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世界大发现


                 第20

首先,我想告诉我亲爱的读者的是——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至少应当说物质世界是可以相对认识的。诚然,要回答清楚这样一个问题也是不容易的,也就不要说还有不可知论者存在的问题。那么,笔者为什么说“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呢?又凭什么说人类还能认识“物质世界的未来”?换言之,即便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那又怎么能证明“物质世界的未来”也是可以认识的?这不是自己又为自己加重了任务?是的,回答是肯定的。下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理由和依据。

一、什么是物质世界、认识物质世界?有什么本质表现?

要回答物质世界究竟能否认识的问题,需要首先把物质世界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搞清楚了以后。如果连物质世界究竟是什么的问题都不能高清楚,也就回答不了“能否认识”的问题。这显然是再简单也没有的道理了。而不可知论者之所以会说“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可以肯定,他们一定是尚未把物质世界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搞清楚。换言之,他们之所以有不可知论,就在于其不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

(一)什么是物质世界?有什么本质表现?

读者甭想让笔者给出一个传统哲学意义上的物质范畴,因为传统哲学上的那个物质范畴本来就是错误的或者说是片面的。否则,笔者自然也就不会在这里解答这个问题。当然,问题需要一个一个地来回答,显然很难用几句话讲清。在这一节里面,笔者将着重介绍一下世界的本质究竟、到底是什么。

1、什么是物质世界?是怎样产生的?

是啊!世界究竟、到底是什么?不可以肯定,世界就一定是物质,否则也就忒绝对了,因为世界除了物质以外,还有物质的产生与运动原理的存在,还有精神世界的存在,还有知识世界的存在。如果说“世界是精神的”属于唯心主义的话,那谁又能告诉我说,物质产生与运动原理的存在、人类知识的存在也是物质?既然有物质的存在为什么就没有“非物质的存在”?这符合逻辑、符合辩证法吗?

或许有人会说,所谓“原理的存在”、“知识的存在”都是指向物质的。笔者当然知道,但是,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原理就是物质”、“知识就是物质”。当然,也就更不能说,“空间就是物质”和“时间就是物质”了。为什么?就因为“原理”是指物质运动的某种程序,而“知识”是指人类对这种程序的理解;就因为“空间”是对物质存在的证明,时间是对物质运动的证明,而不是物质本身者也。

诚然,它们与物质都是有联系的,没有了物质也就没有了它们。那么,它们究竟应该属于什么东西呢?笔者以为,它们都应该属于物质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才使得世界具有了物质性,再或者说它们统统是对物质的证明!换言之,只要具有上述属性的,它们才能称为或者说我们才能把它们叫做物质。如此,笔者又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笔者想说明的是,物质世界比物质更宽泛。

也正是由于如此,笔者才在这里讲“物质世界”而没有讲哲学意义上的“物质”。这样一来,笔者也就有理由把“物质运动原理”、把“知识的存在”、把“空间”和“时间”都归纳到“物质世界”里面去了。那么,究竟、到底什么是物质世界?笔者以为,它不是别的,正是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物质场”。有时,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也会把它称为“广义场”。这是因为,所有的场都是一个物质世界。

那么,物质世界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可以肯定,它就产生于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广义物质场”而不再是传统哲学意义上的那个物质或者说“狭义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换言之也就是说,无论它是“实在”还是“虚在”,无论它与人类的意识有无联系,也无论它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只要它是以场的形式存在,并在场的作用、制约下运动,那它就属于“物质世界”。

2、物质世界的本质?为何体现认识物质世界?

