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地赚钱,努力地省钱,努力地捐钱”——这就是比尔.盖茨的财富观,这也就是比尔.盖茨。
对盖茨的“努力地赚钱”,许多的国人都耳熟能详了。1955年出生于美国西雅图的比尔.盖茨。1973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19岁退学,与同伴创办电脑公司,改名微软,自任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36岁便成为世界最年轻的亿万富翁,美国《时代》周刊评其为在数字技术领域影响重大的50人之一。2007年3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再次发布全球富豪排行榜,盖茨再次以560亿美元的身价,连续第13度蝉联全球首富。
盖茨身价全球第一,用“家财万贯”早已不能形容其富有了。但就是这个极其富有之人,平时日常起居,却又“努力地省钱”。盖茨与美琳达很少去一些豪华的餐馆就餐,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肯德基,或是到一些咖啡馆。平日里,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会议,盖茨会选择便裤、开领衫,以及他喜欢的运动鞋,但是这其中没有一件是名牌。据说,当年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的首次美国访问,在参观了微软公司而且到盖茨的家作客时,盖茨用了三道菜来作招待。这三道菜分别是:前菜,烟熏珍珠鸡沙拉;主菜,华盛顿产黄洋葱配制的牛排或阿拉斯加大比目鱼配大虾任选其一;甜品,牛油杏仁大蛋糕。
比尔.盖茨没有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花费更多的钱,但他乐意把钱花在公益事业上,“努力地捐钱”。盖茨有一个夫妇共享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2006年资产高达290个亿,把全球艾滋病防治作为“高度优先”任务,并计划每年捐款30亿美元。因此有人说,比尔.盖茨正在从一个IT时代的英雄和世界首富变身为全球最重要的慈善家之一。
中国有一个词,叫做“儒商”。盖茨不懂中国文化,不解儒家思想,但在我心中,他却是一个真正的“儒商”。因为,不论是儒家文化还是儒商精神,都讲究一个“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都讲究一个“义”:以义取利,以利济世。比尔.盖茨的微软技术,让信息社会大幅提速,而由之带来的财富,根据比尔.盖茨的计划,其95%以上将重归社会,留给子女的创业基金将不过百万美元。
中国的儒商传统源远流长,一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让我们能从中感悟到中国儒商文化的许多许多。而一代富商李家诚、
商人都该努力地赚钱,只要是取之有道,钱赚得是越多越好。有钱人也该花钱有度,奢侈是一种浪费,堪比暴殓天物。有钱人是不是也要回报社会、回报社会的其他成员?因为社会是一个整体,供求和社会财富分配最终的状态是一种平衡,社会各成员间也都应该呈现一种和谐稳定的关系。比尔.盖茨有三个“努力”,中国的富人都该和比尔.盖茨一样地“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