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ubn.com.cn/《中国联合商报》 2007年8月13日
■一周看市
8月6日早间,沪深A股诞生了一项新纪录,中国船舶(600150)盘中最高上摸200.50元,成为沪深两市自拆细以来第一只200元股。而随后的两天里,中国船舶似乎有些力不从心,没有能继续保持200元身价。
“这种波动表明,市场看到了它的价值,但对于继续保持200元以上,则有些动力不足。”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孙飞对本报表示,“至少,市场认为还需要一些利好消息。”
首只200元股
截止到8月8日,虽然中国船舶未能继续保持200元上方,但历史已经铭记了6日摸高200.5的那一刻。
自今年初始,中国船舶的前身——沪东重机传出拟定向增发收购集团公司的优质资产后,该股即遭到各路资金的疯抢,股价在短短不到10个交易日中就翻了一倍。随着公司定向增发的获准,尽管大盘经历了几次宽幅震荡,但该公司的股价保持了良好的上升通道。据统计,自1月4日至8月8日,中国船舶的累计涨幅高达500%。
据沪东重机此前公布的重大资产重组公告,拟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亿股的股票,置入的资产包括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广州中船远航文冲船舶工程有限公司54%的股权。增发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后,上市公司从一个船舶发动机龙头公司一跃成为集造船、修船和主机制造为一体的大型船舶制造公司。
据研究机构的预测,定向增发完成后,中国船舶2008年的每股收益将大幅飙升,这就是中国船舶股价一路疯涨的真正动力。从中国船舶今年一季度的股东名单上看,机构投资者云集,包括南方高增、基金丰和、基金泰和、基金通乾等证券投资基金重仓持有。机构投资者的长期看好也是这家目前流通股仅1亿出头的高成长公司股价长期走牛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8月1日起,“沪东重机”正式更名为“中国船舶”,并表示已完成定向增发,逐步实现中国船舶集团核心民品主业整体上市的目标。而更名完成后,公司股价开始飙升,前5个交易日的时间,股价绝对涨幅曾达到50元。直至6日,中国船舶一度涨至200.50的高价,成为中国第一支200元高价股。
此后的7日和8日两天里,中国船舶始终没有再突破200元关口。但业内专家指出,其标杆意义已经显现——中国船舶的走高将拓展高价股的上升空间,而高价股的上升空间一旦打开,对提升市场的整体价格中枢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追捧高价股
“中国股票大部分是向好的。”孙飞表示,市场追捧蓝筹股和高价股也是理所当然,装备制造业景气的造船、工程机械等板块有持续走强的可能。
华泰证券研究所陈金仁认为,从新船价格指数来看,新船价格指数近年来不断攀升,2007年5月著名的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上升到173点左右,创下历史新高。而近几年我国船舶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是世界的两倍左右。从景气周期来看,目前行业的景气度依然较高,我国造船的景气周期仍望延续较长时期。相关机构对中国船舶今年和明年的盈利预测均较为乐观,这也是中国船舶股价大幅飙升的重要原因。
“市场总是对的。从行情来看,印花税的提高,无疑使得市场资金集中到炒蓝筹股、高价股上。”财经评论家曹中铭认为,“而且,中国船舶从一家股份公司定向增发后提升为集团整体上市,其资产规模、赢利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中国船舶月初从“沪东重机”改名而来,公司定向增发收购的外高桥造船公司是国内最先进的造船企业,2006年底手持订单1381.50万载重吨,居全国第一。这种蓝筹股受到市场的追捧,股价自然飙升。”
事实上,中国船舶此次增发,使得中国船舶集团初步实现了其核心民品造、修、配三大业务的整合,使上市公司初步形成了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整体上市的平台。在中船集团旗下,还有其他核心民品业务也在进行一系列扩张计划,这为上市公司后续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
近年来,中船集团为谋求成为世界最大的船舶制造商而进行了一系列产能的扩张,根据Clarkson最新的数据统计,去年中船集团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船舶订单量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分别达到7.9%、16.9%和11.5%,在世界造船集团中的排名仅次于韩国现代集团,位居世界第二。
后市支撑
“要知道中国船舶的后市如何,”曹中铭说,“还要看大盘的走势,以及中国船舶的业绩和成长。”
中国船舶价格在最高上摸200.5之后的回落,孙飞认为是正常的波动。但“这至少说明,目前中国船舶的动力并不足以支持200元的高位”,同时市场也需要有进一步利好的消息,才能让投资者有足够的信心继续追捧如此高价。
孙飞评价,如果未来没有盈利增长点和更好的潜力,其高价还是要跌下来的。“无论是中国船舶,还是百元股票。”
相关研究表明,高价股在市场中的表现往往高于一般上市公司,这主要与这些高价股所指向的上市公司质地有关。高价股公司往往盈利能力较强,且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高价股并不代表公司的估值水平高,相反,一些高价股由于每股收益高,估值水平如市盈率等相反处于较低的位置。华泰证券研究所陈金仁说,“比如目前市场上最高价的中国船舶,从相关研究来看,目前的动态市盈率水平依然在整个市场中处于较低位置,对应的2008年动态市盈率水平也仅在30倍左右,估值水平依然较为合理。”
长江证券研究员黄东升、李兴对于中国船舶的后市走势也认为,“沪东重机获中船集团核心民品资产全部注入后,公司年净利润将在150亿-200亿元之间,有望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造船上市公司,因此维持‘推荐’投资评级。他们认为,本次资产注入是中船集团实现整体上市的第一步,预计中船集团仍将其他民品船舶资产陆续注入上市公司。”■CUBN 记者 侯丹 北京报道
