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社会调查对年轻人的住房和婚姻观念的调查研究报告中指出,当前的许多白领认为,并不是两人感情好就能结婚的,感情好只是维系婚姻稳定的一个必备因素,而重要的是婚姻还需要投入成本不仅是感情的更需要物质的,如果收入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他们情愿不结婚。
在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城从事IT工作的赵晓磊和女友相恋八年,因为没有房子,他们至今还未考虑结婚:他说,“感觉成家离我还很遥远,有房才能有家,可现在房价这么贵,等等再说吧。”
没有房子就不愿成家,而在深圳工作数年又辗转回到河南郑州的刘成,说起自己的住房和婚姻则有着诸多的尴尬。
一、与福利分房失之交臂
经历了福利住房时代的刘成说:“我原本是可以在福利分房的体制中获益的那一拨人”。
一九九六年,刘成所在的河南省商业系统的下属农副产品公司给职工分房子。刘成也是写了申请的,公司分房子的一个原则是工龄,公司要求工作在十年以上才可以分到房子。一九九四年高中毕业被农副产品公司以内招的形式参加工作的刘成,工龄仅有2年,分房子条件无疑是不够的。可是,申请是父亲让写的,他不能不写。
刘成的父亲在农副产品公司的职称是八级木工,这一直是刘成的父亲深感荣耀的。农副产品公司当时有一个经营部,不仅经营农副产品而且也经营家具,这也使得刘成的父亲在公司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他曾经自豪的说:“从一九六五年参加工作到一九九四年退休的几十年间,河南省的商业系统,没有人不知道他刘木匠的”。刘成的父亲就凭着自己技艺精湛在工作的那些年间赢得了公司同事的赞誉。
刘成的父亲原本是可以到当时的河南省商业系统的一个颇负盛名的木器厂工作的,因为他曾经带出来的一个徒弟,后来在这家木器厂任厂长,徒弟就有心让师傅过去做一些指导性的工作。
刘成的父亲始终没去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商业系统所属的农副产品公司的党组书记与办公室的杜主任都一致承诺要给他解决住房问题的。八级木工在当时属于最高的技术级别,按规定,刘成的父亲是可以住套房的,可是公司的住房分配指标一直紧张。公司领导再次承诺给他解决住房问题,刘成的父亲就没有答应徒弟的盛意邀请,而一心一意的在农副产品公司工作。
随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农业市场突破了长期以来“一大二公”统一经营的旧体制,开始出现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农民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不再依靠商业部门的统购统销来解决销售问题。农民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可以自己拿到城市来经营,也可以通过经营商来解决销售问题。这时候,农副产品公司由于仍然坚持着国有的“大锅饭”信念,存在着体制不顺、经营萎缩、职工及债务包袱沉重、亏损不断增加的深层次矛盾,使得经济效益不断活泼。
刘成的父亲所在的农副产品公司经济效益的连年滑坡,自然没有能力建房为职工解决住房问题。一晃数年,刘成的父亲就在公司办公楼后一个工房里居住,直到退休,刘成的父亲也没有分到房子。
九六年农副产品公司有机会给部分职工解决住房问题,事实上是河南省商业系统统一开发的的一批住宅楼分给了农副产品公司30套住房。刘成的父亲知道了这一消息后,一边儿让刘成写住房申请,一边儿跑到公司领导家里要求分给自己儿子住房。他说自己在公司几十年了,到老了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还说房子分给儿子刘成就等于分给了自己,公司领导受不了刘成父亲跑到家里的死缠硬磨,就答应分给刘成一套二室一厅的住房。
让刘成的父亲多年后仍气恼不已耿耿于怀的是,参加工作两年,那时候一心想在领导面前留下良好印象的刘成,在父亲死缠硬磨的要了一个分房指标后就满心欢喜的就回到了新郑农村老家,在他畅想在既可以在城里和儿子一起居住又可以到农村安享晚年的幸福梦想里的时候,他没有想到,儿子竟然会避着他悄悄的将住房指标让给了公司年长的同事。
刘成的想法是自己还年轻,且参加工作不久,没有感觉到房子的紧迫性,他想,分房子以后有的是机会。刘成知道公司的效益不好,领导在分房的问题上有难处,所以说他内心最渴望的是公司的效益能够好转起来。自从顶替父亲参加工作以来,刘成就把自己的一切、希望、梦想、生老病死都交给了公司。