那么,物质世界的本质体现的是什么?笔者以为,就体现为认识物质世界。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物质世界是用来供人们认识的,其他动物可以不认识,但人类却不能也没有理由不去认识。也就是说,无论他是什么人,都具有认识物质世界的权力与义务。这里面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质世界之所以会存在,是供人类来认识的,它为人类的认识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人类有认识它的权力与义务。

笔者经常说:如果有一天再没有可供自己认识的了,那将是自己的死期。或许有人会说,这句话等于没说,因为物质世界有的是等待人们去认识的事物,也就是说笔者“死”的理由不存在,因而也就谈不到“死期”。是的,笔者也承认这一点,但它却说明了一个问题,包括笔者在内的人类之所以要活着,就是为了认识世界。当然,我们有认识世界的权力和义务,因为我们绝不能为了自己而活着。

诚然,认识物质世界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够办到的事情,因为与物质世界的生命相比,人类只在这个地球上存在了也不过几十万年的光景,最多也不过一百万年。就算往前再推一百万年,以二百万年来计算,也无法与已经有四十五亿多年的地球的年龄相提并论呀!也就更不要说,我们的宇宙大约已经产生了九十亿年的时光了。既然如此,人类是否就再没有认识这个物质世界的必要与意义了?

否,回答一定是否定的。笔者以为,人类之所以要认识物质世界,之所以能够认识物质世界,就在于人类肩负着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还原宇宙、地球、生物、人类的过去和未来。这一项任务既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当然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是无法推卸掉的一项任务。过去人们认识不到这一点,误以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可以肆无忌惮地使用地球资源,现在看来是错误的。

大家知道,地球上有许多资源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尤其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和稀有资源,不但正在面临着枯竭的危险,而且已经不止一次地向人类敲起了警钟。比如森林、煤炭、石油资源,都已经到了非计划使用不可的地步,而“能源危机”的大爆发就是人类自己酿成的苦果。这当然也不是说人类已经走上了绝路,已经再没有办法来弥补。为此,深刻认识物质世界就显得很必要。

(二)什么是认识物质世界?有什么本质表现?

笔者认为,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尚处于皮毛阶段,可以说我们连物质固有使用价值的百分之一还未认识到。也就是说,假如物质的使用价值是百分之百的话,那我们现在只认识到了百分之一。原子能的发现,迅速地提高了人类对物质世界使用价值的认识,可是,就目前人类的利用来看实在很小。

1、什么是认识物质世界?是怎样形成的?

如何加深、提高对物质世界使用价值的认识,对人类来说,显然是不知道该有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了。笔者以为,认识世界的物质性比较容易,最不容易认识的,则是这些物质究竟、到底都有那些使用价值可以被人类所利用。什么叫认识物质世界?难道不是指认识物质的使用价值?诚然,它不仅仅是指认识人际关系,而主要表现在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即认识人际关系只是认识世界的部分。

或许有人说,这不是一句废话吗?谁也没有说认识世界仅仅是认识人际关系呀!是的,笔者也知道这一点,但传统哲学、经济学却就是这么认为的。于是便有了“一部人类的历史便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 人类的历史自然变成剥削压迫的历史,战争的历史;于是,便有了无产阶级经济学家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对立”。分析原因,无不是由于人们没有把研究对象最终确定为“物质世界”。

在这方面,我们人类的教训显然是十分沉痛的。请问,没有自然界哪会有我们人类?没有自然物质哪会有社会物质?没有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哪会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什么不能把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上?为什么不能把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建立在供求关系之基础上而非要建立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上?难道除了剥削与被剥削,人就再没有其他事情可做?

以上说明,传统意义上的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把研究对象确定为人际关系,不仅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也大有“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嫌疑,或者说他们所认识的是一个缺乏统一性、对称性和完整性的世界。诚然,当人类社会步入了21世纪的时候,人们终于认识到了这一点,其标志是,有一个国家、有一个政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什么叫科学发展观?只讲人而不讲物之发展能科学吗?

更重要的是,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又提出了“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它显然是对“科学发展观”所进行的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诠释。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或者说核心不是别的,正是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和谐。当然,这个“和谐”包括的十分广泛,它不仅只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也一定包括人与社会、人与生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是对世界认识的结果。

2、认识物质世界的本质?为何体现认识非物质世界?

