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与甜筒


甜筒就是圆锥形容器装的雪糕,朋友们大概不会陌生,它是小孩子的最爱,大孩子也不例外,尤以女生为甚。卖甜筒卖的是雪糕,怎样一个卖法确很有学问。有好事的西洋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同样是120克的雪糕用正常型号的筒盛装刚刚好,不多也不少杯口平平的;用稍小一号的筒装满满的,显得装不下杯口尖尖地突出来。如果价格相同,后者总是比前者更走俏。甚至,后者价格稍高也是如此。在人们看来,不管容器大小,装得满满的就好。这位洋人大教授经过一番总结,概括为“看起来很美”。“看起来很美”,最能打动顾客的心。当然,全世界的雪糕老板都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吃的甜筒总是满满的,稍不小心或者吃的太慢雪糕就会溢出来。

中秋前在商场买月饼时,商家正举行买月饼送保险的优惠活动。所谓保险就是一年期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包括航空意外保险50万,火车轮船意外保险20万和汽车意外保险5万。当时,我就想,这同一个人不同的死法,即不同的意外事故导致的死,身价还有天壤之别。我有些疑惑。

原来保单的保险责任组合设计就像杯口堆尖的甜筒。同样的风险成本之下要让整个保单“看起来很美”。直白一点就是“美观”。这洋文就是复杂,绕了一个大弯原来就是这么简单的两个方块字。但这两个方块字的内涵可丰富了,其核心是“美”。古今中外关于美的理论和实践几乎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全部。窃以为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美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善、美的统一。这是马克思说过的,放之四海而皆准。但除了在“真”这一层面具有普世客观标准外,“善”和“美”就百花齐放,没有一致的标准了。特别是“美”,不同的个体都有各自不同甚至大相径庭的标准,称为审美观。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一个有力的证明就是服饰文化。不用说那些引领潮流的影视明星,看看身边的同事,特别是女同事,她们的穿着打扮个个相异,天天不同。

“美”有外在的美和内在的美之分。金玉其外难掩败絮其中。保险单中的败絮不是每个爱美的百姓可以清楚觉察的。结果是重大疾病保险中病种数量以超过两位数的年增长率不断增长。一些稀奇古怪的疾病和责任成为了粉饰保单脂粉和花花绿绿包装纸。据说,非典这个疾病新生代成员也即将以创新幌子荣登重疾条款。还有某保险公司把承保交费即可领取生存金作为产品最大卖点。说白了就是客户把钱交到保险公司后马上又从保险公司领取到一笔资金。保险公司增加了保费和管理费用,营销员增加了佣金,国家增加了GDP和税金,客户获得了保险金,真是皆大欢喜。

甜筒里的雪糕毕竟是要经过最直接的感观味蕾来检验的。份量多少也比较直观,只是美食者疏于察觉。保单的内在美,保险责任及其风险成本价值就要抽象得多,一般百姓感觉不到。百姓说:真我所欲矣,善我所欲矣,美我所欲矣。真、善、美皆我所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