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证是香港市场的另一交易品种,分为股本权证和衍生权证。股本权证由上市公司发行,港交所规定全部行权后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的20%,期限为1至5年。衍生权证内地称备兑权证,是由投资银行发行,其标的资产可为普通股、指数、一篮子股票等,期限为6个月至2年。目前香港股市的权证数量超过2000只,且绝大部分为备兑权证。
在香港还可以投资于一些衍生产品。香港交易所旗下的期货交易所是亚太地区主要的衍生品交易场所,期货交易所的衍生品有股票指数、股票及利率产品三大类。
包括股票指数产品,目前主要为以恒生指数及其他指数为基准的期货和期权产品;股票产品,以个别股票作为相关资产的期货和期权合约;利率产品,期货交易所提供的利率期货;以及汇率产品等。
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
香港市场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是一个说中文的华尔街,其中机构投资者占主导。但是拜香港发达的金融业所赐,香港居民的投资意识也很强,因此个人投资者占的比重也不小。总体说来,本地个人投资者、本地机构投资者、海外机构投资者各约占三分之一。
现在国内开放投资者进入香港市场,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对外开放投资,我不赞成让中小投资者做开路先锋,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上市公司做大量的调研。所以,以机构投资者和高端客户作为主力较为合适。因为这与香港市场的结构是一致的。
现在国内1.1亿的开户股民中,得有八九千万是投资经验在3年以下的新股民。这里有个流传很广的笑话,说是一个新股民开户以后,问一个次新股民该买什么股票,次新股民指教说,你就专门买带“s”的,带“s”的是好股,带两个“s”的是重中之重,带星号的是重点推荐,新股民于是看都不看就买了。这个笑话说明什么?说明大部分投资者还是严重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让他去香港市场,他容易出问题,容易被海外投资者视为“解放军”。
香港市场是一个高度强调买者自负的市场,出了问题无法找别人。我不希望大家去香港股市上做他们通常意义上的“解放军”,而希望内地投资者成为非常理性的资产配置者。
不同的游戏规则
从交易规则的角度来看,港股的开通会增加投资者的工作时间。我们已经习惯了A股市场的上午9点半开盘、11点半收盘,然后是下午1点开盘,3点收盘。而香港市场是上午10点开盘、12点半收盘,下午2点半开盘、4点收盘。这与A股的交易时段有明显差异。投资港股后,大家要多工作一个小时,连吃饭都得赶着了。
港股的节假日也与A股不尽一致。由于是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在“五一”、“十一”及春节三个假期中,香港股市的休市时间比内地股市短,但香港的小节日多,在每年的圣诞节、佛诞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中西方节日时,港股根据假期时间休假。再一个,香港如果出现大的台风,股市也停止交易,台风一刮过来,整个城市都陷入停顿。对国内的投资者来说,权威的信息渠道是香港交易所的网站www.hkex.com.hk,它会披露很多动态的变化和交易时间等。
另外,在香港这个自由市场,没有免费的午餐。比如说看即时行情,也需要交费,如果你的交易量达到一定规模,你的委托机构会免费提供即时行情,否则,你只能看延迟15分钟的行情,对做交易的人来说,15分钟也是很重要的时间。顺带说一句,如果真要做海外投资者,还是买一个即时行情的浏览权较好,因为要做短期交易,必须要有非常及时的行情。
再有,香港市场的每一手的数量不一样,与A股市场的每手100股不同。股票每手数量不尽相同,使购买不同股票的入场费差别极大,比如汇丰控股为每手400股,而工商银行为每手1000股。
以上都是最基本的一些情况,下面的两点特别重要,这是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非常不同的地方。
首先,香港股市,采用的是“T+0”交易方式,也就是说股民当天买入的股票当天可以卖出。这种交易方式的好处在于提高市场的交易量,当投资者发现自己犯错误时,也可以马上止损。新入市的股民往往喜欢利用这点来频繁买卖,做超短线的交易。
第二个重要特点,是香港股市没有涨跌幅限制。香港股市没有涨跌10%的停牌制度,无论是新上市股份还是已上市股份,每天的涨跌幅都不受限制。所以在香港看盘,每天都能看到被腰斩的股票,涨到了很高,突然又跌了下来。
关注过香港股市的股民应该知道,香港股市开盘跳空高开或跳空低开情况很多,裂口出现的次数要明显比A股市场多。原因主要是美国股市对港股影响巨大。道琼斯指数涨了,香港的股市很少不涨。但是现在发生了一点变化,就是内地对香港市场的影响在增大,有些时候道琼斯指数跌了,港股可能还会涨,原因就在于美国因素和中国因素都在香港市场发挥重要作用,而中国因素起的作用又在逐渐加大。
可以预计,随着中国因素的加入,香港市场将更加成熟,更为多元化。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资料
蓝筹股、红筹股和国企股
大家经常说起蓝筹股、红筹股和国企股。在香港,蓝筹股特指恒生指数成份股。恒生指数原有33只成份股,并且多年未变。近年来恒指服务公司接纳H股进入恒生指数,恒生指数成份股的数目随着H股的纳入而增加,目前已有39只,非H股的恒指成份股数目保持在33只。
红筹股泛指由中资企业直接控制,或35%股份由中资企业控制的公司。
国企股又称“H股”,是指在中国内地注册成立并由内地政府机构或个人控制的公司。香港股市中又有“国企H股”的说法,概念等同于H股。其中“国企”指“中国企业”,即在中国内地注册成立的企业,并非是“国有企业”的概念。中国企业的交易量、市值在香港市场上超过50%,已经成为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一个重要平台。
红筹股与国企股的差别在于,前者在海外注册,后者则在内地注册。
A/H股两地上市公司的价差目前高达80%以上.
