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资产寻求论的理论基础
与现实意义
王旭
摘录:
大批跨国公司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等形式,进行!"# 投资、并购、结成战略联盟等活动,获取新的知识、技术和品牌等资产。其跨国经营的动机已不仅于传统理论中的资产运用,而是资产运用与资产寻求并举。传统跨国公司资产运用论将跨国公司的投资目的归结为资产运用,没有考虑到资产和优势获取的动机,因此,难以解释这种跨国公司新的投资活动。相对于传统资产运用为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界将这种以跨国寻求资产,进而获取、增强所有权优势的经营活动称为资产寻求型($%%&’ (&&)*+,)或优势寻求型($-./+’/,&(&&)*+,)跨国经营活动。0&%%1+ 于2334 年在其博士论文中,将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资产运用($%%&’ 567891*’*+,),另一类是资产增加($%%&’ $:,;&+’*+,)。<:&;;&=9&(2333)> ? @ 也对跨国公司!"# 活动进行过分析,将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划分为增强现有知识能力(A1;& B/%&$:,;&+’*+,)和对企业现有知识的运用(A1;& B/%& 56891*’*+,)
两类。C&D=/E(2334)> 4 @ 对部分印尼企业样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企业在对外投资后,企业的管理技能、出口、质量和成本有了很大的改善。他认为印尼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为了运用所有权优势,还是为了发展原来没有的所有权优势,而且还可以通过国外的子公司将获得的所有权优势转移回印尼的母公司。邓宁在对FCG 范式的不断修正中也认识到资产寻求的重要性,于2334 年提出将
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分成自然资源寻求、市场寻求、生产效率寻求和战略资产寻求四种。并于233H 年进一步提出,在联盟资本主义($99*/+D& I/8*’/9*%;)条件下,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联盟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外国的技术和市场,同时也是为了运用现有的竞争优势。<:&;;&=9&(2333)、J1%K:=* 和L1’’/(2333)等人也运用模型验证了跨国公司通过向东道国投资获取溢出效应、增强优势的观点。资产寻求论作为新兴的所有权优势获取理论,与传统的资产运用论相互补充,成为解释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形成的重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