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笔者在《新浪网》上看到一篇《证监会否认A股交割T+3》的报道。
文中说:8月份跌宕连创新高的股市,使投资者和各种金融机构开始了新一轮的“政策恐惧”。8月7日,市场突然出现了一篇某大报刊登的董教授的“T+3交割:证监会最后一道王牌”文章,使广大投资人“如期”陷入政策恐惧之中。不少券商机构和分析人士广泛转载这篇文章,更有投资者因此断言“短线高手行将没落”,“机构将把散户彻底挤出市场”。其实早在6月中旬市场出现“T+3交割”传闻的时候,证监会已经对此进行了否认┅┅。
看了此新闻,笔者以为,股民们的恐慌是没有必要的,但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股民没有搞清T+3交割制度到底是什么意思?而证监会也没有向股民们解释清楚何为T+3交割制度,何为T+3交易制度。
所以,笔者以为,我们只有搞清楚了T+3交割制度和T+3交易制度的区别,人们就会消除政策市带来的影响,股市才不会出现恐慌现象。
至于报道中说的这位董教授就是董登新,他是武汉科技大学名一教授(系主任),据他自己介绍,他是长期从事中外证券市场制度比较研究的。他的这篇《T+3:证监会的最后一张王牌》博文笔者也早已看过。
在博文中,董教授说:“实行T+3交割制度,一方面可以将畸高的‘日换手率’和‘日成交额’泡沫挤压为原先的1/3,在某种程度上,它既可以放慢股市遇热暴涨的速度,同样也可以放缓股市遇挫暴跌的速度,这将会对股市的平稳运行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另一方面,T+3交割制度延长了成交与交割的时滞,大大放慢了股市资金周转速度,从而放大了股市投机成本,这有利于引导股民理性投资、长期投资,同时有利于淡化股市投机氛围”。
笔者以为,董教授在文中误把T+3交割制度当成T+3交易制度,所以,他才会说:“实行T+3交割制度,一方面可以将畸高的‘日换手率’和‘日成交额’泡沫挤压为原先的1/3,在某种程度上,它既可以放慢股市遇热暴涨的速度,同样也可以放缓股市遇挫暴跌的速度,这将会对股市的平稳运行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
其实,T+3交割制度与T+3交易制度是有本质区别的。采取T+3交割制度,根本不可能抑制“日换手率”和“日成交额”的。
那什么是T+3交割制度和T+3交易制度呢?
T+3交割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当天卖出的股票,其资金要过三天后才可以提取,这与股票帐户上的资金使用无关。而T+3交易制度是指,当天买入的股票要过三天后才能交易。
在中国股市中,目前A股就是采用T+1交易和T+1交割制度的。也就是说,当天买入的股票,第二天才能卖出。当天卖出股票后的资金当天还能使用,还能用来股票买入的,但卖出后的资金只能到第二天才能提取。而股B则是采用T+1交易制度,T+3交割制度。也就是说,当天买入的股票第二天才能卖出,卖出股票后的资金,当天一样还能使用,还能用来买入股票,但卖出后的资金是要等三天后才能提取。
只要我们搞清楚了T+3交易和T+3交割制度后,那么董教授在博文中的说法也就不成立了。如果说中国股市要抑制“日换手率”和“日成交额”那必须采取T+3交易制度,而不是T+3交割制度。其实T+3交割制度只是对防止资金大量撤出股市起作用的。
当然,对证券会出来否定T+3交割制度是何用意笔者不好妄加评论,但这个T+3交割制度中国是不会实行的,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抑制“日换手率”和“日成交额”的方法。
而中国会否实行T+3交易制度,那就需要广大股民去关注的,因为,这种制度一旦实行,它将对机构有利,它将更加便于机构去操控股市;而对散户股民来说是没有好处的,因为,三天后的股市行情会是什么样的?又有谁会知道呢?
所以,笔者以为,对中国这样一个才起步的股市,如果采取T+3交易制度,必将会有很多中小股民退出股市,中国股市也就成了机构们拚杀的场所。
试想,这样的股市会是健康的股市吗?又如何让老百姓通过股市来分享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呢?
