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的CPI数据是4.4%, 而中国上半年的CPI数据为3.2%。中国也许正在告别低通胀时代,在今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通货膨胀会成为出镜频率最高的一个名词,即使实际的CPI数据可能比我们自己的感受要“好看一些”。
20年前,中国处于短缺经济时代,商品供应严重不足而价格被严格管制。通货膨胀是属于政治教科书上的陌生名词,是资本主义和旧社会罪恶的象征。后来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物价改革也就成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后的几次恶性价格上涨,使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通货膨胀,也认识到通货膨胀是经济的一种普通现象,温和的通货膨胀不再是一种罪恶,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控制得当,对经济的发展也有好处。
不过,中国老百姓对于通货膨胀恐怕不会有任何好的印象。其最初的记忆和恐惧来自于柴米油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聪明的中国老百姓在经历最初的恐慌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祖传的秘方立即开始行动:买黄金和囤积日用品。遗憾的是,十几二十年之后,黄金的价格仅仅涨了百分之几十,而且中间还经过了多年的下跌。柴米油盐自然在几周或几个月后便告罄。当然也有例外。在90年代,曾有新闻媒体报道有老大娘用腌菜缸储存酱油,囤积的味素可以吃20年。
今天的情况已和上世纪后期有很大不同。如果你相信今天我们已经开始步入温和通货膨胀,那么再用囤积日用品的方法来应对就有点搞笑了,因为即使再多的日用品,和已经逐步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家庭财富相比,都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你会发现,你囤积的东西没有涨价,而涨价的很多都是你无法囤积的东西。
看中国的CPI, 有几个现象值得关注。
CPI本身可以说明很多的问题,但中国的CPI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充分反映真实物价情况。中国是一个二元化的国家,农村和城市在消费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城市里,高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也有很大不同。粮食和日用品在内陆农村仍为主要的支出项目,而在东南沿海,住房,教育,医疗和其他一些服务性项目所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占了更主要的地位。所以,食品价格占相当大比例的中国CPI本身并不能反映城市人口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如果客观的去分析房屋价格(CPI中反映了租金的上升情况,而对于租金的计算尚有争议),医疗费用,教育费用和餐饮,旅游,法律等其他种种服务性费用,我们应该能够切身的感受到影响我们生活的价格压力远非3%左右的CPI所能衡量。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CPI的结构,今年上半年的CPI是3.2%,但核心CPI的数据仅为0.9%.什么叫核心CPI?就是CPI数据中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部分。可以说,我们CPI的上涨,增量部分更多反映的是粮食和能源价格的上涨。而这两者其实也有着本质上的联系。粮食价格的上涨,除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个原因外,还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用粮食生产乙醇,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根本的原因也是能源价格的上涨。
第三,今年CPI的上涨主要来自于第一和第三产业,也就是说,农产品的价格在上涨,服务业的价格在上涨,而工业制成品价格涨幅很小。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过去的若干年积累了巨大的工业品生产能力,而这部分产品,供给方面没有大的瓶颈压力,保证了中国乃至世界以CPI所衡量的物价低水平。所以格林斯潘老先生在离任时说了一句话,我们都应该感谢中国,因为中国提供的大量价格低廉的日用品是美国所以没有暴发经济危机或者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但这并不值得我们自豪。在帮助美国抑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的问题逐渐显现。在几十年的财富积累后,中国人富裕了,对所有的产品的需求开始大大增强了。对于工业品,尽管需求的增长是巨大的,但增长更快的制造能力使我们的核心CPI仍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而对于农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就开始给我们制造一些小小的麻烦了。土地的供应并不是无限的,相反,中国的土地供应严重不足。当几亿城市中国人开始要求改善居住环境时,土地供应的瓶颈出现了,于是房地产的价格越调控越上涨,也带动了服务业价格的上升;当更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和下一代的未来时,环境的价值大幅增加了,教育的成本也开始大幅增加,而医疗资源的短缺使任何的医疗体制改革面临医生供给严重不足的难题;当中国人开始注重法律对自己越来越富裕的生活的保障时,律师开始成为最抢手的职业之一;当我们更注重内心的情感需求时,旅游和文化开支开始大幅攀升,各个旅游景点人满为患,而机票和住宿变得越来越贵。本质上,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产生的价格上涨,是不断膨胀的国民财富对于有限资源的追求。土地,环境,文化资源和高级劳动力的供给有限且弹性较小,而需求快速膨胀,价格的上升就会变成一个长期的过程,最终也有可能推动工业品价格的上涨,CPI也就变得越来越脱离现实,
面对一个长期的不可逆转的过程,再用囤积的方法去应对就像与风车作战的堂吉柯德骑士,一定跌的鼻青脸肿。
温和通货膨胀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个财富的转移和再分配过程,所以正确的应对方法可以让你受益。
对策就是买入可以受益于通货膨胀的产品或企业。比如,可以买入房产,如果你觉得买入房子负担太大的话,可以买入房地产企业的股票。另一个方法是投资,比如古董字画和股票市场。房屋的总价值会比较高而流动性较差,而古董字画需要专门的经验,所以对于小额投资者来说,股票市场更为理想,当然前提是股票的价格要合理。股票的背后是企业,而很多的企业背后就是可以抵御通货膨胀的资产,以及可以提高价格的产品。理所当然的,资产富裕型的行业,比如地产,金融;直接受益于消费总额增长的企业,比如零售百货;具有刚性需求,企业定价能力强的品牌消费品,比如高档白酒和珠宝首饰企业,以及资源型的行业,就会成为通货膨胀环境下理想的投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