在香港还可以投资于一些衍生产品。香港交易所旗下的期货交易所是亚太地区主要的衍生品交易场所,期货交易所的衍生品有股票指数、股票及利率产品三大类。
包括股票指数产品,目前主要为以恒生指数及其他指数为基准的期货和期权产品;股票产品,以个别股票作为相关资产的期货和期权合约;利率产品,期货交易所提供的利率期货;以及汇率产品等。
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
香港市场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是一个说中文的华尔街,其中机构投资者占主导。但是拜香港发达的金融业所赐,香港居民的投资意识也很强,因此个人投资者占的比重也不小。总体说来,本地个人投资者、本地机构投资者、海外机构投资者各约占三分之一。
现在国内开放投资者进入香港市场,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对外开放投资,我不赞成让中小投资者做开路先锋,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上市公司做大量的调研。所以,以机构投资者和高端客户作为主力较为合适。因为这与香港市场的结构是一致的。
现在国内1.1亿的开户股民中,得有八九千万是投资经验在3年以下的新股民。这里有个流传很广的笑话,说是一个新股民开户以后,问一个次新股民该买什么股票,次新股民指教说,你就专门买带“s”的,带“s”的是好股,带两个“s”的是重中之重,带星号的是重点推荐,新股民于是看都不看就买了。这个笑话说明什么?说明大部分投资者还是严重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让他去香港市场,他容易出问题,容易被海外投资者视为“解放军”。
香港市场是一个高度强调买者自负的市场,出了问题无法找别人。我不希望大家去香港股市上做他们通常意义上的“解放军”,而希望内地投资者成为非常理性的资产配置者。
不同的游戏规则
从交易规则的角度来看,港股的开通会增加投资者的工作时间。我们已经习惯了A股市场的上午9点半开盘、11点半收盘,然后是下午1点开盘,3点收盘。而香港市场是上午10点开盘、12点半收盘,下午2点半开盘、4点收盘。这与A股的交易时段有明显差异。投资港股后,大家要多工作一个小时,连吃饭都得赶着了。
港股的节假日也与A股不尽一致。由于是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在“五一”、“十一”及春节三个假期中,香港股市的休市时间比内地股市短,但香港的小节日多,在每年的圣诞节、佛诞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中西方节日时,港股根据假期时间休假。再一个,香港如果出现大的台风,股市也停止交易,台风一刮过来,整个城市都陷入停顿。对国内的投资者来说,权威的信息渠道是香港交易所的网站www.hkex.com.hk,它会披露很多动态的变化和交易时间等。
另外,在香港这个自由市场,没有免费的午餐。比如说看即时行情,也需要交费,如果你的交易量达到一定规模,你的委托机构会免费提供即时行情,否则,你只能看延迟15分钟的行情,对做交易的人来说,15分钟也是很重要的时间。顺带说一句,如果真要做海外投资者,还是买一个即时行情的浏览权较好,因为要做短期交易,必须要有非常及时的行情。
再有,香港市场的每一手的数量不一样,与A股市场的每手100股不同。股票每手数量不尽相同,使购买不同股票的入场费差别极大,比如汇丰控股为每手400股,而工商银行为每手1000股。
以上都是最基本的一些情况,下面的两点特别重要,这是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非常不同的地方。
首先,香港股市,采用的是“T+0”交易方式,也就是说股民当天买入的股票当天可以卖出。这种交易方式的好处在于提高市场的交易量,当投资者发现自己犯错误时,也可以马上止损。新入市的股民往往喜欢利用这点来频繁买卖,做超短线的交易。
第二个重要特点,是香港股市没有涨跌幅限制。香港股市没有涨跌10%的停牌制度,无论是新上市股份还是已上市股份,每天的涨跌幅都不受限制。所以在香港看盘,每天都能看到被腰斩的股票,涨到了很高,突然又跌了下来。
关注过香港股市的股民应该知道,香港股市开盘跳空高开或跳空低开情况很多,裂口出现的次数要明显比A股市场多。原因主要是美国股市对港股影响巨大。道琼斯指数涨了,香港的股市很少不涨。但是现在发生了一点变化,就是内地对香港市场的影响在增大,有些时候道琼斯指数跌了,港股可能还会涨,原因就在于美国因素和中国因素都在香港市场发挥重要作用,而中国因素起的作用又在逐渐加大。
可以预计,随着中国因素的加入,香港市场将更加成熟,更为多元化。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资料
蓝筹股、红筹股和国企股
大家经常说起蓝筹股、红筹股和国企股。在香港,蓝筹股特指恒生指数成份股。恒生指数原有33只成份股,并且多年未变。近年来恒指服务公司接纳H股进入恒生指数,恒生指数成份股的数目随着H股的纳入而增加,目前已有39只,非H股的恒指成份股数目保持在33只。
红筹股泛指由中资企业直接控制,或35%股份由中资企业控制的公司。
国企股又称“H股”,是指在中国内地注册成立并由内地政府机构或个人控制的公司。香港股市中又有“国企H股”的说法,概念等同于H股。其中“国企”指“中国企业”,即在中国内地注册成立的企业,并非是“国有企业”的概念。中国企业的交易量、市值在香港市场上超过50%,已经成为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一个重要平台。
红筹股与国企股的差别在于,前者在海外注册,后者则在内地注册。
A/H股两地上市公司的价差目前高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