认识物质世界的本质体现的是什么?笔者以为,就体现为“认识非物质世界”。那么,什么又叫做“认识非物质世界”?当然是指认识世界的产生与存在状态,运动与转化趋势之原理的意思了。笔者以为,所谓“认识世界”其实也就是认识一个具有物质性的“非物质世界”,而“认识非物质世界”自然不再是认识具体的和有所指的物质世界了。那么,认识什么?当然是认识物质的存在与运动原理。

什么叫做“认识物质的存在与运动原理”?简单地说,就是要认识物质世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道理。就是要认识“物质世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道理”?是的,回答是肯定的。难道“道理”是“非物质”或者说是“非物质世界”的?是的,因为谁也不能把某种“道理”看成是物质,虽然道理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形式,离不开一定的实体。请问,谁能把道理看成实体?

道理难道不是物质的吗?是的,道理一定属于非物质范畴,就像是我们把知识、文化看成是非物质形式的道理一样。而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必须要把它彻底地高清楚,否则,如果把道理或原理当作物质来看待,那我们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了。当然,这也不是说道理或原理的产生与物质、实体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说道理和原理属于非物质范畴。也就更不要说,道理的存在不等于物质的存在。

比如,在共产主义社会尚未产生之前,我们就不能说共产主义是物质的,但我们却不能说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一点道理也没有,就一定实现不了。再比如,马克思并没有为我们遇见到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但它又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已经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存在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以上说明,道理虽然是物质的道理,但不一定非要把两者看成是一种事物。这样也就为我们认识道理提供了可能性。

原来,认识非物质世界就是认识物质世界的产生与存在状态,发展与转化的道理啊!当然,人们也可以把它认为是认识的结果。这是因为,道理需要人类来认识。如果离开了人类的认识,尽管道理仍然存在,但却揭示不出来。总之,我们已经不能再把道理当作“实在”而应该把它当作是“虚在”那就对了。当然,如果有人把原理当作“知识”也可以,因为知识就是对各种原理的高度概括与总结。

二、什么是非物质世界、认识非物质世界?有什么本质表现?

可以肯定,在任何一个物质世界的身后都一定存在或者说都隐藏着一个“非物质的世界”。这是因为,物质世界之所以会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始终都拥有一个足以证明自己历史的理由,恐怕任何人也不能否认了这一点。换言之,我们随便从河里拿起一块石头,它都能给我们讲述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无非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来说,整不明白罢了,如果把它交给地质学家,可能就是个重大发现。

(一)什么是非物质世界?有什么本质表现?

笔者以为,能够认识一个“非物质的世界”比认识一个“物质世界”更有意义!关于这一点,可以说是毫无疑问和毋庸置疑的。而令人遗憾的是,传统哲学、社会学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结果都走上了一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道路上,所谓“阶级斗争论”,我看就是这一现象的表现。

1、什么是非物质世界?是怎样产生的?

现在仍然有不少的人,一提到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就往所谓“阶级斗争”上引,笔者以为这是十分狭隘的哲学观、社会观、经济观。试问,这些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学者为什么会有这么狭隘的认识?可以肯定与其“目中无物”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他们压根就没有认识到隐藏于物质世界背后的非物质世界而把劳动看作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诚然,劳动能创造价值,但它属于劳动价值。

试想,如果物质自身没有使用价值,人类的劳动能创造出价值来吗?如果我们人类的地球像月球一样的荒凉,生物、人类都产生不出来,怎么好谈“劳动价值”?又怎么好谈“剩余价值”?难道人类的劳动不需要劳动对象?难道人类的劳动是建立在真空里?既然劳动离不开对象又不是建立在真空里,那他们为什么说“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不是贪天之功为己有?这不是典型的人本哲学?

人类为什么就不能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对事物、物质使用价值的认识、开发和利用上?难道有史以来的人类历史不是一部向大自然要价值的历史?谁也没有要否认劳动创造价值的能力,但谁也否定不了相同的物质形式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否则,人类还创立形形色色的自然科学干什么?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的创立,难道不是在发现、开发、利用自然物质的价值?谁能给我否定这一点?

