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元国有资产难道“打水漂”了吗?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与新河街交叉路口的东北角,汉康物业有25亩工程用地,已用去12亩,剩下的13亩也完成了基础建设,再过一两年,就能全部建好,到时候汉康即可还清债务。而这一切只能是美好的愿望而不能得以实现,因为法院把该公司的剩余13亩用地和账户全被封死,所有工程只好全部停止。而其后的一系列动作又不能不让人生出许多疑问。

  法院运用法律手段封地、封账户,这本也无可非议——但就是这封地、封账户,致使两年前这块原是一家国有公司土地,价值至少可达5000万元的地产。却被以1300万元卖掉,3000多万元的国有资产不翼而飞,而这一切只由于一张只有300字的证明复印件。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啊!

  汉康物业发展公司是一家国有公司,1994年,汉康物业与武汉住宅投资公司、恒丰经济技术和恒丰联合置业建立了业务关系。几年下来,因种种原因,3家公司说汉康物业欠他们共1443万元。这期间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又经多方调解解决终无结果,最终走入诉讼。

  2000年武汉市江岸区法院分别就3家公司的起诉作出判决,要求汉康物业分别返还3家公司138万元、321万元和860万元,共计1319万元。汉康物业不服判决,提出上诉,可惜在期限内无法交齐巨额上诉费,被法院按自动撤诉处理,一审判决生效。汉康物业无力执行判决。2001年11月,该公司的13亩土地被法院查封。

  而这13亩工程用地汉康物业认为,这块地按当时价格至少值5000万元,江岸区法院却因其1300多万元债务就将地块查封,是超值查封,本身就违反最高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为此不断上访和申诉。但两年多时间,没有任何结果。

  而正是围绕这价值5000万元的“超值用地”,和1300万元债务问题,即使用这13亩“超值用地”来抵押债务,那这之间还有差额至少在3000多万元以上的国有资产应该归还汉康物业才对。然而这3000多万元的国有资产,不幸在经历了:“地铁线规划”的报告、“国佳评估公司地块评估”、汉康物业“回购地块遭失败”等过程后,最终在江岸区法院委托的拍卖公司进行拍卖,最终武汉中环房地产公司即以1300万元拍得,3000多万元的国有资产如此不翼而飞了!

  这是让有良知的人感到愤懑的事情啊,3000多万元的国有资产不翼而飞至少有以下几点疑问还未查实:

  1、武汉市江岸区法院“超值查封”汉康物业的工作用地的法律责任人是谁?他该对此事承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2、武汉市政府督察室的一份报告中,武汉市规划国土局关于“地铁线规划”的报告,是无中生有的,还是蓄意谋划的行为?为什么武汉市规划国土局专门写给督察室的报告不盖局的正式公章,却用“业务联系章”?为什么没提交文件原件,交来的却是复印件?

  3、已经被证实13亩工程用地下方没有地铁线通过的建设,为什么汉康物业提议江岸区法院对资产重新评估,却没有得到江岸区法院的支持?为什么江岸区法院还要以国佳评估公司评估的价值(按有地铁通过工程用地的价值进行的评估,评估报告称:在2004年7月6日的价值为人民币1178.92万元)对工程用地进行拍卖?

  4、拍卖为什么汉康物业凑足了1300多万元回购13亩工程用地不能通过?而汉康不得已参加拍卖,却又被会场工作人员从手里收回了参拍证?

  5、为什么拍卖成交的价格1300万元这个价格和法院判决汉康欠恒丰等公司债务的总额如此接近?天下真的有这么巧的事情吗?

  笔者感觉3000万元的国有资产似乎成了“唐僧肉”,许多人都想吃上一大块,但又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被谁吃掉,如果是被吃掉了那又是谁吃的呢?汉康物业除失掉一块宝贵的土地外,投入开发这块地的巨额费用也损失殆尽,难道只有汉康物业的人才感到痛心而关心这件事情吗?这是天大的谎言,还是内幕交易?3000万国有资产难道眼睁睁地看着它“打水漂”了吗?国有资产怎么能如此被侵吞?谁又是这里面的黑手?

  3000万元国有资产难道不值得是个小数目吗?强烈呼吁重新审查这件事情,还事情真实的面目!

  相关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7/07-22/9847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