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乞丐折射社会大矛盾


“爱心”小乞丐折射社会大矛盾

前几天,笔者曾写过篇《小乞丐的“爱”感天动地》的博文。文中讲述的是残疾小乞丐陈春伟将乞讨所得的100元钱捐给一个病人的动人事迹。此举,也展示了陈春伟那颗无私的“爱心”。
然而,有谁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有“爱心”的残疾乞丐,他的身世却那样的凄惨。
1986年陈春伟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顿岗乡朱庄村。用木栅栏做大门的两间土坯房里,传出声声狗吠,这样的小屋在这里的农村已经是很少见的。房子的外面是一片菜地,绿油油的白菜长得正旺。这就是陈春伟的家。
今年20岁的他,在家是老大。家里还有两个读小学的妹妹和一个也是残疾的小弟弟,一家六口人只有一亩地。家里也只有一些简陋的家什和一些过冬用的被子。家里最值钱的财物,要算是他的妹妹送他小弟弟用的自行车了。
陈春伟从小就残疾。由于残疾身体难以承受学习的压力,所以,陈春伟读完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但是,倔强的他很想为父母分担忧愁,于是动起了外出赚钱的念头。也就因为陈春伟动了赚钱的念头,所以,才会被骗子“拐骗”,走上以乞讨为生的生活路,成为他永世难忘的凄惨经历。
那是在2005年春节,一个周姓老板来到陈家,告诉陈春伟的爸爸陈寿学可以带陈春伟到全国各地学艺、演出,可以挣很多钱。一心想着减轻家庭负担的陈春伟感觉事情不错,而周姓老板也是附近村子的人,陈家同意了,但不承想陈春伟此行受尽折磨。当时和陈春伟一起出发的还有几个年纪相仿的孩子。刚开始演出还有钱赚,可后来,老板逼着孩子们乞讨,乞讨的地方多选择在农村,晚上就睡在一辆柴油三轮车上,“讨不到钱时老板就用巴掌打我的脑袋,而乞讨来的钱都要交给他。”
陈春伟说:“2005年8月14日,我随老板等来到阜新。我趁老板不注意挤上一列火车到通辽下车,又挤火车来到沈阳,之后经过救助站和媒体的帮助回到了家乡”。
2005年10月底,陈春伟和父亲陈寿学踏上了南下的征途。随后,陈春伟父亲在深圳捡废品,陈春伟自己在深圳街头乞讨。
这才会有后来发生在深圳街头的,陈春伟将乞讨所得的100元钱捐给一个病人的动人事迹。
一个在中国属于弱势群体的以乞讨为生陈春伟,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家人的生存,在生活中艰难的挣扎。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穷志坚,人穷心不贪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却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闪耀着照暧人间的光芒。
然而,在我们的周围,不知有多少人,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而不去珍惜;也不知有多少高高在上的领导,而看不到人民的疾苦的;更不知有多少人,是利用不法手段去谋取私利,为自己挥霍的。
多啊,中国这样的人真的是太多了。
你看,发生在云南的社保基金案中,有个只有30岁的史勇,是罗平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服务中心的一个出纳员。他从2002年8月至2006年3月的3年多时间里,利用职务之便,将196.57万元公款,装入了自己的腰包。他有这样一个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不去珍惜,而变成为人民的罪人。
上海、浙江金华爆出的社保大案中,我们一些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人民给予的权力。而他们不是去为人民谋利,却是在为自己谋私利。
再看浙江籍富豪花费20万美元游太空,为中国第一人。等等。
当我们把以上这些工作人员、领导、富豪生活和那个残疾的陈春伟的生活作一比较,强烈的反差,反映了什么?
不就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现实就是这样一个失衡的社会吗?从这个失衡的社会中,不也折射出了中国社会机会的不公,分配的不公,制度的缺失等等的现实社会矛盾吗?
哎!小乞丐,有“爱心”的小乞丐,但愿我们能早日解决这些社会大矛盾,让你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让中国不再有乞丐。




龚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