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企业来讲,管理80后,似乎成了一道难题。作为新鲜传媒公司的创办人,曾经把“几乎所有员工都骂跑”的中展,如今宣称,“要像对待老婆一样对待80后员工。”“80后”在得到尊重和认可的今天,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善学习:理解学习的真正内涵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许多新事物需要“80后”去学习、去探索,许多新问题等待“80后”去研究、去解决,建立学习型组织、创新型国家,需要“80后”去努力。只有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思想上重视学习,勤奋学习,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动力。否则,只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强学习的针对性,解决“学什么”的问题。首先,要致力于学理论。特别是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在思想政治上保持先进性。其次,致力于学业务。结合实际,学习各种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并力争成为行家里手。再次,要致力于学知识。广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只有讲究学习方法,端正学风,才能学有所得。要挤出时间学,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少一些休闲,多一些学习;要持之以恒学,以“读书破万卷”的精神,下苦功夫,刻苦钻研,长此以往,必有所获;要结合实际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求做到学以致用;要多途径学,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还要向实践学,向先进学,向人民群众学,努力实现素质的大提升。
勤思考:解决工作的实际问题
养成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作为“80后”,要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并使之成为一个良好的习惯。要通过认真的思考辩疑解难,增强思维能力,无论对任何事情都要多问个为什么,探求事物的发展规律,养成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要把思考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中,把脑筋开动起来,更多地获取重要信息。
培育一种总结提高的能力。总结是一个思维过程,是增长才识的阶梯,是提高工作、效率能力的重要环节。作为“80后”,大家每天都会获得大量社会、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材料和感性认识,对这些加以梳理加工,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获得符合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在不断总结中,通过用心的思考,不断积累,才识会不断增长,同时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将对自己的工作实践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树立一种开拓创新的意识。工作上的创举,来自思维上的创新。一个好的工作思路,将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作为“80后”,要不断强化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创新能力,使自身的思想观念紧紧跟上时代的发展脉搏。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破除头脑中固有的条条框框,如思考问题的非此即彼性,办事情拘泥于固定模式的局限性,抓落实按部就班的被动性等等,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用新理念、新思维去破解现实中的各种难题,实现新的跨越。
重实践:全面提高工作效能
坚持实践第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资本,而是靠实践。这就要求“80后”,要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和最大的熔炉,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在具体工作中,关键是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在实践中干出实际效果,实现人生价值。在实践过程中,还要正确对待困难,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意志。只有化压力为动力,变困难为机遇,才能在工作中有所作为。
坚持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与核心,它要求人们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每一位青年员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承担着各自的使命,能否做到爱岗敬业关系十分重大。对待自己的岗位可以有三种态度:一种是把岗位当成是谋利的工具,一种是把岗位当成是谋生的职业,一种是把岗位当成追求的事业。作为“80后”,毫无疑问,应当视岗位为事业,把岗位作为一种责任,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把个人融入到集体当中去。
坚持服务工作。对于“80后”来讲,要提高掌握基层实情的能力,真正了解服务对象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为他们做什么,准确地把握实情,从大局出发,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自己乃至单位的良好形象,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