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7日,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在“第六届重庆民营企业家年会”上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当地各级党委、政府作为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和经济发展的引导者,在发展民营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地党政机构的这种责任表现在‘努力创造一种务实高效的发展环境,努力创造一种敢闯敢干的创业环境,创造一种宽容、鼓劲的和谐环境’上。
民营经济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的新的经济力量,是在与传统的经济体制、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管理模式的撞击过程中成长的,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创业初期的‘不规范’既是其与生俱来的‘胎记’,也正是其生机勃勃的活力所在。
民营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甚至失败。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客观看待、正确对待,给予最大程度的宽容和理解,坚持先发展后规范,努力营造一种容忍失败、鼓励探索的宽松环境,保护创业激情,激发创造活力。”
笔者看了汪书记所说的话,不禁心头一热,为之高兴,为之拍手叫好。为何?因为笔者认为,宽容民企初期的“不规范”就是保护“民族经济”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做法。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经济,一个国家的强盛更需要有民族企业作为强有力的后盾的,这是被实践检验了的真理。
当前,我们有些人认为,国家的发展要靠外资,靠国外的企业,或者说是靠合资企业,和一些国有大型企业,而把生机勃勃的民营业企却抛弃在外。所以,我们的一些地方在制订相关政策时,对外资企业往往是特别的优惠,而对民企呢?则层层设卡,门槛特高,大大提高了民企的运营成本。
有资料显示: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表明,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350万户。6年间净缩水81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国家工商总局的另一组数据显示,截止至2005年底,全国内资企业实有350万户,比上年净减少30.1万户,下降7.9%。
从这个资料中,可以这样说,目前我国民企的生存环境是相当恶劣的。这些被净缩水810万户个体工商户和30.1万户内资企业,就是因为他们处在企业的“初创时期”,无论从厂房、设备、生产条件、企业管理以及企业人员等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规范”。他们的产品是无法按照国家和国际的标准来执行的。现在要让他们这些初创时期的小企业,都按照国家的要求来进行标准化建设,那么他们怎么会有市场竟争力呢?而这种对他们极其不利的生存环境,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这些小企业不破产才怪呢?
然而这几年一些民营企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内一些打入国家市场的民营企业,他们成功地抢占国际市场的领地,在国际市场上站住了脚,都是在当地政府在宽容他们的“不规范”中发展起来的。从他们的胜利成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的经济地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已逐步向经济的主导地位“逼近”。可见其生命力和创造力都是非常强劲的。
因此,我们各级政府就要营造更宽松的环境,来帮助更多的民营企业的发展,逐步提高他们在国内、国际上的竟争力。对一些刚起步的小企业,我们的政府也要下力气去扶持他们,使他们不断壮大成熟。然后再让他们从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去国际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是一种以民族经济为根本的国家经济发展思维。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各级政府就要像汪洋书记说的那样,要“宽容民企初创时期的“不规范”,让他们壮大,培养他们的国内国际竟争力。这是我国能否快速发展民营经济的根本保障。
其实,宽容民企初期的“不规范”,在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史上,我们完全可以得到有力的佐证的。
现在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浙江温州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是如何从一个家庭作坊式工厂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竟争力的大企业的。
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创办于1992年,从家庭作坊开始经过十来年的努力发展成为全国打火机行业的龙头企业。
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老总周大虎原来是邮电局的干部,1991年,爱人由于所在的国有企业倒闭被迫下岗,企业以五千块买断工龄。为了给爱人解决吃饭问题,周大虎利用这五千块钱招收了三名工人,腾出一间卧室,招了三五个工人办起专配打火机的家庭作坊。他利用业余时间加工销售。在帮助爱人的过程当中,周大虎认为这个产品有非常好的前景。当时买一个日本的打火机价格在三四百、五六百元之间,而周大虎发现产品的成本其实只有十来块钱。主要是日本的打火机质量好。所以,只要质量上得去,档次上得去,打火机一定会有市场。经过这样深思熟虑之后,周大虎下定决心丢掉邮电局干部职位优厚的待遇出来闯一闯。