一九九八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的走向纵深,中国的住房体制改革也翻开了新的一页,为了缓解福利分房的旧体制下,长期积困的住房压力,中国政府明确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品化、社会化的城镇居民住房改革制度,这一制度是加快城市住房建设,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居住需求的重大体制改革。这一制度结束了住房靠分配的旧体制,迎来了多元化的商品住房和社会保障住房共同发展的新时代。
住房商品化时代的到来,让仍然沉浸在住房靠分配的旧体制的观念中的刘成,既惊喜又不安。惊喜的是,它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买房,想买多大的就买多大的。说实在的,单位里分了房子的职工的住房,他并不满意,几家共用一个卫生间,每天早起都要为上卫生间的事情而发愁。不安的是,单位的效益并没有如他所愿望的能够好转起来,相反地,效益的不好,单位里一直是借款发工资,刘成担心,这样下去,迟早工资也是会发不下来的,到那时候又到哪里去买房。
住房体制分房后,感到单位分房的梦想已经化为泡影的刘成,在一丝当初把住房指标让给别人的悔意之余,开始为自己的前路,为自己的住房问题困惑。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那个刚参加工作,涉世不深,一切充满幻想内心是那么的纯净的毛头小伙了。
一九九九年春节,刘成儿时的伙伴,也是他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李建庭从深圳回老家新郑过年,他们在李建庭的家里聚在了一起。从李建庭口里得知,从一九九六年到一九九九年春节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李建庭在深圳已经拥有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住房,并在深圳找到了一个女朋友。
刘成被李建庭的小有“成就”诱惑着,他决定奋力一搏,他渴望自己也像李建庭一样在深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刘成的这一想法,首先遭到了刘成父亲的反对,刘成的父亲说:“你是国家正式职工哩,就是单位效益再不好,国家也不会不管你,你到那地方能闯个啥?干得好了还成,干得不好怎么办”。
刘成的父亲并没能阻止住刘成的决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春节过后回到单位上班的刘成毅然到单位找到办公室的杜主任说了他想去深圳闯一下的想法。杜主任也对刘成的这种想法感到吃惊,就劝阻他说:“你要想好,单位效益虽然不好,但毕竟是国营单位。” 因为这时候,连年亏损的农副产品公司仍没有改制,所以在杜主任看来,这仍然是一个打不破的铁饭碗。
杜主任和刘成的父亲是几十年的老同事,所以就以长辈的身份苦口婆心的劝刘成打消这种在他看来是十分荒唐的想法。刘成铁了心的要去深圳,杜主任见劝不住刘成,就想了一个折衷的想法。刘成的人事关系仍然留在单位里,他以请长假的方式离开了农副产品公司南下深圳。
二、走向深圳
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刘成来到了深圳,在同学李建庭的帮助下,他很快的找到了一份工作,在深圳的红星家具公司(此处公司名称为作者更改的化名)做工艺技术员。红星家具公司虽然是一家新潮家具的生产厂家,但是在做工上却要求用北方技术和工艺来打制家具。因为北方文化的厚重,在材质和工艺上都具有厚重和朴实的特点,结合南方木工工艺的细腻,红星家具公司独具慧眼的老板想在家具行业开辟出自己的产品风格。刘成老早就从父亲那里学会了一些木工技艺,虽然称不上技术精湛,但在深圳红星家具公司,他已经称的上是拔尖的技术型人才了。再简单的试工之后,第二天刘成就成为红星公司的一名员工。
一个月后,刘成发了第一个月工资,虽然只有2300元的工资,但对刘成来说已是不小的欣喜。在郑州的时候,他一个月固定工资加上各种劳保福利不会超过800元,2300元的工资一下子是原来的近三倍,这不能不使他第一次有一种充实的成就感。
