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调控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当年“国六条”出台的时候,开发商是愁云惨淡;“国八条”出台的时候,尤其强行要求执行90/70政策的时候,开发商步调统一全面开骂。但是进入07年,今天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开发商开始谈笑风声,面对政府已经开始的调控或即将产生的新一轮调控,面无惧色,似乎心有成竹,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里面叱咤风云的任志强声音最响:“没有买房的人都亏了”。其原话大意为:最初,有些人分不清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被蒙蔽了。比如说房价要降了,大家都等着买房,结果房价涨到买不起了。在目前情况下,房价似乎没有理由不上涨,不仅如此,宏观调控还在助推着这种上涨。我们希望政府不断的宏观调控,因为调控一次房价就涨一次,开发商就乐得合不上嘴了。任志强从商人的角度来评价宏观调控。任志强认为,宏观调控首先改变了土地价值,而地价又是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否认的是,任的话即说出了市场目前真实的现状,同时也表达了大多数开发商对宏观调控的认识,即从早期的恐慌、惧怕到现在的熟视无睹,甚至期望目前的宏观调控继续调下去,因为越调越高的结果是开发商最愿意看到的。

  早在去年,任志强们就先后预言“房价将长期上涨”、“政府越调房价越高”,招来了民间的一片骂声。民众单纯地以为,政府的“铁腕”真的能拽住疯长的房价。遗憾的是,一年来,房价不但没有在调控面前停下脚步,反而报复性地从南一路涨到北,涨得让人目瞪口呆。

  开发商之所以对房价上涨充满信心:一是确实是他们对市场的把握要比普通人要准确一些,前瞻性更强一些;二更重要的是开发商已经看透了宏观调控的本质,在地方政府以发展经济为本,提高财政收入,唯GDP发展至上原则的今天,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要得以增加,GDP得以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就是快速推升房价。

  看清楚了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良苦”用心,是开发商得以最终开怀大笑的幸福来源。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可谓心灵相通、心心相印。你当大哥的地方政府既然有意减少土地供应,造成可开发土地严重短缺,市场有效供应严重短缺,那么我这个做小弟的就敢囤地不开发、囤房不售卖高价,反正最终的结果房价高涨,除了民众受苦,大家都是受益者,何乐而不为。

  俗话说的好“拿人嘴软、吃人手短”,面对开发商的羞辱与污蔑,我们的政府官员只能选择沉默甚至是逃避。最近听过一个笑话,建设部官员应邀参加房地产论坛的前提条件是“只要不谈房价”!乡下的经验是,养猪专业户如果绝口不谈养猪经验,要么怕泄露祖传秘方,要要么猪养的不怎么样。现在看来房地产肯定属于后者。

  开发商的得意、政府官员的沉默。反映了当前房价调控的困局:不管肯定不行,可越管越是迷茫;开发商越管越开心,民众越管越苦。

  开发商开发项目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终极目标。他们永远希望楼市“火”下去,房价涨上去了、就可以获取更多暴利。那么开发商如此自信,自有其道理:一是目前楼市供应基本来源于商品房,由于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确实和落实不到位,福利性住房供给有名无实,虽然政府从今年开始逐步加以落实,增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但开发商始终认为对商品房市场构成不了威胁;二是房地产市场化这几年,众多开发商在楼市中获取了丰厚的暴利,因此有足够资金来支撑一个项目开发,因此面对市场滞销局面时,他们选择的不是降价来获取销售速度,而是大家互相联合继续涨价,与消费者斗争到底;三是当前众多房地产项目在前期销售时选择相对较低价进行销售,由于众所周知的暴利,往往一个项目销售到一半的时候,已经完全收回该项目全部开发成本,因此后半成项目销售就完全是为了实现利润,在这个时候,开发商考虑的完全是如何更多从购买者身上取得利润,而完全不在乎销售周期,把涨价坚决进行到底。

  而作为购房者来讲,一方面房价如此之高让其难以承受;另一方面是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让其充分相信房价一定会降,从而选择了理性的持币观望。

  笔者想更多的是双方达成一种妥协式的平衡,这样才是最理想的结果。当然政府在这里面承担的角色非常重要,其要做到的是两方面:一是针对住房商品房市场,尽快制定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增加监管手法、加强监管力度,特别要打击非法涨价恶意涨价的行为,以促进商品房市场的健康发展,;二是尽快建立住房保障系统,解决好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避免因住房问题而造成民众心理恐慌和因为买不起房而对开发商产生的仇恨心理。这两点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