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频道的“金蝴蝶”栏目首次曝光了江淮汽车的A0级轿车——“江淮的千里马”,又意为“宾马”(推测命名来自“宾悦”)。具体报道参见搜狐汽车。
从吉利的“前奔驰,后夏利”的先期模仿阶段,到奇瑞整个车身零部件“照搬”桑塔纳成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这样的模仿接踵而来。业界的评论犹如当年的百花齐放,说这样模仿的阶段必不可少,丰田不也是靠模仿起家的么?说这样的模仿短暂性地欺骗和恭迎了消费者,非长久之计;说为何不克隆一下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等等等等。
当年,正当此事闹的沸沸扬扬之时,奇瑞似乎佐证了一个观念性的问题——模仿是有出路的!QQ“忍辱负重”缺席了05年上海车展,Spark风光亮相。但QQ还是引来了大批猜想和寄托。而后正式上市的QQ日销量峰值突破千辆,其0.8版本先发制人,打压Spark,而后其1.1版本更是能享受大城市取消对小排量车限行的优越。长安街上能看到更多的QQ,而非Spark。奇瑞、通用在中国一连串的官司、知识产权的斗争之后,以和解告终。奇瑞尝到了大大的甜头。
所谓万事开头难,所以QQ起了一个好头。当然这样的模仿,在模仿者与被模仿者之间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当双环自豪的拿出了CEO之后,大家惊讶了。毫不相干的两个企业、两个产品,居然惊人的风格统一,如出一辙,可惜只能远观之,不能亵玩焉。也许,后来BMW的人看到东风的“小康”微面之后,会更加习惯在中国做生意的习俗。“可以互相切磋一下嘛。”
模仿是进入一个领域或者行业的必经之路。小孩练毛笔字,无不是颜体、欧体等等模仿个遍,随后定性、揣摩、自成一体。过程可以长至好几十年,黑发练成白发。习惯应试教育的国人深谙作文之道,应用文、说明文、辩论文考场上信手拈来,那个框框似乎千年不变,因为千万次模仿后,已经被“八股”了。
而模仿并非在模仿本身,这个道理太浅显不过。因为即使模仿博得了满堂彩,那个彩也是跟原创造者借来的。没有自己的独门绝技,等于前途陌路。
奇瑞聪明。知道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知道模仿的目的就是被模仿。灵活多变的策略让大家措手不及。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发展,形成自我,形成体系。奇瑞早早的跳出了“低级克隆”的那个圈圈,而同在一省的江淮为什么就还是那么不能换个思路呢?
即使“江淮千里马”这个车型的诞生是来自于先前和现代的恩恩怨怨,难道就不能多加入一些中国特色么?至少让买车的人知道,这个车和千里马除了标识不同还有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