发了工资后,刘成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想让自己在郑州时谈的女朋友芳芳也来深圳发展。其实,刘成的内心想让芳芳来深圳关键的因素是想让她来陪自己。芳芳本来是不想来深圳的,芳芳在郑州市金水区维五路的一所小学教书,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却是一个很稳定的职业,况且芳芳也是很喜欢做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的。芳芳比刘成小六岁,凡事总懵懵懂懂的缺少个主见,让她犹豫不决难以决断是否去深圳还有一个原因,作为独女的芳芳从未离开过父母去远门,她不知道到了深圳究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然而,架不住刘成的一番鼓动,说芳芳不知道上进,呆在郑州那个破地方会有什么出息,趁年轻到外边闯一闯,多长一些见识不是坏事,要不然一辈子窝窝囊囊到老了是要后悔的。刘成激情轩昂的对芳芳来了一通美好生活的描述,使芳芳动了心,她没有告诉父母就辞了小学教师的工作,临行的时候给父母留了封信就踏上了南下深圳的列车。
刘成一个人在深圳的时候,可以借住在同学李建庭的家里,可是芳芳来了,刘成感觉到两个人在李建庭的家里居住实在有太多的不便,其实李建庭也早已感到刘成在他家里居住的不便,但碍于同学及乡情的关系,又是从小玩到大的伙伴,一些不近人情的话便不好说出口。但刘成在芳芳来深圳后不久还是毅然决定租房另住。
有人说,深圳市一个不相信眼泪的城市,起初,他们不信,但他们在深圳的生活中,这一说法很快就得到了验证。
在同学李建庭的做向导下,几天的奔波,他们在深圳的关外找到了一间房子,房租一个月400元,房子不大是一个标准间,房间里什么家具都没有,刘成就抱怨400元的房子什么都没有。芳芳开始后悔没有事先告诉父母,听了刘成的蛊惑就鲁莽的来到了深圳。芳芳依稀记得,这样的房子,在郑州的孙八寨,这样的房子表叔家才租100块钱一个月。
芳芳的抱怨房子不好,连一个简单的家具也没有。房东听了便有了一丝的不快。房东说:“嫌房子不好,可以不租”。言外之意,房东根本就不用担心房子会租不出去。事实上,在深圳有卫生间的标准间,一九九九年的时候,价格并不算高,况且有很多来深圳打工的年轻人是很喜欢租这样的房子的,房东的盛气凌人还有什么不可以理解。
他们还是把房子租了下来,几天的奔波已经疲于奔命。刘成和芳芳从李建庭家里把自己的行李等一应物品搬到关外这个租赁的房子,刘成感觉需要购置一些简单的家具,最起码的应该有供两人睡觉的床、吃饭的桌椅和一些炊具之类。
要买家具了,才感觉到对深圳这座城市的陌生。刘成虽然来深圳已有月余,但平日里两点一线,从红星家具公司到李建庭家里的一个月里,刘成被工作包围着,使得他根本无暇欣赏深圳的碧水蓝天。租到房子后,比较繁忙的李建庭没有再为他们做向导。他们无奈的在深圳东奔西跑的购买生活所必需的用品。这时候,刘成蓦然觉得深圳街上的行人、街上的树、街上的车流、街上的房子竟然是那么的陌生。
买好了家具,接着就是芳芳的工作问题。九九年的网络还不发达,刘成、芳芳就通过当地的一些报纸或者到人才中心去找机会、投递简历。由于对深圳的不熟悉,他们还特意买了一份深圳地图。目的是容易找到面试单位的工作地址。找工作之初,芳芳是希望在身正能够找到一份教学的工作,可芳芳不是深圳户口,此时又没有招聘编外教师的名额,做教师的梦想就变得很迷茫。
准确地说,芳芳找工作并不顺利,一连半个月,都没有芳芳中意的工作单位。九九年四月深圳市人才大市场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招聘会,这次招聘会有130家企业和机构参会招聘职员,刘成陪着芳芳八点多钟就来到了人才大市场。但是这个1997年成立,隶属于深圳市人事局,号称深圳市最大的人才招聘中心,在那次招聘中,依然没有芳芳中意的职位。在那次招聘会的130家企业和机构的需求的近2000个工作岗位中,大多数公司要的是技术工人,而且要的数额多在20名以上。
芳芳是不屑于做技术工人的,从人才大市场出来,他就开始埋怨起刘成来,她埋怨刘成不该鲁莽的把她叫到深圳。看着芳芳郁郁寡欢的样子,刘成就说要带芳芳去看海。坐公交车从人才大市场到海边要30分钟的车程,但路上堵车,他们靠近海边的时候,已是近午时分。
这天的天气很好,海的博大海的浩淼尽收眼底。“芳芳。快看,好多的海鸟”。刘成一声惊呼,沿着他的手指指向的地方,鸭子一样的海鸟,拍打嬉戏着深蓝色的海面。这时候,海边飞来一只白色的海鸟,修长的脚、修长的脖子、尖尖的喙,发出一声似鹅又象乡间的水鸭的“嘎”叫声,一个盘桓落在了浅海一根裸露出水面的木柱上。刘成顺手捡了一个小石头轻轻的掷了过去。那只海鸟并没有在意刘成的挑衅,故我的将长长的喙伸到水里,像是喝水的样子,芳芳被眼前这景象吸引了,她暂时忘记了找不到工作的烦恼。
半个月后,芳芳终于找到了工作,在陕西省西安市驻深圳的一个办事处做文员。这家办事处在录用她之前,明确告诉他,她的工作就是能运用电脑,能帮他们打打字、写写东西,接个电话之类的事情。办事处的人一再强调工作很清闲,他们还说办事处的经济很紧张,所以每月只能给她1000元工资,并且它只能是临时人员,不在公务员编制。工资虽然不多,但芳芳想着自己在郑州做教师的时候,工资才900元,现在工资高出了100多块钱,她还是决定做这个工作,毕竟芳芳是做过老师的工作的,对于这份文员工作全然能够胜任。
