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面崛起,国人走出国门的机会越来越多,出去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组团出境旅游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走出国门总是好事,但是国民素质不足的劣势暴露不少。比如,大声说话,特别是在人多势众之际。为此,国家有关部门近期特别通过媒体发出提示,出国之际,注意不要大声说话。
中国人大声说话的民风,其形成的根源不外乎五个方面,一是地域因素,二是饮食习惯,三是民主风气,四是不懂规矩,五是文明度不够。
就地域因素而言,中国的整个西部地区,或者说是中国领土面积三分之二强的地域,是处于高原和与之缓冲的山地区域。农耕时代几千年,在大自然中生存与奋斗,大声说话,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该出手时就出手。比如,在四川盆地里,相距300公里的成渝两地,一北一南,成都平原沃土,重庆山高坡陡。因此,成都人说话不仅没有重庆人的嗓门大,更没有那么钢。再比如,中国大陆地形由于西高东低,东西之比,西部人豪情满怀,东部人轻言细语。因此,大多数中国人天生就是大声说话。
就饮食习惯而言,整个西部、西南地区,由于气候潮湿,因此,人们喜食辣椒,性情随之而来偏于急躁。因此,无湘不成军,无川不成军。与之对应的是,华东地区饮食偏甜且淡,那里的人们性情温和,慢条思理。因此,大多数中国人天生就是大声说话。
就民主风气而言,人们总是被管理着,被领导着,难以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即使有表达意愿的机会,但也往往是形式而已,说不定还会遭遇打击报复。所以,一个总是被压抑的心态,人们难免不通过大声说话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平衡一下心中的积郁。当一个民族的人们连大声说话的份儿都没有的时候,那一定是很不和谐的时候。
关于规矩,不外乎就是制度。就制度而言,当民主的风气不足之际,往往许多制度不是大家参与制定的,一旦制度管不着的时候,人们或许就会象脱缰之马难以自控。随之而来,大声说话自然而然,特别是走出国门之后。
关于文明程度,这主要取决于经济发达程度,当人们都已经很富足,蜜一样的生活过着,谁还会跟谁急什么?当然了,对于那些现阶段就能够出国考察或观光的国民而言,经济条件虽然往往比较好,但也是近几年或十多年才积累的。可是,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不是几年或十几年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的。
中国有句老话,入乡随俗。既然出到国外去,那么就应该遵守国际规则,提升自己的文明程度。但是,如果我们偏要一味地指责国人大声说话的习性的话,那这是否是另一种大声说话呢?
就中国另类大声说话的案例举不胜举。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何祚庥,总是打着打击"伪科学"的大旗,大肆对科技创新进行否定与打击,特别还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否定。他说"中国传统文化90%是糟粕,看看中医就知道"。可是,中医药是受国家宪法肯定并保护的呀。再比如,学术打假斗士方舟子,一个生物学博士,不在自己的所学专业探索研究与创新发展,反而在所有的科技领域大打出手,特别是在他不懂的专业领域里还要进行所谓的科普并出书。然而,他有资格吗?何方之流难道不是依靠话语霸权而彻头彻尾地暴露出的另类"大声说话"吗?
无论如何,当国人走出国门之后,大声说话的确不雅。
话说回来,言不在高,大音虚声,咱中国人早就知道。
二〇〇七年九月九日 于中国衡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