龚玉环
2007年8月13日
http://business.sohu.com/20070607/n250436784.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y/20070811/14383873858.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y/20070621/02243709928.shtml
文中说:8月份跌宕连创新高的股市,使投资者和各种金融机构开始了新一轮的“政策恐惧”。8月7日,市场突然出现了一篇某大报刊登的董教授的“T+3交割:证监会最后一道王牌”文章,使广大投资人“如期”陷入政策恐惧之中。不少券商机构和分析人士广泛转载这篇文章,更有投资者因此断言“短线高手行将没落”,“机构将把散户彻底挤出市场”。其实早在6月中旬市场出现“T+3交割”传闻的时候,证监会已经对此进行了否认┅┅。
看了此新闻,笔者以为,股民们的恐慌是没有必要的,但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股民没有搞清T+3交割制度到底是什么意思?而证监会也没有向股民们解释清楚何为T+3交割制度,何为T+3交易制度。
所以,笔者以为,我们只有搞清楚了T+3交割制度和T+3交易制度的区别,人们就会消除政策市带来的影响,股市才不会出现恐慌现象。
至于报道中说的这位董教授就是董登新,他是武汉科技大学名一教授(系主任),据他自己介绍,他是长期从事中外证券市场制度比较研究的。他的这篇《T+3:证监会的最后一张王牌》博文笔者也早已看过。
在博文中,董教授说:“实行T+3交割制度,一方面可以将畸高的‘日换手率’和‘日成交额’泡沫挤压为原先的1/3,在某种程度上,它既可以放慢股市遇热暴涨的速度,同样也可以放缓股市遇挫暴跌的速度,这将会对股市的平稳运行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另一方面,T+3交割制度延长了成交与交割的时滞,大大放慢了股市资金周转速度,从而放大了股市投机成本,这有利于引导股民理性投资、长期投资,同时有利于淡化股市投机氛围”。
笔者以为,董教授在文中误把T+3交割制度当成T+3交易制度,所以,他才会说:“实行T+3交割制度,一方面可以将畸高的‘日换手率’和‘日成交额’泡沫挤压为原先的1/3,在某种程度上,它既可以放慢股市遇热暴涨的速度,同样也可以放缓股市遇挫暴跌的速度,这将会对股市的平稳运行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
其实,T+3交割制度与T+3交易制度是有本质区别的。采取T+3交割制度,根本不可能抑制“日换手率”和“日成交额”的。
那什么是T+3交割制度和T+3交易制度呢?
T+3交割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当天卖出的股票,其资金要过三天后才可以提取,这与股票帐户上的资金使用无关。而T+3交易制度是指,当天买入的股票要过三天后才能交易。
在中国股市中,目前A股就是采用T+1交易和T+1交割制度的。也就是说,当天买入的股票,第二天才能卖出。当天卖出股票后的资金当天还能使用,还能用来股票买入的,但卖出后的资金只能到第二天才能提取。而股B则是采用T+1交易制度,T+3交割制度。也就是说,当天买入的股票第二天才能卖出,卖出股票后的资金,当天一样还能使用,还能用来买入股票,但卖出后的资金是要等三天后才能提取。
只要我们搞清楚了T+3交易和T+3交割制度后,那么董教授在博文中的说法也就不成立了。如果说中国股市要抑制“日换手率”和“日成交额”那必须采取T+3交易制度,而不是T+3交割制度。其实T+3交割制度只是对防止资金大量撤出股市起作用的。
当然,对证券会出来否定T+3交割制度是何用意笔者不好妄加评论,但这个T+3交割制度中国是不会实行的,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抑制“日换手率”和“日成交额”的方法。
而中国会否实行T+3交易制度,那就需要广大股民去关注的,因为,这种制度一旦实行,它将对机构有利,它将更加便于机构去操控股市;而对散户股民来说是没有好处的,因为,三天后的股市行情会是什么样的?又有谁会知道呢?
所以,笔者以为,对中国这样一个才起步的股市,如果采取T+3交易制度,必将会有很多中小股民退出股市,中国股市也就成了机构们拚杀的场所。
试想,这样的股市会是健康的股市吗?又如何让老百姓通过股市来分享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呢?
龚玉环
2007年8月13日
http://business.sohu.com/20070607/n250436784.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y/20070811/14383873858.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y/20070621/022437099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