刘成和芳芳虽然在深圳都有自己的工作了,但两个人并没有因此而快乐起来,因为,从租房的那一天起,租房生活带来的不便和烦恼就时常袭来。
在他们租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房子就经常的出问题,先是水管经常淋漓不尽的关不严,每天都会有水白白的流掉。房东在每个房间里都装有水表,一吨水收费八元,比自来水公司每吨多收了6元,为此每个月他们都要多交几十元的水费,这是他们感到万分的心疼,水管漏水的事情,尽然他们也向房东要求过,但房东说他们自己用水,水管坏了要自己修理,心疼多交的几十元水费,刘成没办法就买了个新的水管装上才解决问题。
刘成和芳芳难以忍受房东的不近人情,就想搬家另外租房。可同楼的女房客说,原先租住他们这间房的一个女房客是一个公交车司机,租住的时候,房东要求女房客交纳一年的房租,女公交车司机就如数交了房租,可是租了三个月之后,女公交车司机感觉里自己所在的公交公司太远,每天赶早班时间太紧,就要求房东能够退一部分房租,然后搬到距离公交公司近的地方住。可是房东说什么也不退,没有一点变通余地的说:“要住就住,钱是不退的”。女公交车司机,气不过就和房东大吵了一通,然后搬家走人。
刘成想起来自己也是签了一年的租赁合同,交了一年的房租的。听了女房客讲述女公交车司机的遭遇,刘成感觉到冲动的提出退租金的想法是行不通的。然而,三千多元的房租对自己来说也不是小数目,想到这个,他们还是忍气吞声得在这里住满了一年,然后在附近租了一个一室一厅的住房。租金800元,水费、电费、卫生费另算。
租了新房各种问题仍然是不断的发生,水管漏水、厕所马桶时有堵塞,但这些问题,房东也是从来不管,不仅如此,房租也是一年年的看涨,2000年初,他们租下这个一室一厅房子的房租也从每个月800元,一路上涨到了2003年的1400元每个月。刘成估算了一下,每年都有一万多元的房租交给房东,一万多元在老家农村可以买很多粮食,刘成这样想着,内心渐渐的难以平衡。同学李建庭也很多次的对刘成说,租房不如买房,以期每个月把房租交给房东,不如把月供交给银行,这样至少可以有一套房子落在自己名下。
买房,即使李建庭不说,刘成也有这种心思,可是总感觉条件不是很成熟。他想等等再说,2003年深圳房价开始大幅度的上涨,他感觉这种上涨的幅度是不正常的,他听说深圳1994年的时候房价上涨的很厉害,可是到了九八年、九九年就跌得厉害。他想深圳的房价还会跌。刘成感觉买房条件不成熟还有一个不愿为外人道的原因,他自知买房的经济能力还不够,所以就盼望房价下降,虽然说到深圳工作以来,工资也已经从最初的二千多元长到2003年的5000多元,但他感觉工资的增长幅度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长腿。
很多的时候,人的愿望往往会落空,从2000年开始,深圳的房价似乎每月都在涨,他记得一九九九年初到深圳,房价正处于低谷,才3000多元,而到了2003年已经上涨到五六千元。他也是经常从报纸上关注房产的,报纸上说,深圳房价上涨,土地供应紧张,这不禁使他为自己的买房问题困惑。
三、深圳买房
2003年中秋,芳芳所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办事处一位同事小苏说要在深圳买房结婚,在办公室里,同事们看着小苏堆积如山的房地产楼盘宣传资料都在取笑他成了“房地产专家”。小苏在深圳处了一个女朋友,两个人说好了要在2004年五一劳动节结婚的,要结婚就得买房。女友已经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在深圳买房就不结婚,并提出了分手的严正警告。这不能不使小苏惊恐的考虑买房问题,他盘算着要在2003年底把房子买好,而且要现房,这样他们的婚礼就可以如期进行。
小苏说,即使女友不给他下通牒,他也是认同女友的想法的。小苏作为陕西省西安市某办事处的一名公务员到深圳工作已经五年,刚到深圳的时候,他就被深圳的繁华所吸引,内心之中一直有在深圳买房安家的打算。那时候因为没有钱,他也只能自我安慰地对自己说等有了钱再买。2003年,小苏已经是小有积蓄了,加上女友催促买房催得急。他就决定查楼盘资料,了解楼盘信息。
