定下来的,而一定需要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来“检验”。怎么检验?有两个途径可以实现:第一,首先需要给什么是物质挂一个“标签”——“以场的形式存在,并在场的作用和制约下运动”的都是物质;第二,为了告别唯心主义,要善于把自己“假设”为唯心主义者!
韩和元的驳文像思维的乌云一样(01)
谁说世界不是物质?用你来这里讲公开课吗?
本来,我是不想写这篇文章的,因为从韩和元的“驳文”上看,像是在给笔者在做注解似的。比如,他谈到了世界的物质性,就是鄙文“假设”的前提。试想,如果不能把世界看作是物质的,又为何要把人“假设”成为“唯心主义者”?这恐怕是连中学生就能明白的简单道理。换言之,就是因为世界是物质的,而我们人类又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唯物,所以才有把自己“假设”成“唯心主义者”的必要,以达到避免唯心主义,崇尚唯物主义的目的。
本来,这一小节也不准备写,但考虑到韩得元并不晓得什么是物质,而是支离破碎地拿了点伟人的话来说明问题,所以才觉得有纠正其一下的必要。韩和元说,“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而存在的,比如茜素本来就存在于煤焦油里,在我们未知之前,我们没有这种感觉,但它就是存在的”。试问,他说的对吗?从表面上看没啥问题。
其实,这种给物质的“定义”,不仅是不全面的,而且是错误的。比如,物质存在与运动原理,就是一种他所说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而存在”的一种东西,请问,我亲爱的
以上说明,
比如,他说“思维和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我不知他在那引用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就是一种具有浓郁的唯心主义色彩的东西。大家知道,思维和“意识是人脑的一种机能(马克思语)”,什么时候变成了“人脑的产物”?难道你不知道“人脑的产物” 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知识?你连“人脑的功能”与“人脑的产物”都分不清,还讲公开棵?
因为世界是物质的,所以不能被人类认识了吗?
大家知道,唯物辩证法的本质体现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而且是可以被认识的”。可是,我们的
既然“世界是唯物的所以世界是不可能被认识的”,那你在这里还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干什么?这不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耳光是什么?如果世界是不能认识的,你跑到这里给我们讲“认识论”干什么?这不是自相矛盾的吗?就算给你加上一个“相对”,那也应该是“世界是可以相对认识”的呀!于是,笔者真的有点怀疑,这
可以肯定,就凭他上述的一些言论,就可以证明,他没学过,即便是学过,也是一知半解——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要不然,他就不会说“正因为世界是唯物的所以世界是不可能被认识的”话。其实,我知道,
更可悲的是,他把笔者的“唯心主义假设”当作是在崇尚唯心主义了!长眼睛的人都知道,笔者是想通过“唯心主义假设”,来达到铲除唯心主义的目的,这是一种试图避免唯心主义作怪,而设计出来的方法论,而他却批判!他想干啥?想为唯心主义辩护,还是想达到其他目的?还是在打着“唯物主义”旗号做唯心主义的事?就凭他这点自认为是的“唯物主义”来证明我是唯心的?请问,世界上哪有怕把自己“假设”成“唯心主义者”的人?他是在为谁辩护?我可以告诉君——与我的“唯心主义假设”相比,你还差得远,至少差两圈儿!
不,有根本的差距,表现在真正的唯心主义是他韩和元!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因为他既不了解什么是物质,也不了解什么是意识,更不了解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同样也不了解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研究对象,所以他也就更不掌握唯物辩证法!当然,他也就更加地不知道,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是能够把自己“假设”成为“唯心主义者”的伟大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