周大虎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产品,决定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因为没有退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成功之路走得十分艰苦和艰难,他为了创出一番事业来,和爱人还有儿子一家三口从刚装修好的新家搬进不足三平方米的破旧弄堂。阁楼里只能住上下铺,他只能睡地板,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发售不成功不回家。阁楼里面没有食堂没有洗澡间,他们吃的是弄堂的地摊饭,弄堂里面的公共卫生间是我们的厕所,一呆就是七八年。他儿子跟他进去的时候是小学生,回家的时候已经是高中了。
温州民营企业创业非常艰难。比如说打火机行业从几十家发展到几百家,都是靠自己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积累了一定资本的周大虎坚持质量第一,坚持以质量创品牌。他在投入资金,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含量上下功夫,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他的企业也成为温州市首家质量免检企业。94年被评为浙江省首届著名商标,从此虎牌打火机在国际上名声大振。
95年、96年好多厂家看到抓质量创品牌的这条路是正确的,也尝到了甜头,于是提出来学虎牌赶虎牌超虎牌的口号。而周大虎的脚步却从来没有停止过,经过努力他又成为全国打火机行业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全国打火机行业唯一一家获得中国质量万里行荣誉企业的称号,被轻工业总局授予全国打火机行业唯一的最高荣誉称号,中国打火机最强盛的企业荣誉,实现了周大虎办厂的第一个奋斗目标,成为中国打火机行业的龙头企业。
周大虎生产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占到全球打火机市场90%的份额,以优质量击垮了日本、台湾、香港三大打火机生产基地,使他们90%以上的厂家关闭,成为我国具有世界竞争优势的轻工业产品。正因为如此,这个行业碰到国际贸易摩擦的事情特别多。
2001年10月欧盟标准委员会通过西岸法案,要求两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设置安全装置。这对打火机行业造成很大的威胁,两欧元以下的打火机都是中国生产的,两欧元以上的打火机是国外生产的,周大虎认为这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打火机协会马上作出反应,并于2002年3月组成民间第一团,出访欧盟,经过交涉,欧盟表示将尽快启动修改方案。经过讨论分析后认为温州打火机有充分理由证明并非属于低于成本销售的范围,协会决定筹备资金聘请国际律师进行应诉。2002年应诉企业两次通过欧盟委员会调查官员到温州进行实地核查,并于今年八月取得实质性的胜诉。从此周大虎他们的打火机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从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的发展经历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多么的艰难啊。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从家庭作坊起步的打火机小企业,他们却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国际认证,不断壮大自己,最后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市场份额,为国家发展出了力,争了光,难道我们不为之叫好吗?从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曾经存在着多少的“不规范”啊。难道我们不承认,当时这些小企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不归功于温州市政府对其企业初期“不规范”的宽容吗?
如今,在我们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发展状况,与温州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情况是相近的。所以说,我们中西部地区要发展经济,要想崛起,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给民营企业减压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宽容他们初创时期的“不规范”,给他们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呢?从这点来看,我们应该无条件地去发展民营经济才对啊。
现在有人提出“原罪”论,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点。试想,我们中国在开放之前,有什么产品是我们国家的“专利”,是我们国家的“产权”的呢?无论从打火机、VCD、还是电脑等行业来看,都不是在模仿国外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吗?后来,我们有了“创造”才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和“专利”。如果我们没有在国外产品的基础上去研发,那么请问我们国家何时才能获得自己的“专利”和自己的“知识产权”?还会有国际市场的地盘吗?如果样样产品都要我们国家和民营企业自己投入资金和技术,从头开始研发,我们国家有这样的经济条件吗?民营企业有这样的基础吗?我国的经济如何能高速发展?这显然是在“天方夜谈”。
因此,如果说要追查“原罪”,那么我们国家的企业对国际上的企业来说,生产的产品那个没有经过“不规范”的时期?可以这样说,我们国家有专利、有产权的产品没有一样不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自己“创新”出来的。也就因为如此,民企才成为民族工业的支柱,是我们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为了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笔者要大声的说:宽容民企初期的“不规范”就是保护“民族经济”。