也许是对女友痴迷的爱,女友提出的要结婚就得先买房的说法,他是举双手赞成的,小苏说:“女朋友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来深圳5年,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生活方式、习惯都已经融入了深圳,但始终有一种漂泊的感觉,那种感觉让人难受。结婚就是要有一个不再漂泊的家,是放‘心’的地方”。小苏还说:“心有所属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儿,买一套房子,把‘心’放在家里,不仅是对婚姻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5年间,小苏虽然积攒了有八万元现金,可他感觉交首付的钱远远不够,他想买一套130平方米左右的三房,按当时深圳的房价就要十几万元的首付,这意味着要买房,还必须得四处去筹款。但想到婚姻的幸福,他开始为房子而求亲告友四处借款。
这一天,小苏本来是跟女友事先约定去看房的,但是女友因为工作上的缘故走不开。小苏就邀请芳芳一同去看房。芳芳本不想去的,但是架不住小苏一遍遍的邀请,还是答应一起去了。
去看房的路上,小苏一直都在给芳芳灌输买房的好,买房的比租房划算。这不能不使芳芳动心,以至于芳芳半开玩笑的用手机给刘承发了这样一条短信:“我在陪同事看房,有合适的咱也定一套吧”。
刘成接到短信后,想着芳芳反正工作也不是太忙,陪同事看房,出去走走不是坏事。同事关系有时候是需要维护的。刘成也就调侃的回了短信:“亲爱的,看房的时候,感觉有合适的房源咱也定一套”。刘成想不到他这一句玩笑似的短信却使自己在买房的生涯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看房是一种很艰辛的事儿,首先是要确定路线图。从关内到关外,他们一个楼盘接一个楼盘的看,冲进去就直接问有没有现房,刚到售楼部的时候,售楼小姐还是蛮热情地,可架不住小苏问东问西的详细询问,售楼小姐就变得爱理不理了。小苏说:“他就是看房的次数多了而已,时间久了就有些专业人士的感觉”。小苏在看房中不免会冒出一些“楼间距”、“面宽”、“绿化率”之类的专业术语,有时候还会对深圳的一些楼盘做一些评价,这就使得售楼小姐们认为小苏一定是哪家房地产公司的调研人员而对他采取冷淡的态度。
在深圳横岗城市中心花园,小苏看中了一套140平方米的四房,小苏看中这个140多平方米的四房有两个原因:一是户型紧凑;另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房价与深圳市2003年5000多元的房价相比,价格并不算高,才3700多元一平方。况且城市中心花园在这一年的中秋推出了“中秋购房特惠”的优惠活动,活动对购买四房的客户给予总房款3%的优惠,并且只要交纳15%的首付款就可以,这也正是小苏所乐意的。
小苏决定定下城市中心花园房子的时候,小苏对芳芳说:“你和刘成早已到了结婚的年龄,何不也在这里选一个房子”。其实,芳芳见小苏选好中意的房子心里早已是湿湿的了。芳芳比刘成小六岁,这年已经是27岁,在深圳虽不说什么?但芳芳的心里还是有一点着急,希望他们感快有一套房子结婚,有一个稳定的家。
刘成这几年在深圳的积蓄并不多,可刘成的父母对于刘成买房能赞助多少,她心里并不清楚。芳芳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于他们的买房问题,肯定是不会支持的,她是违背着父母的意愿而偷偷来到深圳的,父母就她这一个独女,托关系求门路让她做教师就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稳定的生活工作,可是她却辞了教师的工作,仅给爸爸妈妈留了一封书信就偷偷的来到了深圳,这是他们极为不快的。后来,芳芳的父母亲也要求她能够回去,他们要求芳芳能后回去的原因,最根本的是并不中意刘成做自己女儿的男朋友。芳芳的父母亲都是知识分子,而刘成却只有高中文化水平。芳芳的爸爸之所以会有这一观点还有一个因素是刘成和刘成的父亲都是木工,芳芳爸爸认为工人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家庭和层次。
芳芳也是看中城市中心花园的房子的,售楼小姐看出了她的犹豫不决,不失时机地对芳芳说:“我们这里还有一些小一点的户型,八九十平方米、一百二十平方米的都有,这次中秋节的优惠活动很快就要结束了,活动过后,我们的房子马上就会涨价。售楼小姐的话更是芳芳的内心蠢蠢欲动。
一套120平方米,卧室的朝向均为南向的户型引起了芳芳的主意。价格也才只有3600元每平方米,比小苏的挑选的四房便宜了100块钱一平方。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及小苏的那套好,但芳芳还是十分的中意,这套房子不再优惠之列,首付需要20%,售楼小姐告诉她说:“这样的房型仅剩下三套了。”这话多少使芳芳有些慌神,当时给刘成打电话,刘成的手机处于关机状态。芳芳心想,刘成可能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他的手机是经常开着的。买房子毕竟是大事,无论如何都要和他商量的,因为真正拿钱的毕竟还是刘成。芳芳就说等回去和家人商量了再作决定。
