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就是数字,1就是1,2就是2。数字又不是数字,1不一定是1,2不一定是2。真正准确的数字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数字往往不尽相同。
2005年底,我国发布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本情况,并对历史数据进行了修正,根据这次经济普查的结果,我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多出2.3万亿元,增加16.8%,在世界上的位次也前移了一位,位列第六。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存在明显的漏统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解释说。那么这个数字是否绝对准确?否,因为由于种种原因,统计终归存在误差,所谓的修正,就是想使误差更小一些。
而有些误差本身就是人为制造的,想要修正,遇到的阻力会相当大。
例如:现在外资经济在中国经济的总量中已占相当大的比例,但是,了解实情的人大都知道,这其中有很大的水分,因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大陆的超国民待遇,名义税率远远低于内资企业,实际税率则更低,使得许多国内资本通过各种手段改头换面,拌成假洋鬼子。
某地为了加快开发滨海新区,给其许多优惠政策,于是乎,很多企业在滨海新区注册纳税,却在区外经营生产,该地为了实现滨海新区经济总量在全地区中比例的快速增长,对此现象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滨海新区的经济比例是很快上去了,但其中的水分也不少,后来那些税收流出区也不干了,意见很大,该地不得不进行了一些微调,但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中央党校某教授撰文指出,全国每年用于吃喝、公车、出国、旅游的公款开支高达9000亿元,占到财政支出的1/3,群情愕然,愤然。财政部随后对此进行反驳,说据财政支出报表统计显示,9000亿太大,实际数字应为1000多亿元。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那些吃喝玩乐的费用有很多是动用小金库的钱开支的,有的是从下属企业单位巧立名目报销下帐的,单纯从会计的帐目上去统计要么是幼稚得可笑,要么是拿明白装糊涂,想瞒天过海,欺世盗名。所以,不管是9000亿还是1000多亿,都是巨额数字,这两个数字都不一定绝对准确,但从实际出发,人们宁肯相信那个大的数字,虽然它是民间测估计算的,没有财政报告那么高贵的血统。
中国的GDP要低于各地GDP平均值2个百分点,这是为什么?据国家统计局权威人士说,这是因为国家统计局对各地上报的GDP要进行修正。也就是说,各地上报的GDP普遍偏高。为什么是偏高而不是偏低?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明白个中原由: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以GDP为主的政绩不仅关乎一个地方的面子,更关系到其领导的仕途,在攀比、浮躁等风气下,重复统计、虚报乱报也就不足为怪了。
各地GDP数字普遍偏高,而且,经济发展质量更是令人堪忧,有的地方环境污染严重,有的地方人民收入长期徘徊,生活质量不高,有的地方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竭泽而渔,有的地方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违背科学,搞虚假繁荣、短暂繁荣,有的地方牺牲了社会风气、市场秩序、传统美德、社会稳定。如果按照绿色GDP的计算方法,减去环境污染、能源资源消耗、健康生命的损失,真正的GDP能有多少,将很难说,有的地方也许会由得意变为羞愧。
2005年,中国GDP为18万亿元,税收26000亿元,有的人说:谁说中国的税负重?才14%多嘛!说这话的人请别忘了,在中国,还有和税收规模基本相当的各种收费!教育附加费、企业年检费、官办协会会费、管理费、咨询费等等等等,以及各种摊派。这还是明的,暗的还不少呢,不管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公民个人,现在要找权力部门去办点事,请客吃饭送钱送物,那叫奇怪吗?企业的公关费都去了哪里?餐饮娱乐单位大吃大喝挥金如土的有多少公款?飞来飞去欧美澳洲到处潇洒的有多少官员?有统计说中国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比例奇低,仅占GDP的百分之十几,那么,民工工资20年如一日,城乡贫困人口众多,国民购买力低迷,基尼系数高达0.48,贫富悬殊,社会矛盾激化,这些还有什么奇怪的呢?说中国税费负担过重,还有什么疑义呢?
再比如说中国的人口数字,也是一个迷。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由于户籍管理方面存在的痼疾,人户分离比较多,调查得到的数字与摸底调查的数字差距很大,于是上面要求去“抓人”,主要是抓流动人口,一次又一次,数字达不到上面的要求,到最后,干脆是你要什么数字,底下就填什么数字,轰轰烈烈耗资无数最后得到的数字到底有多少准确度,鬼才知道呢。
深圳的人口到底有多少?有的说300万,有的说700万,前一个是户籍人口,后一个是常住人口。在计算人均收入、人均GDP时,比较通行的是用本地的工资总量、GDP总量除以本地的户籍人口来计算,可是创造本地GDP的可不仅仅是户籍人口啊,例如深圳,用300万和700万做除数来计算,得到的人均数相差超过1倍,可是,以往就是这样计算的,所以,某些地方官方公布的人均收入很高,到了老百姓那里,就不见得是那么回事了。这是几年前的数字,现在深圳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已分别高达500万和1000万,不知其人均统计的方法改进否?
