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的心态问题


基金投资贵在长期持有和品种选择,长期持有必有回报的理念需要扎根于每一个基金投资者的内心深处。基金投资的心态关键是平和,这和做人是一个道理。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1空仓不急,耐心等待,现金为王,机会永远都有,不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了那个店。

准备投资基金的朋友一定要先了解基金是什么、怎样选择基金、怎样进行基金组合并且了解股市与基金涨跌的相关性,才能开始进行基金投资。否则,基金投资就是盲目的。

813,上海大盘已经连续上涨8天,很多空仓的朋友问我:“5.30以来踏空很长时间了,8月份已经7连样了,现在非常想进点基金?进什么?”我的回答是:“要等待时机,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基金投资也有风险,建议关注519029华夏平稳增长。建仓时机需要等待市场下跌机会。”结果815上海大盘收出“阴十字星”,816817中国股市受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大幅度下跌所累而连续两天深幅回调,此时,我果断建议这些朋友建仓。此后一周,大盘上扬,华夏平稳增长净值一周上涨超过12%。

从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基金投资要做好一定的功课在先,至少应该搞清楚基金净值是与大盘涨跌极其相关的。投资基金一样不能追涨杀跌。

在股市连续上涨的情况下,投资基金所冒的风险比较大。因为在资金推动型上涨行情中,股市的上涨必然伴随着大幅度振荡,目前中国股市参与的人比较多,除了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私募基金,还有大量的新基民、新股民,新基民和新股民最容易犯追涨杀跌的毛病,由于其资金量已经在证券市场占有比较大的份额,其追涨杀跌引发的就必然是股票市场的大幅度振荡。在振荡盘升行情中,连续上涨的时候买进一只基金,随时可能遇到股市大幅度回调,这个时候基金净值的下跌可能会让投资者乱了方寸。春节后227日股市暴跌,据媒体报道,很多温州新基民亏本抛售刚刚申购的基金,“杀基杀在地板上”,也是一个盲目投资的典型案例。

所以,空仓不急,首先强调的是不能盲目投资,要深入理解基金投资的风险所在,然后才开始自己的基金投资理财之路,才是理性的。理性的投资才能够得到合理的投资回报。

2满仓不躁,长期牛市格局不变,基金持有不在于一日之涨跌,在于长期之积累,高位适当减仓是可以缓解内心矛盾的有效办法,没有必有天天看大盘天天数米袋,有时间可以做做自己想做的其他事情,关心则乱,休息好了回头一看基金又下蛋了,何乐而不为。

我曾经在2.274.195.155.306.16.47.5等多次股市大跌的当天在博客发布文章号召基民不要在大跌的当日赎回基金,因为中国股市长期走牛的趋势没有改变。现在看来,这些建议都是正确的。

满仓投资者容易犯大跌当天赎回基金的错误,因为他的内心经常有恐惧的情绪在。我的建议是观察自己手里的基金品种的表现,在大盘上涨的时候适当赎回部分表现比较差的基金,这样心理压力会小很多,同时一定要有好基金长期持有的理念并且坚持下去。

下面拿上投优势中国优势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375010)在2007530日之前几次大跌后指数回到大跌前时间跨度和基金表现作为实例进行说明:

日期

上证综指涨幅

上投优势累计净值

上投优势净值涨幅

2007-1-31

-4.92%

3.078

-5.98%

2007-2-15

3.03%

3.341

3.36%

2007-2-27

-8.84%

3.159

-8.23%

2007-3-21

0.83%

3.402

0.31%

2007-4-19

-4.52%

3.866

-4.55%

2007-4-23

3.53%

4.111

3.56%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跌当天赎回基金确实是错误的选择,相反,我个人认为在确定中国股市长期走牛的前提下,应该大跌大加(加仓)、小跌小加。

3绝不冲动,冲动是魔鬼,大家都知道,基金投资如果冲动,操作频繁则得不偿失。

很多基金投资者习惯于问身边的“基金高手”怎么操作,习惯了在网上各大基金论坛交流的基金投资者则习惯向论坛里的“高手”寻求投资建议。他们大多数都可能犯同样的错误:投资太容易冲动。冲动地买进一只基金,冲动地杀光所有基金。

一些人购买某一只基金只是因为其家喻户晓或者在基金论坛里倍受推崇,而另一些人购买某一只基金则是因为其新发行价格低或者在过去的一年它表现很好。有些人在投资中因为盲目而赔钱就发誓再也不买基金。对于这样的基金投资者,我的建议是:先认真学习基金基础知识,了解基金投资风险,然后冷静地进行投资并且坚持自己的选择!