晚上回到家里,已经是八点多钟。芳芳把白天陪小苏看房的经过喋喋不休的说了个遍。并告知刘成,他看中的一套120平方米住房的位置、环境、户型都很好,芳芳还描绘了如果卖了这套房将来如何装修如何布置的想法。刘成听着芳芳看房那意犹未尽的感受,禁不住内心象跳进了一只兔子一样突突的跳了起来,她知道芳芳希望他们能够在深圳买房的愿望已经像山火一样燃烧起来。
看房后的第三天上午,城市中心花园的售楼小姐突然打电话来,告知芳芳他看中的那套120平方米的住房,也有人看中,问她还要不要,要的话赶快带定金过去,不然的话,别人交了定金,这套房子就会是别人的了,免得到时候后悔。
售楼小姐的电话使芳芳感到惊慌,他担心自己看重的那套房源被抢先买去。就和刘成约定到售楼部去看房。
在售楼部,刘成让售楼小姐给算了一下,120平方米的房子,单价3600元/平方米,总价43万元。虽然首付只要20%,但加上契税、维修基金、保险费、配套费等各项费用,首付也要10多万元。10多万元对刘成来说绝对不是小数目,刘成算了一下,这多年在深圳的积蓄也不过5万多元,还有一半的房款从哪里来,这不能不使他要考虑的问题,但他们还是决定下那套房子,他们担心一旦银行首付提高,到那时候首付的比例更大,更买不起。
这时候传言买房信贷的门槛要提高了,广东省有关媒体也报道说,从2003年开始逐渐提高投机性房贷门槛,但传言并未能实现。虽然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121”号文件,提出紧缩信贷的金融政策。然而银行部门为了发展信贷业务,同时又认为个人住房贷款是优良贷款,政策并没有真正的实施。
买房,仅靠刘成的5万元积蓄显然是不够的,刘成就和远在河南的父母商量。刘成的父亲也很无奈,说实在话,刘成的父亲也没什么积蓄,自从刘成从那个农产品公司离职之后,那个公司已经是发不出工资了。后来刘成的父亲只能领到政府发放的四百多元养老保障金。好在刘成的母亲是农村户口,家里还有一亩的农田,老两口耕种了,不用买粮食,生活还不至于那么紧张。但儿子提买房的事了,老两口就咬咬牙,把几十年省吃俭用积攒的近三万元养老钱,一股脑全交给了刘成,刘成又从朋友那里借了近三万元,勉强交了首付。
交了首付后,刘成开始担忧起来,他每月工资5000元,加上芳芳这时候的每月1500元工资,两个人虽然每个月有6500元的进帐,但每月的月供就要3000多元。他们每天上班要挤公交车,要吃饭、还有每月的应酬,以及同事的借款肯定是要慢慢还的,房子装修的钱还没有着落呢,他贷了20年的按揭贷款,这意味着在未来的20年里他都要拼命的工作,人生有几个20年,这不能不使他开始变得忧郁。他在想,但愿自己和父母都像铁人一样都不会生病。
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提高了银行利率,将存贷款利率上跳0.27%。此举有分析人士认为对近年来房地产过热投资、炒房现象将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然而银行的加息刘成多少还是有些不满,因为银行加息后,刘成每月又要多付七十多元的利息。而这远不是主要的,银行加息从政策的目的上他是支持的,他早就耳闻,现在的炒房现象十分严重,他的一个同事曾经告诉他说,同事所居住的小区有一个叫李红军的业主买下了十四套房子,靠的就是银行按揭贷款,这位叫李红军的业主向银行缴纳14套住房的20%首付款后,剩余所有的房款通过银行的个人信贷的形式来按揭,此后,这位叫李红军的业主把购买的房源全部租出,每个月都可以有一万多元的租金收入。对于这种炒房现象,刘成说:“这些麻木不仁炒房的人造成了房价的上涨,政府是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他们进行打压”。可对于银行的加息,每个月要多交的几十元利息,他不免有些矛盾。
刘成最担心的就是父母或者自己身体出现意外。然而,在他买房一年后,这种担心还是发生了。二00四年冬天,刘成的母亲经常地感到吃不下饭,而且恶心呕吐,胃部也常常疼痛不已,刘成的父亲来电话对他说这些的时候,他还以为可能是天气寒冷一般的胃寒之类的胃病而已,就在深圳买了些胃药寄了回去。临近05年春节,刘成回河南老家过年见母亲的病情并未好转而且变得更加虚弱,他就带着母亲到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让刘成吃了一惊,母亲患的是胃癌,所幸的还是早期,病灶还没有侵犯到邻近的器官和其他组织。按照医院的建议,刘成的母亲要进行一次手术,切除病灶。刘成困惑了,自从买房后,房子又进行了装修,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了,可自己是独子,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依靠,但母亲的病是必须要治的。没办法,刘成再一次向亲戚和朋友求高,四处借款。
