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中国·安东尼奥尼·童年


上个世纪的70年代,安东尼奥尼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外国导演。

在我作为“毛主席的红小兵”的童年里,没有安徒生,有高玉宝;没有小王子,有刘文学;没有灰姑娘和白雪公主,有草原英雄小姐妹和戴碧蓉;没有毛毛,有黄帅;没有动漫,有连环画;没有电视,有露天电影;没有伯格曼,有安东尼奥尼。

1972年,安东尼奥尼在中国政府的邀请下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

19731月,安东尼奥尼在罗马举行《中国》的放映发布会。他对新闻界说: “我的影片不只是一个关于中国的电影,而主要是关于中国人的电影。我选择中国人——而不是他们的建设和风景——作为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当机立断的决定。这不是一部纪录片,这更是一部电影笔记……在中国,我问了我的陪同:你们发动了革命,并用革命来建设了这个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国家,什么是最能象征业已发生了变化的东西?他们回答道:人。那么,我的决定是正确的。”

197312月,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局的一名干部,就电影《中国》问题给江青和姚文元写信:“意所谓《中国》长片,是完全站在帝国主义立场观点上,极恶毒地诬蔑我国的反动影片,整个影片通篇把我国描写成贫穷、落后、愚昧、灰暗的样子,完全歪曲了我们伟大中国的形象,令人非常气愤。……这一坏影片为世界上帝国主义和右派反华提供了宣传依据资料,给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抹黑,给党的事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严重损失。我们认为经过文化大革命,还出现了这样一件严重的问题,是绝对不能容许的,但也绝非偶然。……为我们提出了一个认识新形势下两条路线斗争的重要线索。”

1974130,《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的评论员文章,开头便抨击安氏说:“在他拍摄的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影片中,根本没有反映我们伟大祖国的新事物、新气象、新面貌,而是把大量经过恶意歪曲了的场面和镜头集中起来,攻击我国领导人,丑化社会主义新中国,诽谤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侮辱我国人民。任何稍有民族自尊的中国人,看了这部影片,都不能不感到极大愤慨。如果容忍这样的影片在世界上招摇撞骗,那就等于承认任意侮辱中国人民的反动宣传是正当的行为,那就是向国际反动派的反华挑衅投降。我们要彻底揭露和批判这部影片的反革命实质,回答国际反动派对中国人民的挑战。这是当前值得人们十分重视的思想和政治战线上的一场严重斗争。”

《中国》被定性为“一个公开反华、反共、反革命的作品,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的阴谋”,安东尼奥尼被斥为“反华小丑”和“帝国主义的文化特务”。一时间,在工厂、农村、机关、学校、军队、商店等地,一场全民批安氏的运动蓬勃展开。19742月和3月间发表的部分文章就结集了一本200页的书,名为《中国人民不可侮——批判安东尼奥尼的反华影片〈中国〉文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6月版),作者来自全国各条战线。

各条战线中,怎么少得了身穿小军装,头戴小军帽,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手里拿着小红本的红小兵?这样,1974年,我们的童年便在齐声高诵的“安东尼奥尼,是个大坏蛋”的儿歌中悠扬度过,便在安东尼奥尼大头朝下、颠倒黑白看中国的讽刺漫画书页里缓慢翻过。

运动虽然轰轰烈烈,可是谁也没有看过这部影片。广大人民都凭《人民日报》评论的批判口径,来口诛笔伐安小丑的反华行径。因为这缘故,安东尼奥尼成了我第一个知道的国际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