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攻5000点会有多少变数?


  上证A在8月1日探及4500点上方后,回调报收于4300.56点后,8月2日小幅调整上扬,8月3日即站在4500点之上,当日上证综指报收于4560.77点,至今日收出了8连阳并不断创出新高。深市8月7日开始回调,相对来说表现较弱,此种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沪市可能大大出乎一些人的预期,从7月5日收盘3615.87点到8月14日收盘4872.79点,近40个交易日,大涨了1256.92点,难道是“牛市”又来临了吗?还是孕育着更多的变数呢?

  不管怎么说,这一波漂亮的涨点,似乎在股民们的预期之中,只是多了许多叹息之声,这一轮牛市,不知道有多少散户们还站在市场边观望,失去这轮赢利的机会,而心里面还直范嘀咕:这样的“牛市””到底是怎么了?

  这一轮“牛市”不仅越过了政策顶,而且涨得如此之快却并没有导致泡沫论,更没有调控政策之类的利空消息面,那么后期上攻5000点会有多少变数呢?

  一、“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散户们对股市更加谨慎。

  尽管上证指数已达到4800多点,但两市五成以上的股票价格却低于上证指数4000点时的水平。与5月30日股市大幅调整前相比,上证指数上涨了12%,深证成指上涨了21%,而两市可比较的1345只股票中,超过900只股票在此期间下跌。股指虚高的现象近期更是有愈演愈烈的倾向。工行从上周三暴涨以来,股价从5.8元涨至今日的7.05元。在此期间,它就对上证指数贡献了93点。另外,中行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对沪指贡献也达到了40点。指数因为个别大盘权重的快速走高而虚高,对投资者来说,很尴尬。市场处于高点位,但绝大多数投资者资产并未见增值。同时,投资者面对过快增长的指数,调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股市的人气指数并不理想,成交量也没有明显增大。散户们投资的心态越来越趋于谨慎。

  二、“涨了指数累机构”的机构投资者成股市主力。

  明白人应该看得出,这次股指的上攻,主要是机构们拼杀的结果,盘中个股的上涨成明显的二八现象,机构们操纵了股市,达到了其前期股市泡沫论、股指上涨过快、散户主导市场等等一系列的危险论调,不少股民不得不再次选择基市投资,这正好是机构们的意愿,他们可以拿着基民们的钱来左右股市,想涨就涨,一个多月的时间股指涨了1256点,股市难道没有泡沫了吗?股民们难道愿意成为基民吗?可是不愿意行吗?

  三、“涨了指数赚不到钱”的声音不只是散户。

  沪指震荡后继续上攻,个股活跃度增加,但成交量仍没有放大,表明增量资金进场规模不大,这也表明市场的热点并没有有效转换,近期表现较好的前期震荡调整的个股持续性还有待观察。对于市场整体判断来说,虽然坚定牛市信心没有丝毫动摇,但人气的聚集仍然是困难之事,低价题材股的失落其实也让散户们失落了。市场能从前期的“二八现象”很好地向“八二”进行演绎吗?对于似乎调整在即的股市,看来也是很难预料,“涨了指数赚不到钱”的声音恐怕也不只是散户发出的,机构投资者们也很着急吧,只有机构打拼的股市恐怕不是完整的股市,若“全民不炒股”那么股市会是什么样子?我想这不是机构所愿意看到的结果吧。

  笔者认为,上攻5000点市场不会再给予股市打压的态势了,因为这可能会造成股市的灭顶之灾,但调整也近在咫尺。在股市这只大盘子上的追逐者越来越少,危险再多也就这几个人顶着,机构不会傻到这个地步吧,何必不让别人再进来呢?可谁知道这到底会是个什么陷阱?(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