龚玉环
当地党政机构的这种责任表现在‘努力创造一种务实高效的发展环境,努力创造一种敢闯敢干的创业环境,创造一种宽容、鼓劲的和谐环境’上。
民营经济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的新的经济力量,是在与传统的经济体制、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管理模式的撞击过程中成长的,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创业初期的‘不规范’既是其与生俱来的‘胎记’,也正是其生机勃勃的活力所在。
民营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甚至失败。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客观看待、正确对待,给予最大程度的宽容和理解,坚持先发展后规范,努力营造一种容忍失败、鼓励探索的宽松环境,保护创业激情,激发创造活力。”
笔者看了汪书记所说的话,不禁心头一热,为之高兴,为之拍手叫好。为何?因为笔者认为,宽容民企初期的“不规范”就是保护“民族经济”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做法。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经济,一个国家的强盛更需要有民族企业作为强有力的后盾的,这是被实践检验了的真理。
当前,我们有些人认为,国家的发展要靠外资,靠国外的企业,或者说是靠合资企业,和一些国有大型企业,而把生机勃勃的民营业企却抛弃在外。所以,我们的一些地方在制订相关政策时,对外资企业往往是特别的优惠,而对民企呢?则层层设卡,门槛特高,大大提高了民企的运营成本。
有资料显示: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表明,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350万户。6年间净缩水81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国家工商总局的另一组数据显示,截止至2005年底,全国内资企业实有350万户,比上年净减少30.1万户,下降7.9%。
从这个资料中,可以这样说,目前我国民企的生存环境是相当恶劣的。这些被净缩水810万户个体工商户和30.1万户内资企业,就是因为他们处在企业的“初创时期”,无论从厂房、设备、生产条件、企业管理以及企业人员等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规范”。他们的产品是无法按照国家和国际的标准来执行的。现在要让他们这些初创时期的小企业,都按照国家的要求来进行标准化建设,那么他们怎么会有市场竟争力呢?而这种对他们极其不利的生存环境,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这些小企业不破产才怪呢?
然而这几年一些民营企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内一些打入国家市场的民营企业,他们成功地抢占国际市场的领地,在国际市场上站住了脚,都是在当地政府在宽容他们的“不规范”中发展起来的。从他们的胜利成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的经济地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已逐步向经济的主导地位“逼近”。可见其生命力和创造力都是非常强劲的。
因此,我们各级政府就要营造更宽松的环境,来帮助更多的民营企业的发展,逐步提高他们在国内、国际上的竟争力。对一些刚起步的小企业,我们的政府也要下力气去扶持他们,使他们不断壮大成熟。然后再让他们从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去国际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是一种以民族经济为根本的国家经济发展思维。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各级政府就要像汪洋书记说的那样,要“宽容民企初创时期的“不规范”,让他们壮大,培养他们的国内国际竟争力。这是我国能否快速发展民营经济的根本保障。
其实,宽容民企初期的“不规范”,在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史上,我们完全可以得到有力的佐证的。
现在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浙江温州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是如何从一个家庭作坊式工厂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竟争力的大企业的。
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创办于1992年,从家庭作坊开始经过十来年的努力发展成为全国打火机行业的龙头企业。
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老总周大虎原来是邮电局的干部,1991年,爱人由于所在的国有企业倒闭被迫下岗,企业以五千块买断工龄。为了给爱人解决吃饭问题,周大虎利用这五千块钱招收了三名工人,腾出一间卧室,招了三五个工人办起专配打火机的家庭作坊。他利用业余时间加工销售。在帮助爱人的过程当中,周大虎认为这个产品有非常好的前景。当时买一个日本的打火机价格在三四百、五六百元之间,而周大虎发现产品的成本其实只有十来块钱。主要是日本的打火机质量好。所以,只要质量上得去,档次上得去,打火机一定会有市场。经过这样深思熟虑之后,周大虎下定决心丢掉邮电局干部职位优厚的待遇出来闯一闯。