那么,什么又叫“非物质世界”?当然可以肯定,不再是上述那个“物质世界”了。那么,它是一个什么世界?当然是物质或者说物质世界所具有的、另外的一个“虚在”而非“实在”的世界。笔者以为,有“物质世界”就必然有“非物质世界”,否则这个“物质世界”就会因为“不在理”而消失。也就是说,我们所了解和认识的这个物质世界之所以会存在,全是由于它们都符合一定的运动原理。

如此,“非物质世界”与上述的那个“非物质”是不同范畴?当然,否则笔者也就没有在这里涂鸦的必要。那么,笔者在这里讲的这个“非物质世界”又是指什么呢?简单地说,是指存在于物质世界之外、之内的另一个原理的世界。这又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所了解、认识的这个物质世界之所以会产生、存在、运动、发展、转化均非孤立,不仅有它的发祥史,也一定有它的道理,是不能否定的。

2、非物质世界的本质?为何体现认识非物质世界?

请问,笔者这里所讲的这个所谓“非物质世界”是不是就是人们经常说的那个精神世界?否,回答是否定的。难道,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外,还存在另外一个所谓的非物质世界?是的,回答是肯定的。笔者以为,我们所了解、认识的这个世界不仅有物质的、精神的,还有介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一种东西,它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恰恰正是笔者在这里将要阐述的这个非物质或者说非物质世界。

提到“非物质”,或许大家就会联想到有一个“非物质遗产”的概念。如此,是否说,笔者这里讲的这个“非物质世界”与人们常说的那个“非物质遗产”有什么联系呢?是的。但是,又需要特别指明的是,人们常说的那个“非物质遗产”并非是“非物质世界”的全部,而只能说它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那么,除了“非物质遗产”之外,这个所谓的“非物质世界”又包含了一些什么东西了呢?

可以肯定,它所包含的内容那就十分地广泛了。简单地说,它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物质产生与存在、运动原理——上述显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范畴,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第二,人类对这些原理的认识与理解——主要是指知识与文化,这些显然也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范畴,当然它们也是客观存在;第三,由反物质、冷物质、暗物质等人类尚且还不能认识的世界,包括与物质的关系。

所谓“非物质世界”主要是指以上三个部分。或许有人会说,反物质、冷物质、暗物质应该属于物质世界的范畴,因为它们如果存在,应该是有质量、能量的,无非是与我们所了解的物质形式的结构相反罢了。笔者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人类至今也没有大规模发现,即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尚处于假想阶段或者说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尚处于认识阶段。“认识”当然属于非物质世界。

非物质世界的本质又体现为什么?毫无疑问,就体现认识非物质世界。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笔者之所以要给出“非物质世界”这个范畴,绝不仅仅是当作一个概念来认识,而目的肯定是为了对它进行认识。过去,人们虽然提出了非物质概念,但却没有把它当作真真正正的研究对象,而常常是把它与“意识”、“认识”、“知识”、“原理”混同起来来对待,结果反倒把物质世界与非物质世界界限搞乱。

(二)什么是认识非物质世界?有什么本质表现?

笔者以为,相对于认识物质世界来说,认识一个非物质世界更难,更有意义。这是因为,物质世界毕竟是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嗅得出的东西,而认识一个非物质世界则不同,因为相对于物质世界来说,非物质世界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嗅不出的东西。怎么办呢?只有通过检验的方式。

1、什么是认识非物质世界?如何来认识?

