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冷却时,大盘回调日


  一周又过去了,在一片看跌声中,大盘几经波折,但最终还是收出了根阳线。不过这也不能改变我们对大盘的看法,我们还是那个观点,可上可下,上的话幅度不会太大,下的话还能够涨回来。因此,我们今天还是讲点题外话,重点分析一下影响大盘的一个重要因素:基金。
 
  随着基金的火爆,基金在股市中的份量越来越重了。以目前而言,股市的市值约20万亿,流通市值也在十万亿,而目前整个基金的市值就达三万亿,占了整个流通市值的近三分之一,这样的比例对一只股票而言,几乎可以做庄了,操控股票了,同理也可得出基金这样的一个市值比例也是可以操纵股市了。因此没有对基金有个清楚的认识,就无法正确认识这一轮行情。
 
  先从股民的角度来看
 
  从这轮行情来看,在行情之初,基金是充当了价值挖掘者的角色,他们所投资的蓝筹股,成长股纷纷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股票也水涨船工,节节向上。指数也一直上涨,基金的净值也得到了很好的增长。这是基金在行情发展第一阶段的表现,是以价值挖掘者的角色出现的。
 
  然而由于基金表现优异,普通老百姓发现原来投资基金是如此的赚钱,因此纷拥而入,纷纷申购基金。在这种情况下,基金手里便有了大把的现金,自然要寻找投资对象。但基金已经几乎完成了价值挖掘了,还有什么样的投资对象才能满足投资者们基金快速增值的欲望呢?要知道此时股市走得已相对较高,要寻找被低估的股票已经较难了,而即使找到,要完成在低位建仓恐怕也要一个过程,但从后来股市的表现来看,基金净值的增长还是比较快的,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经历这一过程。仔细分析发现,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新进的基金还是在推动着原来的基金重仓股上行,也就是这个时候基金成了泡沫制造者。第二,一些新上市的大盘蓝筹虽然定位较高,但还是得到了较好的炒作,这其中的理由也很简单,大盘蓝筹的盘子足够大,容得下这些基金炒作。这也就是行情发展的第二阶段,基金也是泡沫制造者。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基金在第二阶段还是有部分资金在做价值挖掘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它更主要的一面,也就是它们已经成为了泡沫的制造者。
 
  因此,对股民来讲,基金什么时候停止制造泡沫了,大盘可能也就差不到到头了。
 
  反过来,我们再从基民的角度来看基金。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基民们不断申购的钱,是被基金来去制造泡沫了。因此这个基金净值增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泡沫的累积过程。泡沫的累积过程是很愉快的,只要不断的有基金的基金申购,这个泡沫就会一直吹下去,基金的净值也能够得到不断的增长。但只要这个后续的资金跟不上去了,那么基金的表现刻会差下来。而基金停止上涨带来的大盘的滞涨,甚至下跌,那么整个趋势就是逆转了,大盘开始下跌,基金开始不赚钱,基民开始赎回,基金被迫卖掉股票,同时也推动股指进一步下跌,而那时候基金进一步赎回,那时候基金的恶梦就真正的来了。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基金的散户特性。当股市上涨时,基民不断申购迫使基金不断的去追高买股票,而股市下跌时,基民的不断赎回又让基金不断的杀跌卖股票。在某程度上,基金是被基民所胁持了。
 
  而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目前有些基金正是处于这样的一个泡沫制造过程,基民们如果要申购基金,是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比较好的收益,因为泡沫在壮大的过程中是速度最快的。但大家同时也要警惕泡沫破灭。因此从基金的角度来看,当申购赎回的资金净额还是减少,甚至为负时,那时候基金可能也就要走下坡路了。
 
  最后再把股民和基民统一起来,其实他们的利益是一致,当当申购赎回的资金净额还是减少,甚至为负时,基金将无力制造泡沫,然后大盘就将下跌,下跌就将加快基金的赎回,而赎回迫使基金卖出股票,造成大盘进一步下跌,从而最后形成泡沫破灭。
 
  当然了这只是从基金制造泡沫的角度来看待股市,事实上,股市中还是有一些相对低估的股票的,这会为基金延长泡沫破灭时间。但无论如何,当基金的申购和赎买净额减少时,我们都应该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