周大虎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产品,决定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因为没有退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成功之路走得十分艰苦和艰难,他为了创出一番事业来,和爱人还有儿子一家三口从刚装修好的新家搬进不足三平方米的破旧弄堂。阁楼里只能住上下铺,他只能睡地板,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发售不成功不回家。阁楼里面没有食堂没有洗澡间,他们吃的是弄堂的地摊饭,弄堂里面的公共卫生间是我们的厕所,一呆就是七八年。他儿子跟他进去的时候是小学生,回家的时候已经是高中了。
温州民营企业创业非常艰难。比如说打火机行业从几十家发展到几百家,都是靠自己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积累了一定资本的周大虎坚持质量第一,坚持以质量创品牌。他在投入资金,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含量上下功夫,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他的企业也成为温州市首家质量免检企业。94年被评为浙江省首届著名商标,从此虎牌打火机在国际上名声大振。
95年、96年好多厂家看到抓质量创品牌的这条路是正确的,也尝到了甜头,于是提出来学虎牌赶虎牌超虎牌的口号。而周大虎的脚步却从来没有停止过,经过努力他又成为全国打火机行业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全国打火机行业唯一一家获得中国质量万里行荣誉企业的称号,被轻工业总局授予全国打火机行业唯一的最高荣誉称号,中国打火机最强盛的企业荣誉,实现了周大虎办厂的第一个奋斗目标,成为中国打火机行业的龙头企业。
周大虎生产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占到全球打火机市场90%的份额,以优质量击垮了日本、台湾、香港三大打火机生产基地,使他们90%以上的厂家关闭,成为我国具有世界竞争优势的轻工业产品。正因为如此,这个行业碰到国际贸易摩擦的事情特别多。
2001年10月欧盟标准委员会通过西岸法案,要求两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设置安全装置。这对打火机行业造成很大的威胁,两欧元以下的打火机都是中国生产的,两欧元以上的打火机是国外生产的,周大虎认为这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打火机协会马上作出反应,并于2002年3月组成民间第一团,出访欧盟,经过交涉,欧盟表示将尽快启动修改方案。经过讨论分析后认为温州打火机有充分理由证明并非属于低于成本销售的范围,协会决定筹备资金聘请国际律师进行应诉。2002年应诉企业两次通过欧盟委员会调查官员到温州进行实地核查,并于今年八月取得实质性的胜诉。从此周大虎他们的打火机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从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的发展经历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多么的艰难啊。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从家庭作坊起步的打火机小企业,他们却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国际认证,不断壮大自己,最后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市场份额,为国家发展出了力,争了光,难道我们不为之叫好吗?从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曾经存在着多少的“不规范”啊。难道我们不承认,当时这些小企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不归功于温州市政府对其企业初期“不规范”的宽容吗?
如今,在我们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发展状况,与温州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情况是相近的。所以说,我们中西部地区要发展经济,要想崛起,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给民营企业减压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宽容他们初创时期的“不规范”,给他们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呢?从这点来看,我们应该无条件地去发展民营经济才对啊。
现在有人提出“原罪”论,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点。试想,我们中国在开放之前,有什么产品是我们国家的“专利”,是我们国家的“产权”的呢?无论从打火机、VCD、还是电脑等行业来看,都不是在模仿国外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吗?后来,我们有了“创造”才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和“专利”。如果我们没有在国外产品的基础上去研发,那么请问我们国家何时才能获得自己的“专利”和自己的“知识产权”?还会有国际市场的地盘吗?如果样样产品都要我们国家和民营企业自己投入资金和技术,从头开始研发,我们国家有这样的经济条件吗?民营企业有这样的基础吗?我国的经济如何能高速发展?这显然是在“天方夜谈”。
因此,如果说要追查“原罪”,那么我们国家的企业对国际上的企业来说,生产的产品那个没有经过“不规范”的时期?可以这样说,我们国家有专利、有产权的产品没有一样不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自己“创新”出来的。也就因为如此,民企才成为民族工业的支柱,是我们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为了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笔者要大声的说:宽容民企初期的“不规范”就是保护“民族经济”。
龚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