笔者以为,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所谓科学其实都不是在认识物质世界而一定是在认识非物质世界的。关于这一点,人们必须要搞清楚,至少应该从现在开始要把它搞清楚。换言之,仅仅把世界看成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还没有有资格把自己称为是唯物主义者。即便是唯心主义者,从来也没有否定过世界的物质性。至于说何者为“第一性”,笔者以为,它也不能作为衡量上述两种主义的依据。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把自己称为唯物主义者呢?笔者以为,一个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就是能够认识到有一个“非物质世界”的存在。这是因为,一旦能够认识到“非物质世界”的存在,也就不能再认为世界是精神的了。为啥?就因为“非物质世界”是具体的和有所指的,而不像那个“精神世界”是非具体的和无所指的。大家知道,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神都是抽象的,是人类精神的寄托。

但是,笔者这里讲的“非物质世界”就不同了,它绝不仅仅是某种精神寄托,而一定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认识成果或者说它是对物质存在与运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即规律的揭示。第一,它的研究对象就是物质世界、运动着的世界而不仅仅是精神的世界、静止的世界;第二,其揭示的是物质的存在与运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而不是上帝的旨意、真主的旨意,虽然上帝、真主也是其研究对象。

怎么上帝、真主也是属于“非物质世界”的范畴?是的,因为有大量信仰上帝、真主的人的存在而无论如何也不能否认这种存在。也就是说,只要是存在的,其存在与运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都会为我们呈现出一定的运动规律性或者说它们势必会为我们展现出一定的原理来,所以它们就应该属于“非物质世界”的东西。换句话说,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但是,存在的一定是客观和有价值的。

当然,笔者不会把对上帝、真主的研究当作研究的重点,但绝不排除,谁让上述信仰是客观和有价值的呢?既然上述信仰是客观和有价值的,那就有对其规律性进行研究的必须。那么,笔者又为什么非要“认识”一个“非物质世界”?当然是由于凡是符合、贴近研究对象规律性的其价值最大,反之则价值最小。如果违反,还会产生“负价值”。为什么?因为“非物质世界是最讲规矩的物理系”。

2、认识非物质世界本质?为何体现对称原理的揭示

问:为什么说“非物质世界是最讲规矩的物理系”?因为凡是不符合存在与运动原理,发展与转化趋势的物质都不能持续存在下去、发展下去。关于这一点,笔者敢说是毫无疑问和毋庸置疑的。谁能给笔者举出一个不符合存在与运动原理,发展与转化趋势的事物能够持续存在下去、发展下去的实例?恐怕谁也举不出来。为啥?因为凡是不符合存在与运动原理,发展与转化趋势的均缺乏力的支撑。

大家知道,我们的太阳系、地球系之所以能够在数十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目前这种状态,一个根本原因是由于有一个“经典力学”意义上的“万有引力场”的存在。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万有引力场”的存在,无论是太阳系还是地球系都不可能持续存在下去。关于这一点,可能没有人反对吧?这可是已经被“经典力学”家们成千上万次地证明过的事实!当然,笔者也可以说明,我们的银河系亦然。

现在可以说,所有的宇宙天体之所以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基本上说都与“万有引力场”的存在有直接的关系,否则它们同样不可能持续存在下去。反之,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夜空中发现有一道道的流星划过,也一定是由于流星争脱了固有引力场的束缚,并最终成为其他星球的尘埃。据说,在我们地球的表面,平均有十五公分厚的宇宙尘埃。以上说明什么?说明能力是保持固有物质状态的根本。

或许有人又问了:腐败可以说是最不符合存在与运动原理,发展与转化趋势的一种事物了,而它又怎么能够存在并持续存在下去呢?问得好!现在就让笔者来回答这个问题。笔者以为,腐败这种事物之所以能够持续存在下去,其根本原因也正是由于它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或者说是价值的体现!读者不妨设想,如果腐败分子们手里没有掌管着一定的权力并能为其带来一定利益,他们凭什么腐败呢?

当然,无论是固有星球状态的保持还是持续腐败现象的发生也一定都是有规律的或者说一定是符合一定原理的而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为此,为了把我们所了解、认识的这个世界上的事情都搞清楚,我们就必须要认识这个非物质世界,因为能够充分认识这个非物质世界实在是太重要!那么,认识非物质的本质体现的又是什么?笔者以为,它不是别的,正是对各种物质与非物质对称原理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