2005年春节过后,刘成的母亲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做了病灶切除手术,手术费、化疗、医药费前前后后花去了近六万元。母亲的康复还需要一笔费用,这是毋庸置疑的,这笔钱从哪里来,所有可以借的亲戚朋友他都借过了,刘成不免让感到着急。
刘成想实在筹不来钱的情况下就把深圳的房子卖掉,这一想法使芳芳的情绪开始变得坏了起来,动不动就发脾气。芳芳担忧,还没结婚就摊上前前后后的十几万元债务,今后的生活该怎么过,她不敢想象未来的生活。
2005年6月22日,刘成突然收到银行的催缴贷款通知书,刘成这才恍然想起自己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交房款了,银行的通知要求他尽快补上住房贷款,并交纳滞纳金,银行在送达催款通知书时,还附带了一份法律声明。这是刘成感到万分郁闷的。接到通知书后他再一次和芳芳商量,是不是先把房子卖了,或者先祖个便宜一点的房子住着。他觉得欠银行的钱以及从朋友那里借的钱都要赶紧还上,他实在不愿承受这种压力。刘成再次把这种想法告诉芳芳的时候,芳芳当时没有表示什么。
到了晚上,芳芳竟然在他们刚装修不久的房子里嘤嘤泣泣的哭了起来。他哭着骂着刘成是个骗子,把他骗到了深圳来,过着这种苦日子。芳芳的哭闹,刘成只有低声下气的哀求,并不敢责备芳芳什么,他知道是自己负着芳芳。
第二天,芳芳说要回郑州,刘成想,可能是芳芳心情不快,使小性子,回郑州几天心情也许就会好起来的,抱着这种想法,他把芳芳送上了回郑州的列车。
芳芳回郑州后,刘成就通过中介公司把房子挂牌转让,尽然中介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他说:国家新近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为了打击炒房现象。自2005年6月1日后,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刘成买的房子不到两年,但他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也知道,这时候房价正在上涨。深圳的房价已有二00三年的5000元上涨到二00五年的7000多元的均价。他的房子也被中介公司挂牌挂到了6000多元。众多的买房者买房后都渴望房价上涨能够升值,但房价的上涨,刘成没有丝毫的欣喜。他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按6000元一平方价格计算,缴纳了营业税等各种税费,加上自己的装修费用,自己已经是难以赚到钱了,但为了尽快的偿还各种的债务,他不想考虑那么多。
好在很快就有买主看中他的房子,买房的是一对小夫妻,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刘成说,那对夫妻看中了刘成房子的装修,所以很快就决定买了他的房子。
房子卖了之后,刘成把银行的贷款还了,又还了亲戚朋友的借款,正如自己所预料的,已经所剩无几了。
卖了房子重新回到租房生活的刘成,在失落之中想把芳芳再接回深圳,可是很长时间芳芳的手机都处于关机状态,后来再拨打移动声讯告知他手机已停机,刘成就感到一丝不妙。为此,刘成专程回了一趟郑州。可是他并没有见到芳芳,显然芳芳是有意的回避他,刘成见到了芳芳的爸爸,芳芳的爸爸冷冷的说:趁早把芳芳忘了,他不会让他的女儿在到深圳跟一个穷工人吃苦受罪。
刘成知道芳芳更换手机号是铁了心的要和他分手了。无奈,刘成又孑然一人的回到了深圳,在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的年龄段里,他难以料想的生活的困惑和无助又要在他的身上重复。
没有了房子,没有了恋人,在失落的内心世界里,他也有一丝轻松和解脱的成分,轻松的是不再为每月的月供而发愁;解脱的是身边再也没有了芳芳的唠叨。5000元的工资在深圳并不算是高的,他想辞工另换一份工作或者要求公司老板给自己加薪,可是事情到了关口,却又全无注意,没了选择。
就在刘成要求公司老板给自己加薪的当口,公司突然来了十多位新员工,全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才只有一千多元,工资虽少,但工作却格外的卖力,常常是刘成他们这些老员工下班,新来的大学们仍在车间里加班,清理卫生之类拼命的干活。为此,公司老板还找到了刘成进行了一次谈话。老板说:“刘成啊,你要努力呀,最近我发现你和公司里的一些老员工工作马虎了事,经常出错。你看看公司来的新员工,尽管工作经验不足,但爱学习爱劳动的闯劲是你们这些老员工值得学习的”。刘成听了老板的话暗暗叫骂,想铁了心撂挑子走人,可冷静想想自己三十大几的年龄,真担心从这里走出去是否还能找到5000多元薪水的工作,刘成打消了跳槽的念头,仍然在红星家具公司工作。