所以说,数字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实的数字,一种是不真实的数字,真实的数字往往隐藏在不真实的数字的后面。智者应该明白这点,看到这点。为政者更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自欺,更不能欺人。
“窥见渊鱼者不祥。”看到这么多数字背后的数字,恐怕不妙,说出来更是不妙,因为这些皇帝的新装还有人在穿着,别人指出来,他们会不高兴的。但我还是要说出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2005年底,我国发布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本情况,并对历史数据进行了修正,根据这次经济普查的结果,我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多出2.3万亿元,增加16.8%,在世界上的位次也前移了一位,位列第六。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存在明显的漏统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解释说。那么这个数字是否绝对准确?否,因为由于种种原因,统计终归存在误差,所谓的修正,就是想使误差更小一些。
而有些误差本身就是人为制造的,想要修正,遇到的阻力会相当大。
例如:现在外资经济在中国经济的总量中已占相当大的比例,但是,了解实情的人大都知道,这其中有很大的水分,因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大陆的超国民待遇,名义税率远远低于内资企业,实际税率则更低,使得许多国内资本通过各种手段改头换面,拌成假洋鬼子。
某地为了加快开发滨海新区,给其许多优惠政策,于是乎,很多企业在滨海新区注册纳税,却在区外经营生产,该地为了实现滨海新区经济总量在全地区中比例的快速增长,对此现象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滨海新区的经济比例是很快上去了,但其中的水分也不少,后来那些税收流出区也不干了,意见很大,该地不得不进行了一些微调,但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中央党校某教授撰文指出,全国每年用于吃喝、公车、出国、旅游的公款开支高达9000亿元,占到财政支出的1/3,群情愕然,愤然。财政部随后对此进行反驳,说据财政支出报表统计显示,9000亿太大,实际数字应为1000多亿元。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那些吃喝玩乐的费用有很多是动用小金库的钱开支的,有的是从下属企业单位巧立名目报销下帐的,单纯从会计的帐目上去统计要么是幼稚得可笑,要么是拿明白装糊涂,想瞒天过海,欺世盗名。所以,不管是9000亿还是1000多亿,都是巨额数字,这两个数字都不一定绝对准确,但从实际出发,人们宁肯相信那个大的数字,虽然它是民间测估计算的,没有财政报告那么高贵的血统。
中国的GDP要低于各地GDP平均值2个百分点,这是为什么?据国家统计局权威人士说,这是因为国家统计局对各地上报的GDP要进行修正。也就是说,各地上报的GDP普遍偏高。为什么是偏高而不是偏低?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明白个中原由: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以GDP为主的政绩不仅关乎一个地方的面子,更关系到其领导的仕途,在攀比、浮躁等风气下,重复统计、虚报乱报也就不足为怪了。
各地GDP数字普遍偏高,而且,经济发展质量更是令人堪忧,有的地方环境污染严重,有的地方人民收入长期徘徊,生活质量不高,有的地方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竭泽而渔,有的地方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违背科学,搞虚假繁荣、短暂繁荣,有的地方牺牲了社会风气、市场秩序、传统美德、社会稳定。如果按照绿色GDP的计算方法,减去环境污染、能源资源消耗、健康生命的损失,真正的GDP能有多少,将很难说,有的地方也许会由得意变为羞愧。
2005年,中国GDP为18万亿元,税收26000亿元,有的人说:谁说中国的税负重?才14%多嘛!说这话的人请别忘了,在中国,还有和税收规模基本相当的各种收费!教育附加费、企业年检费、官办协会会费、管理费、咨询费等等等等,以及各种摊派。这还是明的,暗的还不少呢,不管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公民个人,现在要找权力部门去办点事,请客吃饭送钱送物,那叫奇怪吗?企业的公关费都去了哪里?餐饮娱乐单位大吃大喝挥金如土的有多少公款?飞来飞去欧美澳洲到处潇洒的有多少官员?有统计说中国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比例奇低,仅占GDP的百分之十几,那么,民工工资20年如一日,城乡贫困人口众多,国民购买力低迷,基尼系数高达0.48,贫富悬殊,社会矛盾激化,这些还有什么奇怪的呢?说中国税费负担过重,还有什么疑义呢?
再比如说中国的人口数字,也是一个迷。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由于户籍管理方面存在的痼疾,人户分离比较多,调查得到的数字与摸底调查的数字差距很大,于是上面要求去“抓人”,主要是抓流动人口,一次又一次,数字达不到上面的要求,到最后,干脆是你要什么数字,底下就填什么数字,轰轰烈烈耗资无数最后得到的数字到底有多少准确度,鬼才知道呢。
深圳的人口到底有多少?有的说300万,有的说700万,前一个是户籍人口,后一个是常住人口。在计算人均收入、人均GDP时,比较通行的是用本地的工资总量、GDP总量除以本地的户籍人口来计算,可是创造本地GDP的可不仅仅是户籍人口啊,例如深圳,用300万和700万做除数来计算,得到的人均数相差超过1倍,可是,以往就是这样计算的,所以,某些地方官方公布的人均收入很高,到了老百姓那里,就不见得是那么回事了。这是几年前的数字,现在深圳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已分别高达500万和1000万,不知其人均统计的方法改进否?
所以说,数字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实的数字,一种是不真实的数字,真实的数字往往隐藏在不真实的数字的后面。智者应该明白这点,看到这点。为政者更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自欺,更不能欺人。
“窥见渊鱼者不祥。”看到这么多数字背后的数字,恐怕不妙,说出来更是不妙,因为这些皇帝的新装还有人在穿着,别人指出来,他们会不高兴的。但我还是要说出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