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是个大概念,是指所有从事经济活动,按照法律法规向国家交纳税收的团体与个人。在经济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与地区,纳税人是国家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是公务人员的衣食父母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遵纪守法的纳税人受到社会的尊重,纳税人的权益受到保护,纳税人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官员们在使用“公款”时心里晃动着纳税人的影子,使他们心存顾忌,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制约,浪费现象,肆无忌惮地挥霍公款的现象比起我们来要好得多。
而中国官员的纳税人意识很是淡薄,换句话说,纳税人在他们心目中没有多大份量。这是与中国的社会制度、主流意识的影响分不开的。
首先是封建残余仍然在起着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历史,“官本位”是绝对的主流价值观,思想领域及政治制度均呈现出“倒金字塔”结构:君重于臣,臣重于民。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思想推衍下来,各地方诸侯又成了一方的小皇帝,而以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为代表的纳税人反而成了社会最底层,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这种思想直到现在仍然残留在许多官员的头脑里,怎能不轻视纳税人?
其次是建国以来实行的是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与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很强的传承关系,必然对社会主流意识产生重要影响;国家计划为主的经济制度,资产国家所有、国家经营,所谓“主人翁”云云,不过是个虚幻概念,没有实际落脚点,所有从事经济工作的人群都是国家的“打工仔”。不存在纳税人,当然也就形不成纳税人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纳税人这个概念逐渐出现并日益成为关键词,但要想达到它应有的地位也还有待时日。缺乏纳税人意识及法制缺陷,对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等综合因素,导致官员们挥霍起纳税人创造的财富来肆无忌惮,这从各地争建豪华办公大楼,争购豪华轿车,公款考察旅游,公款高档消费中可见一斑。一个法制健全的政治、经济社会,应当将纳税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涵养税源,以保证国家的经济实力。官员们心目中如果时刻装着纳税人,就会感到有千百双眼睛在注视自己,监督自己,浪费现象或许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而中国官员的纳税人意识很是淡薄,换句话说,纳税人在他们心目中没有多大份量。这是与中国的社会制度、主流意识的影响分不开的。
首先是封建残余仍然在起着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历史,“官本位”是绝对的主流价值观,思想领域及政治制度均呈现出“倒金字塔”结构:君重于臣,臣重于民。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思想推衍下来,各地方诸侯又成了一方的小皇帝,而以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为代表的纳税人反而成了社会最底层,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这种思想直到现在仍然残留在许多官员的头脑里,怎能不轻视纳税人?
其次是建国以来实行的是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与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很强的传承关系,必然对社会主流意识产生重要影响;国家计划为主的经济制度,资产国家所有、国家经营,所谓“主人翁”云云,不过是个虚幻概念,没有实际落脚点,所有从事经济工作的人群都是国家的“打工仔”。不存在纳税人,当然也就形不成纳税人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纳税人这个概念逐渐出现并日益成为关键词,但要想达到它应有的地位也还有待时日。缺乏纳税人意识及法制缺陷,对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等综合因素,导致官员们挥霍起纳税人创造的财富来肆无忌惮,这从各地争建豪华办公大楼,争购豪华轿车,公款考察旅游,公款高档消费中可见一斑。一个法制健全的政治、经济社会,应当将纳税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涵养税源,以保证国家的经济实力。官员们心目中如果时刻装着纳税人,就会感到有千百双眼睛在注视自己,监督自己,浪费现象或许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