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002080):高科技材料、风力发电关键部件


  投资亮点

  中材科技(002080)隶属于合成纤维制造业。是我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行业惟一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高强玻纤及制品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在先进复合材料的特定应用领域具有垄断性,在成套技术及装备领域处于行业垄断地位。公司主业集中于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制造与销售,盈利能力较强,但目前的产品规模较小。

  公司的玻璃微纤维纸、高强玻纤及制品、高温过滤材料等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及增长预期;汽车用复合材料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正在进行项目建设和市场拓展,未来也有望增长。

  复合压力容器CNGC项目2006年底已试运行,但项目的达产还需看市场拓展情况。风机叶片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距离产生经济效益还需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

  公司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在不考虑风机叶片项目收益的情况下,预计公司2007年-2009年公司的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6264.37万元、9311.83万元、11572.29万元,对应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42元、0.62元和0.77元。

  作为科研院所转制的公司,其管理层的经营管理能力及公司的持续增长潜力均有待市场考验。

  基本面情况

  ●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孵化器"

  中材科技(002080)作为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的技术发源地,依靠军用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进行一系列新材料的民用化和产业化,近期公告成立子公司从事风电叶片的生产并获得10.2亿元订单。建议长期投资者积极关注公司在风电叶片、复合压力容器(压缩天然气瓶等)、高强玻纤、覆膜滤料、超细玻纤等新材料领域产业化的进展。目前公司已经具备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科技孵化器"的雏形,如果公司抓住机遇,围绕技术优势建立起成功的商业模式,长期成长空间很大。

  股东背景
  大股东为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7.67%(于12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第二大股东南京彤天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7.73%,实际出资人均为公司下属单位或者大股东下属单位员工。

  中材叶片股份有限公司由中材科技持股42.35%,第二大股东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持股34%,简称"中水投"),同时还有其他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自然人股东主要是风电公司的管理层和骨干人员,合计持有7.06%的股权。公司管理层和骨干人员入股,说明公司管理层对风电项目的前景看好。此外中材叶片的二股东中水投同时也是金风科技的第二大股东(持有金风科技17.5%的股权,仅比第一大股东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率20.5%低3个百分点),中材叶片与金风科技的这种关联关系将有助于中材叶片获得下游客户的认可。

  公司下属三大研究院

  公司下属三大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和产业化方向各有特点,南玻院主要从事特种玻纤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北玻院主要从事玻璃钢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苏非院主要从事非金属矿材料的开发。

  1.北玻院:风电叶片前景广阔。北玻院主要从事先进复合材料(军工配套)的开发,风电叶片(玻璃钢技术)是目前主要的民品化和产业化方向,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已经开始,未来也可能在民用飞机、船舶上得到应用。

  2.南玻院:高强玻纤、玻璃微纤维纸和覆膜滤材等产品成功产业化。南玻院目前对公司收入贡献最大,主要从事特种玻纤的民品化和产业化,目前高强玻纤、玻璃微纤维纸(AGM隔板和玻纤过滤纸)、覆膜滤材、超细玻纤、高氧硅玻纤等产品都已经成功产业化,未来关键看销售规模的增长情况。

  3.苏非院:复合压力容器(CNGC)项目值得期待。苏非院主要从事非金属矿材料开发,比如高岭土、绝缘材料等等。目前苏州有限主要利用北玻院的技术优势,生产复合压力容器。复合天然气瓶同传统钢瓶相比具有重量轻、安全性好、容量大的优势,从单位容积的售价来看,每升复合气瓶比钢瓶便宜10~20%;因此复合天然气瓶在CNG(压缩天然气)汽车上的应用前景比较广阔。目前公司的复合天然气瓶产能是5万支(另有6万支SCBA气瓶的产能),主要出口中东地区,10月公司再投资1.68亿元,利用剩余土地新建10万支新产能(预计2009年上半年建成),以满足出口市场的需求以及未来国内燃气汽车发展的需要。

  风机叶片场容量估算

  叶片是风机设备的核心部件,从零部件价值量的角度来看,叶片的价值量最大,造价约占整个设备的25%。目前,丹麦的LMlasfiber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风机叶片生产商,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45%。由于风机叶片的技术含量与进入壁垒较高,国内目前具备叶片生产能力的企业并不多。

  根据金风科技招股说明书的披露,中国风能资源储量是印度的30倍,德国的5倍,但目前的装机仅为印度的1/2.5,德国的1/8,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03~2006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增速分别为34.7%、63.5%和107.2%。2006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59.6万千瓦,截至2007年9月底已经达到450万千万,到2007年底应该不低于500万千万。

  根据丹麦著名风电咨询机构BTM《国际风能发展--全球市场动向2006》预测,2011年中国风电装机总量将可能达到1740万千瓦(意味着2007~2011年我国每年平均新增装机容量为296万千万,超过截至2006年底的累计装机总容量);业内预测2020年将可能达到3000-5000万千瓦。

  金风科技2006年风力发电机组成本总额10.6亿元,同时金风科技在当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中占据33%的市场份额。由此推算2006年我国新装风电机组的总成本为32亿元,其中25%,即8亿元为国内风电叶片的市场规模。2007年按照新增240万千瓦装机容量计算,平均5000元/KW的风机销售收入,则对应风机整机的市场规模为120亿元,风电整机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假设为30%,则风电零部件的市场规模为84亿元,其中25%为风机叶片,则叶片的市场容量为21亿元左右。

  保守假设2008~2010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30%,则风电叶片的市场容量分别为27亿元、35亿元、46亿元。

  ●风电叶片业务进入收获期

  2007年11月7日,中材科技子公司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材叶片")与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锐风电")签订了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供货合同。2007年至2011年,中材叶片向华锐风电供货价值10.2亿元人民币1.5MW风力发电机组用叶片。

  中材科技持有中材叶片42.35%的股权。根据本合同中双方约定的供货时间计划,2007年、2008年中材叶片供货量较小,期间对公司的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此次合同供货量在2009年以后,对2007年、2008年的每股收益影响不大,但这并不能降低中材科技的长期投资价值。中材科技目前正处于规模化进程加速推进阶段:风叶片项目规模化的市场基础通过此次合同已经初步具备;CNGC项目也已经根据市场反馈的良好反映抛出了新增投资计划;覆膜滤料目前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状况,募集资金项目也已经开工,预计2008年5月份正式投产;高强玻纤虽然在与PPG合作过程中,由于一些生产等细微问题略低于我们的预期,但我们认为其高毛利率、高壁垒仍将成为公司未来盈利的重要贡献户。公司在2008年下半年、2009年、2010年将迎来高速增长期,公司投资价值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