----------------------------------
实时披露现身中小板
---------------------------------------------------------------------
http://www.cubn.com.cn/ 市场 2007年8月13日
8月6日,丽江旅游首次在中午对公司的自查情况进行了公告,这一公告开创了中小板实时信息披露的先河。
“如果实时披露最终能够得到落实,我相信深交所中小板在信息披露方面将大大领先于主板市场。”财经评论家曹中铭强调,“而且这一制度值得在主板推广。”
实时披露
据悉,深交所《关于在中小企业板实行临时报告实时披露制度的通知》8月6日在中小板正式实施。当日,除丽江旅游外,中小板快的山河智能、天邦股份、江苏琼花、网盛科技4家公司也于午间休市时在深交所发布公告,成为第一批按照实时披露新规来披露公告的公司。
按照实时披露制度,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临时报告将不再统一在下午休市后披露,而将在中午休市期间或下午3:30后分两次披露。如果上市公司报送的临时报告在上午11:30前获得深交所确认,则公告于当日中午休市期间披露,如涉及深交所规定的停牌事项,上市公司从当日下午开盘时起停牌。如果在上午11:30后获得深交所确认,则将于当日下午3:30后在指定网站披露。
根据此规定,中小板公司在当日下午15:00前通过指定网站披露公告的,发布的星樾畔⒅泄鞠喙亍爸と虺魄白骸弊笃鸬?位将增加字母“A”的标识。在实时披露制度的实施初期,深交所还将通过交易系统发布“走马灯”信息,向投资者提示发布公告的中小板公司名单。投资者看到上述提示后,就可以及时上网查阅有关公司新发布的公告。此外,投资者在交易日中午休市期间和下午15:30后也可定时关注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告。
以往,投资者最快必须等到上市公司将公告报送交易所登记确认的当天收市后,才能阅知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实行实时披露制度后,投资者在上市公司将公告报送交易所登记确认后的当天中午,就可能从指定网站阅知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
为此,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小企业板实行临时报告实时披露制度,将有助于投资者及时了解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及市场效率。
锻造诚信
“这些措施都是在加强监管,是公平、公开、公正交易原则的体现,面向公众,所以就要更透明。”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中心主任、首席经济学家孙飞博士认为,“规范和强化的目的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中小板更好地与主板接轨。”
当然,这一利好也是针对上市公司本身的。孙飞表示:“这就让企业有了成长发展的动力,更好地树立企业形象,让投资者获得投资价值,从而促进了市场的流通交易。”
“深交所在总结中小企业板澄清公告网上实时披露制度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正式在中小企业板实行临时报告实时披露制度,可以使股民及时了解信息,有利于防止知悉内幕人利用消息进行获利,对于市场上出现的谣言可以及时辟谣。”曹中铭说。
“深交所的初衷,是要将中小板打造成‘诚信板’。因为此前证券市场的诚信问题已广为投资者所诟病,上市公司只顾着“圈钱”,而丝毫不考虑流通股股东的利益,由此导致市场陷入诚信危机。”曹中铭表示,“在中小板挂牌后的第九个交易日,江苏琼花曝出巨额国债丑闻,这无疑给深交所一记重重的耳光。”
自江苏琼花事发东窗后,玷污中小板的事件时有发生。“隐瞒不报、延期不报、内幕交易一直存在。”
在包括信息披露、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中国证监会都有相应的制度出台,但深交所对于中小板,亦另外制定了规章制度。如对于募集资金的使用有《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细则(2007年修订)》、对于暂停上市、退市等制定了《中小企业板股票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特别规定》等。
此次,临时报告实时披露制度的出台,正如深交所有关人员所说的“将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更及时,市场的透明度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的公平知情权得到保护,也有利于缩短证券停牌时间,促进了市场交易的连续性,提高市场效率。”
意义深远
“其推广的意义重大。”曹中铭坚持,这一制度从中小板推广到主板将是市场的进步。
事实上,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工作一直存在较大的问题。对于发生的重大事件,某些上市公司常常是迟报或隐瞒不报。“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一些机构,比如券商,都可以从中大获其利,受害者却几乎都是中小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处罚,监管层囿于权力所限,大多也只是以谴责了事,最多也不过是对违规者实施市场禁入而已。在中国证券市场有限的历史上,信息披露违规事件层出不穷。”
在曹中铭看来,如果这些措施最终能够得到落实,深交所的诚信板的初衷已经达到,而中小板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将大大领先于主板市场。“既然中小板上能够实行,那么在深市的主板同样也应该可以实施。进而言之,深交所的临时报告实时披露制度,不能仅仅成为中小板的投资者独家‘享受’,包括深市主板、沪市主板均可以‘照搬照抄’。”■CUBN 记者 侯丹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