由于基金投资者在股市大跌的当天盲目而且疯狂的卖出基金,导致基金公司不得不被动卖出未来潜力巨大的持仓股票,从而导致股市非理性下跌从理论上来说也是有可能的。正因为这样,基金投资者首先应该了解基金投资的风险,学习基金基础知识,做一个清醒的理性的投资者。

曾经有不少网友告诉我,我没有看到你在大跌当天的提醒,赎回了基金,亏大了(注:我在2.274.195.155.306.16.47.5大跌时都在网上及时发表文章提醒基金投资者不要赎回)。

充满各种各样经济不确定性的、起伏波动的市场,甚至可以使最训练有素的投资者动摇。如果你知道你将接受这种困难时期的考验,那么你就可以下定决心不去犯弃船而逃的错误。如果你是一个新投资者,那么你很难想象市场时而暴涨时而暴跌的情景。然而,2007年中国股票市场正是这样一个大幅度振荡的市场,我要说的是,长期看好不变,每天或者短线的大幅度振荡在所难免,因为中国股市现在新的投资者(包括新股民和新基民)太多了,他们还不能承受短线的压力,从而有放大涨跌幅度的可能。既然长期看好中国股市,基金投资者就更不能随意的买进卖出基金。

我们来算一笔帐,如果投资者6.4日赎回所有基金,按照上海综合指数计算,到830日其损失应该在40%左右。

4绝不后悔,已经操作过了,绝对不能后悔,如果有一次后悔就会有第二次,那么心态可能越来越糟糕,就真的不适合基金投资了。

很多朋友早就已经达到“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了。天天数米。涨也悔,悔仓位低了,悔减仓减早了,悔加仓加少了;跌也悔,悔仓位高了,悔加仓加早了,悔减仓减少了!

我还是认为基金投资要长期持有,但是总有人喜欢波段操作。我经常告诫我的朋友们操作了就不要后悔,一后悔就可能引起更多的操作失误,但是总有人不断的后悔,然后继续犯错误。天下没有后悔药可吃,天天非常投入地关心自己的操作、仓位和基金净值,我认为太累了,十分不值得!所以,如果你要“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好先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只有不悔,才能刚强!

苏轼先生说过:“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大智者大勇也,你必须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则抓紧知之。

你可以“衣带渐宽”,衣带渐宽的去研究你自己的投资品种,而不是天天看涨跌,天天让心情坐过山车。要以不悔之心,笑看风云变幻。

找一只基金陪你慢慢变老,象寻找一个爱人一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寻找到你的爱人以后,需要努力的是什么?研究她,了解她,接近她。如果有情人终成眷属,呵呵,两情相悦,则何来“憔悴”?应该满脸洋溢着幸福的春风才是!

如果在年初你寻找了一只好基金,现在的收益是多少?一年以后呢?二年以后呢?三年以后呢?五年以后呢?十年以后呢?

所以说如果能够以不悔之心,对待自己的基金投资,就可以做到“先憔悴,后安睡”!

20065月份我第一次认购了中信双利债券型基金,憋了三个月,1万元总不见涨,就卖了,不过也小挣60多元,比活期存款还是强点,我没有后悔,我得到的经验是:“性急的人不适合买债券型、货币型基金,想要稳当挣钱的还是可以考虑的”。20068月份我又先后认购了华夏回报2号、博时价值2号各1万元,涨的速度不够快,过了2个多月吧,大概各涨8%左右,就赎回了,总共挣了1000元,现在看来,这个操作很失败,如今,华夏回报2号、博时价值2号的累计净值都涨到2.4左右了。我也没有后悔,我得到的经验是:“基金投资应该坚持长期持有”。

每一次操作失误都应该给自己的心情放一个假,然后检查自己错误发生的原因,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投资者的心态才会越来越好,投资理念才会越来越成熟。

5绝不盲从,盲目的听信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可取的,包括基金投资专家的话每个基金投资者还是应该先分析、理解以后才进行自己的操作。

股票市场的大幅度振荡象坐过山车一样,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预言家、占卜者,以及那些自我标榜的专家或者权威。尤其是那些身在投资咨询公司的人,比如证券分析师、基金分析师,他们说的话可能不一样,但是潜台词都是相同的:如果你按照我的建议去做,你会赚钱的。人们花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在那些可以告诉他们何时买进和卖出,以及买进什么、卖出什么的权威身上。美国著名的投资专家彼得林奇曾经创造了最好的长期股票投资市场记录之一。他选择股票的能力使得他管理的基金每年获利都要超出市场的平均水平几个百分点,然而就算是他也不能预测股市,他承认他认识很多能偶尔一次正确预测未来股市的权威人士,请注意,是偶尔一次!

前面介绍过基金与股票市场的关联关系,所以大多数基金投资者非常关心股票市场的走势,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分析权威专家们的预测还需要投资者自己的分析,当然在当前中国股市长期走牛趋势不改的市场环境下,基金投资仍然应该考虑的是长期持有。

同时,国内还有很多专门的基金研究机构和专家,包括美国晨星中国公司、银河证券公司等等。我经历过的一次基金投资经历是参考了各大机构对基金的2006年评级,在20071月底选择了富国天益,这只基金在各大评级中都是五星级基金,然而其2007年以来的表现确实不尽人意。另外,还有一次,是根据联合证券基金投资专家的建议卖出老基金、认购新基金,事后看来,也是一次错误的操作。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就是,投资是自己的事情,关注权威专家的言论及分析是有必要的,但是完全拿权威的建议作为操作的理由,则是不可取的。对于基金投资者的投资操作来说:别人都是参谋长,自己才是总司令!

 

(作者简介:吴西基金网创办人之一)

本人著作吴西基金理财宝典已经提供下载请关注http://sns.chinavalue.net/disc/download.aspx?id=2749

本人网站吴西基金网财富快车道第二期已经提供下载请关注http://sns.chinavalue.net/disc/download.aspx?id=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