之后的日子,刘成沉寂了下来。不再关心房产,对婚姻问题也置若罔闻,在工作中,他开始购买各种基金赚钱,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刘成手里积攒了有七八万元钱,有了这点钱,刘成就想了解一下房价的情况,自己毕竟不小了。婚姻问题无论如何不能再这样拖而不决了。2007年5月,他到深圳的几个楼盘转了一下,看有没有自己合适的住房。他把自己看的几个楼盘的价格情况写在日记本上。
深圳旭景花园,12000元/平方米;
COLOR社区,14000元/平方米;
西岸华府8000元/平方米;
第五园,14000元/平方米;……
更让她感到吃惊的市区里的房子竟然达到了30000元每平方米,刘成不能不惊愕于深圳房价上涨幅度的惊人了。他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年岁大了的父母接到深圳住的,好有个照应,况且母亲自那次病后身体也一直不好,作为独子的他于情于理都应该把父母接到身边来尽孝道的。可是要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他估算一下,首付少说也得30万元,还有每月高的惊人的月供,过去买房那一幕幕暗伤至今仍然让他不寒而栗。看来,在深圳买房的愿望只能是一个遥远的神话,刘成决定回河南老家郑州发展,郑州的房价相应的要比深圳的低得多。
离开深圳,说实在,刘成有着很留恋的情结,他说“我想过很多种离开深圳的可能,如工作不好,父母不同意,但没有想到是房价逼走了我。”
而在刘成离开深圳之前,刘成在深圳看到过这样的报道,报道说,由于房价的上涨,深圳市开始涌现十几个人住在一间出租屋里的现象,2007年春节后,深圳市内的房租开始出现大幅上涨,短短两个月时间,房租就上涨300到500元之多,报道还举证说,一个租房者吴先生的遭遇,由于2007年的租金不断上涨,原本10平方米左右500元至600元一间的单房,现在全都涨至600元/间至800元/间,弄得租房者个个叫苦不迭,他现在只好与12个人挤在一起。这位租房者说,深圳房价的上涨,搞得租金也跟着上涨,现在却要因为租不起房被这座城市赶走。
刘成看着这则报道,内心生出一丝悲哀,自己也不正是将被高房价赶出深圳的人么?
四、回到郑州
二00七年七月,刘成离开奋斗了多年的深圳回到了郑州,回到郑州的日子,他发现年迈的父亲为了使自己的儿子能购买房子结婚,竟然在小镇上摆了一个修自行车的摊位,每天里总要到很晚才收摊回家。毕竟父亲年事已高,刘成不像让他太辛苦的,可是父亲却说:修车这活儿并不累,既可以赚钱,又可以活动筋骨。听了这话刘成感动得留下了眼泪,他感觉自己三十多岁了却还要父亲为儿子的生活问题而奔波受累,心中不免生出几许的愧疚之情。
从深圳回到郑州一个月后,刘成在郑州一家木器厂应聘了生产主管的职位。月薪4000元,在郑州也算中高收入水平了。很快,公司老总知道刘成38岁仍未对象的情况,又通过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女方二十八岁,是郑州一家中医院的护士,三十八岁与二十八岁,虽然两个人相差十岁,但年龄上两个人都早已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很快两个人就将结婚大事排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谈起结婚,中医院的女护士一个很直接的观点就是房子,他对刘成说:“没有房子,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这样草草结了婚,真担心以后的家庭生活会不稳定”。其实刘成的内心何尝不是如此,在深圳时因为房子问题,芳芳的绝然离去,使他感觉到房子是维系婚姻的一个前提。
深圳房子不得已的卖掉,女友的分手,心中一直有一个雾障一样的什物笼罩着他的内心世界。刘成在深圳时想,没有房子就不结婚,回到郑州心中这种想法也不曾改变。刘成说:“婚姻是神圣的,结婚就要有一个很好的归属,没有自己的房子,没有归属感,不能算是家,没有家的婚姻,我感觉总有些儿缺憾。”
促使刘成也固执的把房子和婚姻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知道象他这个年龄,结了婚肯定是要很快考虑生养孩子的问题的,他说,“象我们这个年龄,一旦结婚就得考虑生孩子,孩子的抚养费用很大,孩子的上学问题,我们都要考虑,而这一切都跟房子有关”。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