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给领导称体重是行不通的


     在英国的海威科姆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统仪式,就是在每年的五月为市政官员公开称一称体重,看他们有没有变胖,以判断过去的一年里他们有没有努力工作。仪式上,市政官员依次坐到一个特制的秤上,旁边身穿传统服装的街头公告员则大声报出每个官员的体重。如果公告员报完体重后再加上没有增加这样的评语,观看的群众就会发出欢呼声,对官员的辛苦工作表示赞许。相反,如果公告员加上增加了的评语,就表明接受称重的官员在过去一年中吃了太多的公务餐,群众则会向他报以善意的嘲笑。

 我是在一则电视新闻中看到这一幕的。看完这一有趣的新闻,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在中国,是否也可以为我们的“父母官”们公开地称一称体重?而接下来的答案也很快地来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并且,我自己也为这个否定的答案找出了许多的理由:

 英国是英国,中国是中国,传统不同,文化有别。所以外国的月亮到了中国,也不见得比中国的圆多少。外国的官员是选出来的,中国的官员是任命下来的,体重胖与不胖,胖好还是瘦好,市民们说了不算,顶头上司看着顺眼就行。因此,开展这样的活动,首先就缺少了思想基础。

 粗浅的印象里,体胖就是日子过得惬意的体现,饮食充足而舒适少动;体瘦则是生活过得既艰且苦的表象,食不饱衣不暖还得整天忙碌,操劳不止。引申到政府官员身上,就有了勤与懒之分、贪与廉之别。这一点中国人外国人仿佛都有此共识,所以海威科姆的市民们看官员称体重,就有欢呼和嘲笑。但其实官员的体重与他们的勤政或懒政、贪政或廉政并无必然的联系。而我们的权威部门正好抓住这一点就会说,这样的活动也缺乏科学依据呢!

 我们的官员平日里是会经常称一称自己体重的,但他们大多是在集体体检时,或在家里的健康秤上称一称,是为健康出发。他们也常常健身、游泳、打网球,想尽可能地把体重降下来。但要降低体重谈何容易呢?会议室一坐就是一整天,这里要应酬那里要应酬,满世界地赶场子,肌肉不松弛、啤酒肚不凸起才怪呢。所以,即使真的在中国开展一次公开为官员称体重的活动,怕是有多半的官员会以“工作忙”、“时间紧”等这样或那样的借口不会参加的。缺少参加者,这样的活动在中国能开展起来吗?

 其实,英国人并未真正把体重的增加或减少,作为衡量一个官员政绩的标准,也并未真正把给官员公开地称体重的结果,当作任免官员的依据。它只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传统游戏,当然游戏中也给官员们来了一点公开的监督。也许是英国的政府官员们接受市民的监督太多而习惯了,他们欣然地并中规中矩地参加。体重“没有增加”的官员自然高兴,体重“增加了”的官员不免有些尴尬,尴尬之余也许真的会想一想,我的公务用餐是不是超过标准了呀。

 哎呀,这事真的有趣。其实这一类有趣的事,我们不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